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特:做有灵魂的纺织
2009-06-13 05:23 福斯特

乱拳打死老师傅。杨国锋心里就憋着这股子劲头儿,但不是用乱拳。

2009年初,几个意大利人来到江阴,找到杨国锋,希望谈谈控股的事情。“这是一家全球数一数二的棉纺面料企业,一直想控股一个技术实力比较强的中国公司,已经找了好几年。”杨国锋说。然而,这趟江阴之旅带给意大利人的不仅仅是失望,还有一丝恐惧。当杨国锋拿出他创办的福斯特生产出的300支棉纺衬衣面料时,意大利人感到意外:一家投产仅一年的中国企业已经做出了世界顶尖水平的产品,有的产品他们自己都没有做到。

意大利人控股的梦想没有实现。“谁控股谁还不一定呢!”杨国锋笑着说。但他承认:“这家企业说起来还是我的师傅。”

1999年大学毕业后,学国际贸易的杨国锋进入一家纺织品外贸公司工作,由此结缘纺织业。今天,他创办的一家外贸公司每年也已有几亿元的销售额。但实业才是杨国锋的梦想。2001年,他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自己的第一个纺织厂,起名叫东骏。现在看来,东骏的产品在杨国锋的产品序列中已经位于中低端,但当时这个厂子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第一桶金。

那是一个纺织外贸的黄金时代,想不挣钱都难。然而,美国和意大利客户的反复提醒却让杨国锋看到了危机:“中国纺织业肯定会出问题。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好,过几年各方面成本肯定会上去。到那时,比中国成本低的国家多得是,中国纺织会重走英国、美国的路。”英美两国曾经是全球纺织业的中心,但随着成本的上涨,两国纺织业几乎全军覆没。

老外的话让杨国锋动了心思。2002年和2003年,他用两年周游世界。到印尼、印度、越南、柬埔寨、孟加拉考察各地产品成本,到日本和意大利考察高端市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成本优势正在消失,产品必须向高端发展。

为了在世界面料中心意大利取到真经,杨国锋使了点花招。意大利人非常忌惮中国人的学习能力,所以对中国人参观工厂很抵触。杨国锋只能曲线救国。他找到欧洲顶尖的设备供应商,说自己要建一个大厂,需要大量设备,但采购条件是帮助他进入意大利著名企业的生产车间。对方为了拉住这个大客户,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杨国锋扮成机械工混进了那些他心中的“圣地”,其中在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家“师傅”企业,他学习了两天。

在这些车间里,杨国锋看设备、看流程、看管理,和工人聊天。意大利人生产的棉纺面料可以卖到20到30欧元/米,而同期中国的面料能够卖到1欧元已经是不错的东西。意大利人的车间里,一个工人可以负责16台600转的织机,但中国一个人只能盯4台180转的织机。意大利人的管理会细致到工人鞋跟的高度、工作中的行走路线以及生产不同产品时车间内的温度和湿度。“他们把纺织做成了有灵魂的东西。”杨感慨道。

意大利之行让他开了“天眼”,高端成为杨国锋心中萦绕不散的梦。

福斯特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投影。2007年,杨国锋投资5亿元启动了福斯特——他的第三个公司,目标指向世界高端市场。2008年,福斯特投产,当年销售额达到5亿元。

300支面料是杨国锋引以为豪的产品。“支”是行业术语,简单说支数越大,就意味着面料的细腻程度越高,质感越好。在福斯特研发成功之前,国际上主流的高端面料多为200支,国内产品主要集中在40支和50支。杨国锋告诉《创业家》,300支意味着织布的棉纱就像头发丝一样细,而要保证这样细的棉纱经过很多道高强度的工序后不断,织成布还要穿着舒适,这里面的技术难度非常大。从染色到纺织再到后整理,围绕300支,福斯特在棉纺的三大工序上都取得了技术上的重要突破。

“去年我说要研发300支的时候,同行都认为是天方夜谭。”杨国锋回忆说。从项目立项到研发成功,福斯特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当然,这是多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福斯特的设备是全世界顶尖的,甚至超过了很多意大利的著名企业;福斯特找到了一条廉价聘请意大利老专家的捷径,快速提升了技术能力。但在杨国锋看来,最重要的是眼界。“中国老板大都不愿意走出去,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投产仅一年,福斯特已经成为阿玛尼、杰尼亚、Polo等国际著名服装品牌的高端衬衣面料供应商,“它们已经离不开我了。”杨说。外销为主是杨国锋最初为福斯特确定的战略,但是内销市场也同样火爆。目前,很多国内著名的男装品牌都成为福斯特的大客户,福斯特面料占到很多企业高端衬衣面料50%的份额。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外卖30欧元/米的布料,杨国锋只卖七八十元人民币,“就这样,我的利润都非常客观,成本实在很低。”

2008年,福斯特的年产量已经达到3600万米,全球客户几十个,产品供不应求。而说到利润,杨国锋不愿意透露,只是说自己建厂时的5亿元投资再有两年就全能回来。

不过,由于很多国内服装公司在宣传自己的顶级品牌时都宣称拥有“纯正的欧洲血统”,福斯特面料作为一种“混血”元素经常被禁止宣传,杨国锋也拒绝透露其国内客户的名称,这也限制了福斯特品牌知名度的扩散。

“所以,我一定要进入衬衣制造领域,打出自己的衬衣品牌,才能真正让我们的面料品牌翻身。”杨国锋已经启动了向下游进军的步伐,但还只是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