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台下创业家
2009-12-15 03:06 刊中刊

11月23日,下午6点。《创业家》杂志2009年年会已经进行了两天,将近20个小时。会场内的400个座位仍然座无虚席。

牛文文社长纵身跃上主席台,他即将宣布这场盛会的落幕。“请问大家一下,谁还需要‘创始人俱乐部’的报名材料?”这似乎只是一个即兴插曲,但引来的却是台下几十只争相高举的手臂。

即使在闭幕前的最后一刻,创业者们的热情仍然能把会场推向又一个高潮。而在两天的年会中,这样的热情一次次感动着我们创业家杂志社的同仁。他们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创业者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也让我们真切地领悟到《创业家》的根应该扎在哪里。

他们是我们的创业家,我们也是他们的《创业家》。

感动从第一天的措手不及开始。虽然会场设在了香格里拉酒店最大的宴会厅,虽然我们已经提前准备好了200把“加座”,但是一早涌入的800多名听众还是让会场显得格外拥挤。站立的听众挤满了会场两侧和后面的通道。这样火爆的沸腾,在甲流横行北京的日子里,实在让人难抑感动。

老张就在他们之中。他坐在一个有点偏的座位上,不怎么和别人说话,但总在向身边的陌生人微笑。一身休闲西服并不能挡住他身上浓重的乡土气息。老张操着一口浓郁的陕北榆林话告诉我,他专门从家乡跑来参加这个会,就是为了能够见上星辰急便董事长陈平一面,“谈点合作”。

在这场创业者自己的聚会中,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聚成资讯集团的合作,使得更多来自天南地北、散发着不同气质、操着不同口音、奋斗在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主们走进了我们的会场。

这是一群充满激情与求知欲的听众。从年会开始的第一分钟,直到最后一分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如果说双眼紧盯台上嘉宾,跟随台上的话题而切换着情绪,投入而不吝惜体力的鼓掌,这些都还不够有特色的话,那么众多像中学生一样认真做听课笔记的企业主,一定是创业家年会上才会出现的特有风景。

对于这些独自在商场中打拼的创业者来说,创业家年会给了他们一次与成功创业家沟通心灵的机会。每当如荣秀丽、吴长江、雷军们讲述到自己如何攻克了难关,在创业路上赢下关键一程的时候,台下的听众们都会自发爆出热烈的掌声。在这一刻,创业者的心是相通的。

提问时间当然是绝对不能放过的。“这些人怎么全都跳着抢提问啊?”这是会后我的一位同事略带夸张的总结。一位女士连举了4次手都没能获得一次向冯军提问的机会,这让她非常失望。在每一轮提问开始前,会议的主持人都要再三强调每人向一位嘉宾提一个问题的规矩。但越轨者还是会不断出现。“我有一个问题,但我的这个问题有三个小问题,”一位创业者的“狡黠”换来了会场上的一阵笑声,可惜他并没有能得逞。

创业者提出的几乎都是货真价实的好问题。绝不空洞,也绝不宏大。每个问题都和他们的生意、他们的困惑联系在一起。“我是做儿童旱冰学校的,我的生意该怎么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有创业者问雷军。

“包总,根据我自己融资的经历,我觉得外资投资商会给中国企业设套,你能给我们揭揭黑幕吗?”这是包凡遇到的难题。

“陈总,你如何看兄弟创业?你对夫妻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家族创业的利弊,是中国创业者最关心的一个话题,而陈平也许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创业家之一。

??

创业者的每一个问题,就是创业路上一个实实在在的课题。找到这些真实的创业者,找到他们心中最真实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最有价值的帮助,这是《创业家》一直以来在努力追求的目标。

当然,在严肃劳神的会议之余,不少创业者也没有忘记“犒劳”自己一下。老张的几位陕西老乡,就充分利用了午休时间,在酒店里的一家意大利名牌男装店“顺便”买了几万块钱的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