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分销:为网商造渠道
2009-06-13 05:24 第1分销

当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振臂高呼“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时候,朱逸云已经在互联网中摸爬滚打了好几个年头。

2006年,朱逸云和几个朋友合伙创办了一家名为“惠生活”的B2C网站,但是当真正身临其中,朱逸云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好做的生意。每家B2C网站上陈列的商品都琳琅满目,但实际上经营者永远不可能存那么多货,否则会被这些货物“压死”。通行的做法是一边接订单,一边找供应商,这很像当年北京中关村做炒货。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朱逸云的判断是:渠道缺失。当下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并不完整,产业生态不够健全。大多数B2C和C2C平台上的网商,批货的环节并非在网上操作,而是去批发市场、去工厂进货。朱逸云认为,现今的电子商务平台只解决了“零售终端电子化”的问题,但网店经营者的进货渠道却仍旧受传统模式拖累。

一个小的网商需要自己寻找厂家或代理商进货,自己拍摄图片,编辑产品描述,建立商品仓储,费时费力。时至2008年,网商已经是一个超过5000万人的庞大群体。谁来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渠道和服务?朱逸云认为他发现了一个商机。

“第1分销”网站由此而生。通过货源供应的网络化,一切环节交由“第1分销”解决。网商只需登录“第1分销”网站订购,供货商就会把包括图片和商品描述悉数交由网商。由于线上分销降低了进货成本、物流成本、财务成本、库存风险等,节省的成本比例大致在20%~50%之间,“第1分销”能够提供给广大网商更低廉的进货价格。

但是,要想说服品牌厂商接受网络分销却并非容易的事情。一直以来,大多数的品牌厂商的核心渠道依然是传统渠道,如何规避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的直接冲突一直是困扰品牌厂商的最大难题。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渠道商的网络串货,只要做得不是太过分,品牌厂商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逸云的策略是主动引导。他让品牌厂商相信,“与其坐等渠道混乱,不如先发制人主动建设网络渠道”。为了避免冲击线下渠道,朱逸云建议品牌厂商对现有渠道进行改制,将区域加盟改成单店加盟,渠道本地化。如果区域加盟体系不能停下,则可以考虑做一个专有网络品牌,而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将网络渠道独立出来,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交由“第1分销”这样的专业平台。

更准确地说,他们就是“互联网上的神州数码”。以著名的F.NY女装为例,获得厂商的网络营销授权后,“第1分销”就会为其从品牌到营销进行量身定制,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统一进行认证、标价、供货,就像神州数码在线下渠道所做的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第1分销”的工作全部在互联网上实现。

“难度主要在于观念的改变,但是一旦接受我们,发展的情况都不错。” 朱逸云说。

从2008年7月1日上线运营以来,“第1分销”实现了每月销售额环比2-3倍的增长。在不投入任何广告的情况下,半年时间就聚集了上万个分销商,月营业额也由最初的2万元跃升到今年2月的120万元。包括鄂尔多斯、BONO服饰、德尔小家电等知名品牌已经开始和“第1分销”建立更深度的合作。

“第一分销”的发展速度甚至超出了朱逸云的预期。作为支付宝用户,上线一年后与支付宝180万元包年交易量已经无法满足“第1分销”的发展。双方第二年订立的包年交易量达到了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