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者:梦醒Store
2010-09-15 06:25 特别策划

即便是国内最能从 App Store 赚到钱的开发商,也从来不去考虑中国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应用。

事实上,他们做的完全是和互联网无关的生意——出口和外包

文 /本刊记者 胡维

以记录数字革命为己任的《连线》(Wired)杂志,近期一篇宏文《万维网已死,互联网永生》(详细内容请参见本期第24页)引发了广泛争议。关于万维网(Web)是否已死的争论仍然会持续下去,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个新形态的互联网(Internet)已经初步形成——由一个个应用程序(Apps)组成的互联网正日益占据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和视线。如同当初电视媒体遭遇互联网的冲击。事实上,与其说应用程序是万维网自身进化的结果,倒不如说是终端设备的变化最终导致了新的互联网形态的诞生。

App Store 诞生两年后,整个移动产业的链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运营商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体系迅速没落了,移动产业迅速 IT 化。一方面,对设备制造商和平台运营商来说,如何吸引到最优质的开发者资源成为绝胜未来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开发者和创业者能否摆脱为平台厂商做嫁衣的角色,突破自己成长的天花板,也成为移动互联网未来能否持续繁荣的前提。

淘金期结束了!

最初的Apps开发者,与十年前互联网革命开始时的个人站长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一个人的创意或想法,单枪匹马或者两三人的小团队,马上就可以操作起来。所以,当苹果建立起一个已经解决好销售和付费体系的 App Store ,立刻就获得了开发者的欢迎。当一些幸运儿依靠一款应用大获成功,这样的故事就被传播出去,成为在 App Store 迅速致富的“神话”。本质上 ,App Store 为一批底层的人提供了以比较低的成本创业的机会,哪怕成功的几率其实很低,但只要它是公正的,是拼硬实力的,就会有很多人参与进来奋力一搏。

根据最近的一次调查,App Store 上独立的应用开发商已超过 4 万家,其中包括个人开发者和团队或机构开发者。据业内人士估计,从事应用开发相关工作的人员可能接近 10 万人。而在国内的 App Store 开发者,据估计人数约几千至 1 万之间。

今年 6 月,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乔布斯宣布 App Store 分账给全球开发者的收入超过 10 亿美元。不过,这并非意味着每个开发者平均能获得 1 万美元的收入。事实上,20% 的开发者和团队可能拿走了其中 70%~80% 的收入。像 Popcap 这样的专业游戏开发商,几乎每款 iPhone游戏都会获得巨大成功,比如《钻石迷情》(Bejeweled)和《植物大战僵尸》,后者上线仅 9 天收入就超过百万美元。在 App Store 上推出众多大型角色类游戏的厂商Gameloft ,仅 2009 年从 App Store 获得的收入就高达 2500 万美元。 App Store 中还有很多专业游戏厂商的身影,以及不少通过大投入精细开发获得高回报的游戏新秀,比如稳居 App Store 付费排行榜第一位数月之久的 Angry Bird ,虽然售价仅 0.99 美元,但收入却已超过 400 万美元。

而早期的那种个人开发者依靠创意获得成功的例子,在 App Store 里却越来越少见。不是因为创意不重要,而因为创意本身并不能形成壁垒,很容易被复制窃取。而大规模投入的精细开发却很难复制,因为人力和资源成本很高,很多初创团队和个人开发者难以支撑。而且随着 App Store 应用程序数量的倍增,要在 20 万个应用程序中被人发现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国内许多开发者的作品若是放在一年前的 App Store上, 是能够获得很不错的收入的。但如今竞争更加激烈,应用质量稍差一些的很快沉至谷底,少有人问津。

国内 iPhone 开发者社区 CocoaChina 做了一个粗略的估计,App Store 分账给全球开发者的 10 亿美元中,中国的开发者的收入约占其中十分之一,即 1 亿美元,7 亿元人民币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市场规模了。据称,目前国内最赚钱的 App Store 开发商是上海的 Triniti 游戏公司,一年收入近 1000 万美元,公司员工规模从年初的 40 多人增至现在的100 多人,也是国内最大的 App Store 开发商。除此之外,国内较成功的 App Store 开发商多是较早就进入 App Store 淘金的,很多在 2008 年秋天就进入了 App Store ,赶上了 App Store 开发者的黄金岁月—— 2008 年夏季上线后至 2009 年圣诞节,这段时间优质应用的天然稀缺性造就了很多开发者的成功。139.ME 是其中很不错的一家,他们早在2008 年秋天就进入了 App Store ,并以一款广受欢迎的“多彩水族箱”应用获得巨大成功,该应用至今能够为公司带来每天数百美元的现金流,可以维持公司数十人团队的日常开支。

CocoaChina 最近进行了一次 iPhone 开发者调查,参与调查的 iPhone 开发者,有 59.3% 的团队人数不超过 3 人。46.4% 的开发者最近 3 个月的最高月销售额低于 150 美元(低于 150 美元销售收入,苹果不进行转账,实际收入为零);另外 21.2% 的开发者最高月收入介于 150~500美元之间;最赚钱的还是剩下的 20% 相对成熟的开发商,这也是市场符合规律的。

