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长不大?
2010-09-15 05:11 封面故事

文 / 本刊记者 申音

两个80后年轻人,在深圳华强北(中国著名的山寨电子产品集散地)帮家里人看柜台。有一天心血来潮,合计搞一个移动硬盘的自有品牌。不管家里人反对,说做就做了。自己没工厂,委托代工。渠道是现成的,给足利润就好。年轻人脑瓜灵,天天在各个IT论坛上发帖子营销自己的产品。十几万的推广费用,硬是让他们做出铺天盖地的效果。移动硬盘做到国内前三,他们接着又开始做高清播放器。五年时间搞出了一个年营收上亿的企业。

一个在美国拿了博士学位的北大高材生,被无锡宜兴创业园吸引落户。他先把自己在硅谷创办的多媒体图片搜索和交易软件公司搬到了中国,又开始做第三代光伏组件和太阳跟踪系统。当地的两家国有投资公司共同出资300万元,创业团队出资100万元,地方政府还奖励给这位70后创始人100万元。短短三年,这家名为无锡昊阳新能源的公司也拿到了数亿的国内外订单。但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见过它的产品。

如果说前者是“草根”,完全市场驱动,自由生长自我蔓延,有块土地就能活。那么,后者是“树苗”,依靠技术创新,要是没园丁伺弄,不浇水施肥,活不了长不大。

有趣的是,这两家企业都参加了我们2010年“最具潜力黑马企业排行榜”(以下简称“黑马榜”)的评选。结果评委们更看好后者,而不是前者。

道理很简单。中国从来不缺“草根”式的企业,市场大缝隙多,不管环境友不友好,想尽办法也能拱出来连成片。但中国缺大树,缺种树的耐心。草根也长不成大树,因为它没有大树的基因。

在中国,辨析什么样的企业有大未来,是个高难度的挑战。这也是“黑马榜”最想做的事情。

以往习惯于从历史看未来。中国商业的成功者基本上都从做市场、做制造、做销售起家的,客户是现成的,需求是旺盛的,区别只是用什么模式什么手段能够多快好省地达到商业目的。柳传志、任正非皆不例外。

但现在,这个社会不缺移动硬盘,不缺游戏网站,不缺保健营养品,不缺教育培训,不缺运动品牌。基本需求该满足的我们都满足了,剩下缺什么?

汽车是四个轮子的马吗?不是。飞机,是固定翅膀的鸟吗?不是。登月是神仙才可能做的事吗?也不是。

我们要学会站在未来想现在,站在月球看地球。没有科技变革,就创造不出新的需求。

面向未来的企业才有未来,创新比销售数字更重要。这正是“黑马榜”的宗旨。

从这个意义上说,“黑马榜”不是成功企业的“封神榜”,而是未来企业的“发现榜”。

因此,我们选中的企业更多是为了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比如能源短缺,比如食品污染,比如物联网,比如基因测序,比如多媒体通信,比如信息泛滥时代的精准营销等等。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未来十年,中国能不能创造一个让科技创新型企业活下去长得大的环境?只有改变环境,“黑马”才能出?头。

改变先从解放“人”开始

中国最聪明的头脑都禁锢在计划体制的城堡里。看起来,每年发表了很多论文,申请了很多科研成果。但实际上,“我们创造的价值还不如花的钱多”。一位科学家坦言。

比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中科院光直接控股的企业有500家之多,销售过亿的却只有42家。其中,联想当然是老大,而排名次之的地奥集团年营收就不到20亿人民币。

障碍和25年前柳传志走出计算所时几乎完全一样,“第一是机制,第二是观念,第三是企业管理人才问题。”他无法再忍受这种现?状。

于是,联想控股和中科院联手,共同举办“联想之星”CEO特训班,要“把科学家变成创业家”。

第一期学员、研究纳米印刷技术的博导宋延林就这样走上了创业之路。他创办的中科纳新成为中科院和北京市重点支持的项目。团队也第一次拿到了30%以上的股份。可为了把公司真正注册下来,让这个股份落实,他足足跑了半年多。

“让真正想做事的人能够做事”,这个要求过分吗?

