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技术:背靠大树的烦恼
2010-07-14 14:55 一线阅读

拥有像中移动这样如此强大的客户,对于一个销售不过几亿的小企业来说不知是好是坏

文 / 陈状楣 王罡

公司底牌

 

国民技术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IC 设计企业,尤其在安全芯片市场占有率有明显的优势,其市场先行优势及本身作为IC 设计企业的天然稀缺性在上市之初已得到市场认可,而上市之后其市盈率已经一度高达170倍。那么公司是否能够给大家带来持续的超预期的成长和高额回报呢?

国民技术的发起人为中国华大、中兴通讯、深港产学研及40名自然人。公司于2000年3月创立,到2003年底业绩曾出现极大亏损,促使公司管理层进行深刻反思,并意识到公司不能做市场需求的跟随者。经过了几年努力,公司已经成为国内信息安全芯片这个细分行业的龙头老大。公司的主营业务涉及安全芯片与通讯芯片两个细分行业。其中,安全芯片包括USBKEY 安全芯片、安全存储芯片、可信计算芯片和移动支付芯片,通信芯片包括通讯接口芯片等。

安全类芯片是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其毛利处在较高的水平且逐年提升,2009 年达51%。该业务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的占比也是逐年提高,2009 年达80.02%。而这项业务收入的84.16%又来自USBKEY 安全芯片。未来该业务的发展主要是整体市场规模的拓展,有以下两个角度:1.目前中国网银约有用户2 亿,但USBKEY 的用户大约只有一半,也就是1 亿,后续推广USBKEY 的市场空间仍然存在,公司预计未来USBKEY 在银行的增长势头还会持续2~3 年,但增速会放缓;2.寻求银行之外的增长点,如证券交易系统等,但是这一块的市场到现在为止还不明朗。从公司现有的USBKEY市占率和用户渗透率来看,公司要单纯依赖它来实现高成长以支撑高市盈率比较困难。

行家点评

RF-SIM 2.4G移动手机支付芯片目前占公司业务收入较小的份额,但却被公司寄予厚望,也是广大投资人给予国民技术高市盈率的亮点所在。国内移动支付存在三种解决方案:13.56M 的NFC 方案和SIMPASS 方案及2.4G的RF-SIM 方案。其中13.56M 的NFC 方案和SIMPASS 方案是国际上早已存在并成熟应用的标准,而2.4G 的RF-SIM 方案是国民技术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对于手机用户来说,前两项技术有明显的缺陷,使用NFC方案的用户需要更换特制的手机,而SIMPASS卡的用户需要从SIM卡上引线出来。国民技术的RF-SIM技术可以轻松穿透手机电池和后盖,用户只需要使用特殊的SIM卡。

然而,RF-SIM技术并非十全十美,国内交通、金融、社保等非接触领域的终端都是基于13.56M技术,和RF-SIM技术并不兼容。如果大规模推广RF-SIM技术的话,必须要大规模更换这些终端,由此会产生巨大费用。除了技术之外,移动支付争夺控制权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中移动拥有的RF-SIM技术并不为其他两家运营商拥有,一旦RF-SIM技术成为行业标准,中移动将成为移动支付市场的主导者,这是很多行业巨头所不愿意见到的。于是,我们看到,中国银行卡支付巨头——中国银联的移动支付合作名单上并没有中移动的名字。6月初有传言,中移动因为种种原因叫停RF-SIM技术的推广,国民技术的股价应声下降。

背靠中移动这棵大树,成就了国内资本市场上一个又一个神话,其中有神州泰岳、国民技术等第一高价股,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