事实上,对大多数新加入的 iPhone 开发者来说,想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 App Store 中熬出头的机会只会越来越渺茫,App Store 付费市场的最佳机会窗口已经关闭。但也并非完全没有了机会,今年下半年苹果将开放 iAd 应用广告平台,对那些付费无法获得足够销量,但免费后却能够吸引不少用户的应用,仍然有机会找到成功的路。全球有数万名开发者在紧盯这一机会窗口,为何我会成功?这个问题值得开发者们去思考。

和中国无关的生意

奇怪的是,即便是国内最能从 App Store 赚到钱的开发商,也从来不去考虑中国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应用。事实上,他们做的完全是和互联网无关的生意——出口和外包。

整个 App Store 链条的核心,是有一套顺畅的用户支付体系,开发者的收入才能够得以保证。但无论从用户规模,还是用户支付系统上,国内都还不具备统一 App Store 成熟的条件。据一位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国内 iPhone 的保有量大约在 300 万台左右,Android 手机的保有量大约 200 多万台。” 相对于全球上亿台 iOS 设备和数千万台 Android 设备,为国内用户做开发对很多开发商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一位业内大佬提供了一些让人震惊的数据:App Store 中国区付费应用排行榜第一名每天的下载量,连美国付费应用排行榜第 100 名的下载量都不到,和美国第一名的差距更是高达 300~500倍。“中国付费下载第一名每天也就 100 多个,美国大约是 3万~5万个,美国的第 100 名也有 300~500 个。App Store 日本区第一名的日下载量大约几千个。免费应用的差距也不小,App Store 中国区免费应用排行榜第一名日下载量 13000 左右,第二名 5000~6000 ;美国的免费第一名下载量高达 20 万个。” 139.ME的开发者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的“水族箱”应用收入 99% 都是来自美国和欧洲消费的购买,中国消费者贡献的收入不到 1% 。

“从本质来说,这跟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是一个概念,就是做出口的生意。因为中国的人力成本还是相对较低的,所以赚美元对很多开发者来说还是有一定利润空间。” 优视科技 CEO 俞永福评价说。

造成这种现状的,不仅仅是用户市场规模和购买力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中国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的付费习惯有很大关系。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曾在站长大会等多个场合,表达过对 App Store 模式在中国能否行得通的担忧,核心原因在于中国互联网用户并未形成为软件付费的习惯,因此照搬 App Store 模式在国内恐难以成功。

App Store 应用在国内的盗版率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据 CocoaChina 社区负责人对我们介绍:“目前国内 iPad 50% 以上都使用盗版软件,iPhone 用户使用盗版软件的比率大约在 60%~70%,iPod touch 的应用盗版率更是高达 80% 。真正通过绑定信用卡消费的用户其实比较少,而且只支持外币结算的信用卡。”

其实,在 App Store 竞争过分激烈的情况下,国内许多不错的 iPhone 开发团队也都在开辟各自的新财路。比如,在 iPad 和 iPhone 日益成为重要的媒体终端,甚至有可能挽救媒体于一线生机的情况下,许多国内媒体都在开发自己的 iPhone 和 iPad 客户端。而这些工作,都只能外包给专业的 iPhone 开发团队。广州顺科就是国内 iPhone 外包开发方面的领先者,依靠每笔数万至数十万元不等的项目(包括开发费用),顺科已经能获得很不错的成绩单。

但回头看来,国内最初形成的这批开发者都是因为 App Store 创建了一套良好的销售和收入分享体系,开发者更像一个外包商,其加入的最直接原因是很快就可以赚到钱。开发者往往找不到自身的角色和定位,只是 App Store 生态的一个依附者。

但这与是否能诞生一家伟大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拐点

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没有讨论 Android 市场的情况。确实。 Android 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甚至可以说是放纵的市场。由于缺乏高效的支付体系,且终端型号复杂带来的开发困难,在国内目前几乎找不到专注于 Android 平台的应用开发者,换句话说,在 Android 市场像在 App Store 那样依靠卖软件拷贝来赚钱是很难成功的。139.ME 等国内 iPhone 开发团队也有一些在 Android 平台上的尝试,但最终的结果都是效果不佳,能收回人力成本都比较困难。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 Android 手机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886%,每天新激活的设备有十几万台,在美国市场甚至超过了 iPhone。这也在客观上催化了 Android 开发者,必须去思考如何摆脱卖软件拷贝的形式赚钱,如何将自己的用户、服务转化为收入。

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App Store看成一个精细耕耘的农场,有水利灌溉、按需施肥除虫。农场里的各种庄稼作物虽然长势良好,但最大的收获者是农场的主人——苹果。

在自然界中,还有另外一种力量。本就是一块无人料理的荒地,只需引来水源,剩下的一切任由自然的力量来驱动。一开始它只是杂草滋长,慢慢的会有鸟兽穿栖其间,带来各种食物和种子,接下来会长出一些小树苗,它们相互争夺土壤里的养分和获得阳光的空间。但最终,有少数几个或许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剩下的还有机会成为小树,或者一片片花丛,还有一些只是小草。而且,这个生态还会不断地向周边的荒地疯狂扩张——而这正是 Google 的 Android 平台在培育的另一种生态。这会是中国开发者们更适合的一种生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