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为什么这样红?
2009-09-14 09:24 马云

马云说:“如果我能创业成功,那么80%的中国人都能创业成功。”怎么可能?

如果近距离观察过这个人,或者在《赢在中国》里见过他语惊四座,那你就会知道:这个人的智慧和秉性跟那张脸一样稀有。除了他自己,没人有足够的想象力把马云跟80%的中国人相比。不过,当“草泥马”在网络上流行之后,唐竞新开始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唐竞新是一个平凡的中国青年。大学毕业后到网易做编辑,2年后升为高级,领导颇信任。唐竞新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比如刘翔退赛等社会事件做包装和炒作。越是能引起网民点击、宣泄甚至斗殴的新闻,越是好新闻。

唐竞新的生活转变发生在2009年1月。一夜之间,富有伟大想象力的中国网民创造出一个叫“草泥马”的神兽,立刻风靡,成为全社会的宠物。唐竞新轻车熟路完成了炒作的工作,却有点遗憾:如此好的一个题材,除了贡献几百万点击,还有没有可供挖掘的实际价值?!

伟大在一瞬间发生。唐竞新灵光一现:以这些愤青们在网络上展现的热情,如果有一件草泥马T恤或者公仔,他们会不会穿在身上或系在书包上,在大街上招摇而过?在网上发泄爽,把这种感觉带到线下,影响更多人,岂不是更爽!唐竞新干了一票,拿出几千块钱,自己设计了草泥马公仔和T恤,找到广州番禺一个工厂赶制了一批,放到淘宝网卖。结果出乎意料,在没有任何信用度的情况下,一共卖出去几千个。唐竞新找到了一条路。再经过后来“绿坝娘”和“贾君鹏”两次事件的相同操作,唐竞新心里有底了:这条路,走得通。

这不仅是挣钱之路,也是一条独立和自由之路。2009年5月,唐竞新从网易辞职,拿着工作三年攒下的几万块,做了一个专职的淘宝卖家。

现在,有必要对这个故事做一番经济学的总结:什么力量使得唐竞新跟马云结合在一起。

第一,马云搭建的淘宝平台让一个之前不能成立的商业模式成为现实。也就是,利用互联网的聚集力量,淘宝把全国的消费者聚集到一个平台上,再小的细分需求也有了规模效应。

假设10万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会对草泥马公仔感兴趣,那么全中国就有1万人感兴趣,而几千万人的广东省只有几十个人感兴趣。假设唐竞新只能在广州一条大街上叫卖,叫到嗓子沙哑、等到天荒地老也卖不出几个,他肯定不会离开网易创业。但当全国1.5亿网民在淘宝汇集,唐竞新成功卖出几千个公仔,有几千块的利润,他才可能离职创业。

第二,淘宝平台团结了一帮伙伴,帮助唐竞新走完整个链条,把运营一个生意的成本和门槛降到了最低。具体是:通过淘宝发布信息和图片,通过阿里妈妈和直通车来推销和打广告,通过签约的物流商来送货,通过支付宝来收钱,通过阿里旺旺来和买家沟通。

唐竞新需要做的,就是专心致志,把自己对社会热点的敏锐、对网络愤青的了解以及设计一个卡通形象的创意发挥出来。整个链条一言以蔽之:马云的平台+唐竞新的创意=一个成功的个人创业。

淘宝只有一个,而唐竞新在中国还至少有一万个。那些同样在门户里撑大梁的编辑,或者艺术学院的精灵、游历世界的摄影师,都具有类似的素质。上面那套逻辑同样适用。

唐竞新说:“我要赞扬淘宝,是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这也是淘宝跟QQ或者网络游戏的不同:上QQ,要花钱,做淘宝,是挣钱;玩网游,是消遣,做淘宝,是事业。这就是马云全部力量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