萧条时期,谁火爆?
2008-12-16 08:06 价值

文|本刊记者 白明婷 崔丹 编辑|刘涛

一年前,记者所住的北京市公主坟某小区内,新开了一家西餐厅,虽然价钱和格调一样的高,却也吸引了不少白领。

三个月前,西餐厅关门了,玻璃上贴着“因为经营困难,门面转让”。

两个月前,空置月余的店面又重新开张了。从玻璃门向内望去,一排排货架上码着各色药品,店内再次人声嘈杂。哦,又是一家平价连锁药店。

股市火爆、楼市狂飙,一转眼就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根据公布的数字,仅2008年上半年,大陆倒闭的中小企业已达6.7万家。几周前,一份涉及国内外178家企业的“大裁员第一波”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人人自危。来自国内第三季度的就业市场数据调查显示,雇主的用工需求较上年同期锐减了5.5%,而第二季度时还增长了4.7%。在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调查的公司中,有将近一半存在岗位流失的情况,而且新增加的岗位和流失的岗位增减相抵,出现了负数。

“不要辞职,不要换工作,不要转行,更不要创业……”,在这个萧条肃杀的经济冬天,我们是不是只能像土拨鼠一样的冬眠,像狐猴一样的抱团取暖?

危机面前,远见比现金更重要。在一片低迷中,有那么一群人和他们的企业,表现出与经济周期截然相反的活跃度,他们不但生意兴隆,还继续得到资本的追捧。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创业家》记者走访了十几家代表性企业。我们看到,当投行大批裁员,银行卖不动理财产品的时候,典当、担保却异常火爆;KTV夜总会里冷冷清清,1元钱的在线影院的流量却比温度计上的水银柱升得还快;百货商场销售下滑,廉价超市、平价药房却人流不息;高档公寓打出“跳楼价”,“民工村”里则有成百上千的人等着交钱入住。

什么是低谷时期的生意经?

首先,帮老百姓精打细算的才是王道。比如王填的步步高超市、谢子龙的老百姓大药房,甚至能在价格血拼中打败国际竞争对手。

替人排忧解难,摆平问题的行业,正在蒸蒸日上。你急需现金吗?去典当行试试看吧。你郁闷、焦躁不安吗,提前预约吧,心理诊所已经排队就诊了。

帮政府建设和谐社会,替企业减轻负担的,就像蔡烈峰的“力邦村”,会越做越大。

助人提高生存技能的有了用武之地。工作不好找,生意不好做,不如充充电。高端的EMBA,低端的达内IT培训,加价也能场场爆满。

经济再不好,廉价娱乐不能少。以前是大把花钱找乐子,现在是在线看电影,上网吧打网游。你看马化腾是不是在说网游的春天到了。

不打广告也能做成生意,这是敦煌网的本事。阿里巴巴仍是一个信息展示平台,所以不得不降低会员费来吸引人。

最后,还有与政府做生意的。国家4万亿的刺激经济方案刚一出台,地方政府都在上报项目。一位做桥梁模板生意的老总朋友就乐开了花,可他不肯接受采访——怕同行嫉妒呗。

道理虽然如此,输赢还得看各人修为。采访中我们发现,这些日子过得红火的企业,之所以能够逆市成长,除了他们所在的行业具有抗周期优势外,创业者本人对大环境的判断、对商业模式的把握、储备现金的能力和危机意识都十分出色。

你有发“萧条财”的本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