不差钱的人才敢赌

种草容易栽树难,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产出。

“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风险投资市场,但职业投资人还是小心翼翼,技术创新有风险,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路程不会短。他们还是喜欢路径依赖,商业模式创新的好,Pre-Ipo最好,谁不想摘熟果子?”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董事长袁曙光称,生物医药企业成长时间慢,国内VC看不懂不敢投。结果园区里的好企业,都被海外公司买走?了。

不差钱的人才敢赌。中国最不差钱的是政府。

无锡市政府的“530”海归创业计划,提供从场地、税收到金融的一系列服务。一共培育了近900家企业,都是早期企业,只有1/3初步实现了产业化。地方政府会算账:截至目前为“530”海归创业计划投入的金额最多9个亿,仅仅相当于修一公里地铁的成本。但一旦企业成长起来,政府获得的回报就不可估量。以尚德为例,当年政府主导投入了600万美元,现在尚德每年上缴的利税就是十几个?亿。

昊阳新能源的创始团队还跟两个政府投资公司签了协议。在下轮公司融资时,有权回购上述两个投资公司的所有股权。光种树不摘果,这反映了政府的肚量。

上一代民营企业家也不差钱。制造业没法做了,还可以做天使。近期,在杭州萧山,地方政府发动民营企业和150名海归创业者配对,江浙老板用“招女婿”的方式投创业者。

“黑马榜”上的企业至少还有一半以上在等待“伯乐”的投资。

大树的基因

浪淘金的周杰曾经是Google公司早期的成员之一,最高担任过谷歌大中国区的技术总监。杭州泰格医药的叶小平在罗氏制药担任过6年高管。益基生物科技的周慧君在两家硅谷顶尖生物公司工作过。凌空网络的徐蔚做到过日本企业的董事COO。深圳快播科技的王欣也做过盛大集团的研发总监。苏州运智互动的朱定庄有着游戏界20年的经验,先后投创过6家公司(3家在中国,3家在美国),其中3家公司分別被Disney(迪斯尼)、AVID和3COM这些大型的国际公司收购。

事实上,这批上榜的“黑马”企业创始人并非像孙悟空一样从石头中蹦出。在开始现在这个事业之前,他们要么在国际级大公司充分历练,要么已经是连续创业者。无论是对产业的认识、对创新的理解,还是管理的心得,都已有自己的一套。

相比以前那些草莽出身的创业者,他们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知道如何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他们知道大树怎么成长的,也清楚草根的劣势。韦尔半导体的虞仁荣曾经创办过一家年销售收入4亿的半导体分销企业,做新企业,“因为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我们的产品很快就做出来,很快形成销售,进入一个比较良性的循环。”

想创新先要当“土狼”

创毅视讯的创始人张辉,曾经参与过中星微电子的创办。这家清一色海归博士,得到国家鼎力支持的芯片公司,在本土市场上却屡战屡败。张辉获得的教训是:要想做全球化狮子,先学会当创新“土狼”。创毅视讯的目标是基于4G标准的TD-LTE芯片,却先从产业化时机成熟的手机电视芯片做起,迅速建立行业地位。

越是技术创新型企业,越需要团队分工,不是一个强人就可以打天下。

上海集盛信息科技就有一个强大的创始人团队。创始人赵华国是技术专家,董事长于新民懂企业管理有社会资源。

创新的关键是打破现有的利益链。深圳生科源技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窦文祥是营销专家,他和从美国回来的博士吴炳义一道创业。从一开始,创始人窦文祥就强调,要从用户需求的角度研发产品,准确把握中国国情。

路遥知马力。《创业家》评选“黑马榜”,就是要让全社会都了解“黑马”企业,共同营造一个创新的生态环境,让他们尽情奔跑。

中国的第一代原创的技术型企业,会从我们的“黑马”中诞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