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过一个丰收的冬天
2008-12-16 08:15 价值

文/白明婷

谢子龙则准备热火朝天的大干一场了。这位湖南老百姓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亦是平价连锁药店的发起人。2007年,“老百姓“的销售规模达24亿元,在全国拥有180家门店。谢子龙预计,“老百姓”今年的收入将同比增长10%,利润增长40%。他感觉不到冬天的寒意,而且预备展开手脚,上演大者通吃的好戏。

创立于2001年初的“老百姓”,一开始就打出了低于核定零售价45%的平价旗号,并开始大举扩张。“老百姓“前四年的成长速度从30%一路高升至80%。到2004年,“老百姓”的门店从最初的长沙扩展到江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十三个省市,并以18.2亿的销售额跃居医药连锁业的第一名。

也正是自那时起,谢子龙开始为过一个丰收的冬天进行准备。

2004年,“老百姓”设立了投融资部门,开始为上市做前期准备,但就在这时,谢子龙犹豫了。他认为,如此高的成长速度,正在带给企业诸多困扰。当时,许多医药连锁企业都处于快速扩张期,人才和资金支撑不了开店的速度。“老百姓”同样如此,“即使从连锁药店系统内挖人都来不及。”。

谢子龙站到了十字路口:是顺势继续扩张、守住“老大”的位子,还是先慢下来把基础夯实?他选择了后者。在2004年第三季度的工作会议上,他提出,放缓发展,延期上市。

这个决定遭到不少高管的反对:明明能发展为什么要放慢?放慢速度会直接影响到奖金的丰厚程度,也会让有跳槽念头的经理人少了一份和新雇主谈薪酬的资本。但反对归反对,在和高管签2005年的业绩合同时,谢子龙有意降低了对增长率的要求。从2005年至今,“老百姓”没有增开一家分店,提前进入了“冬眠期”。

慢下来的“老百姓”依然维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并占据行业老大的地位,而精耕细作的作风让它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谢子龙于2008年9月与欧洲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瑞典殷拓集团(EQTPartnersAsia)签下8200万美元的投资协议,出让48%的股份。

有了钱,这个冬天自然不会太冷。当不少企业被迫“放缓”增长的时候,“老百姓”不仅因为资金充足而提高了自己向上游企业议价的能力,进一步凸显其平价药店的核心优势,还开始摩拳擦掌,做好收割的准备。谢子龙分析,现在,两三亿元规模的医药零售企业会比较困难,上游企业很可能为缓解资金压力不愿提供赊销,要求药店钱到发货,使小规模药店的资金链受到威胁。他会把此次融资的60%将用作收购优质的区域连锁药店以及符合大店规模的单体药店,其余40%的资金将用于规模拓展,网点向下延伸至县一级。

相比三年前高速扩张时的不安,现在的谢子龙信心满满。他的目标是:未来3年规模达到60亿元,5年达到80亿~90亿元;3~5年必定上市。

(本刊记者丁晓磊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