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有理想,痛苦不足为惧
2010-10-15 08:34 封面故事

如果你没有理想主义的精神会觉得很痛苦,非常痛苦。但是如果你有理想,爱这个东西,怎么痛苦都不足为惧

口述 / 东方风行创始人 李静 整理 / 本刊记者 夏宏

《创业家》杂志创刊才两周年?

现在的中国,实在是太需要有这样一本聪明、给人启迪的杂志了。早先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感觉,当有一天,我和我的公司成为了《创业家》报道的对象,我才惊讶地发现,原来有着如此多的创业家,以及数量更加庞大的正在筹划创业的人群。

因为采访而和《创业家》结缘,因为《创业家》的报道也让我有机会静下来认真思考我和我正在做的事。以我自己的经历看,我有很多不符合创业的因素,比如至少你要在职场待过、有足够的资金,或者有比较坚强的性格。老实说,这些条件我都不太具备,娇生惯养、精力不充沛,也没有足够的韧性。其实当时我并没想着去创业,我只是想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最后可能是,我觉得有点歪打正着,把它做得有一定规模了。

但是如果我不做这些事情永远可能是一个温室里的花朵,衣食无忧、养尊处优,去做了这件事,发现原来我挺有胆、挺有韧性的,原来我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节目,还能让公司赚钱,你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即使我当时失败了,还是获得了很多经验,至少是我对自己的肯定。

创业有的时候,我并没有把它看成是获得金钱的手段,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和对价值的肯定,想创业的人如果抱着这个愿望可以去尝试,因为即便你没有赚到钱,失败了,但是你发现了自己,这个价值很大,人只有在危机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我觉得一个创业者应该有个很好的心态去做,而且要有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如果你没有理想主义的精神会觉得很痛苦,非常痛苦。但是如果你有理想,你爱这个东西,怎么痛苦其实都不足为惧,我是这样认为的。

《创业家》的报道是在去年年底,创业两年多,正是酝酿变革的时期。《创业家》的报道确实引发了我自己的很多思考。给大家汇报下思考的结果:今天,我已经不再担任CEO,转而担任董事长,负责董事会的一些事。更多行政业务的管理今年没有做,因为头两年太累了。

CEO的加盟,使得整个公司的架构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之前我们是一个创业型的公司,两三个人开始做起来的,公司差不多招了有200多人,现在有400多人,从规模包括很多东西都发生了改变。需要CEO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同时也请了很多高管,所以跟以前小的创业团体感觉不太一样了,这个变动是比较大的。

我们公司的业务模块其实都比较清晰,所以并不是从业务上进行更大的提升,而是管理。当你的团队大了以后一定要进行科学、专业的管理,而我们这样的行业无论是团队风格还是个人风格都比较散漫,更讲究倡议性的东西,秩序性的东西很少,所以这一年我们更多的是从整个的系统制定规则。

一开始大家也很不适应,觉得有必要吗,但你会发现一年下来会很受益。以前我们的感觉更重要,尽量少开一些会议,现在会议明显增多,经过这么一个过程我觉得挺好的。

除了管理,创业者最大的障碍我觉得是来自于自身的价值问题。我觉得我们总在犯一个错误,“我是谁”的问题。做内容供应商总会受夹板气或遭遇所谓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做平台的时候,觉得你有很大的平台没有内容,又没有大肆招兵买马自己来制作的能力。而我们对“我是谁”的定位很清楚,我们就是一个内容提供商。

至今,我依然记得当时采访时说的话,“你把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好,一切都不是问题;如果你不是最好,一切都是问题。如果我的节目不够一流,永远都是被别人选择,即便我每天拼命想和别人搞好关系,也搞不好。如果我把节目做成一流,我不用跟任何人搞好关系,这个台不做了,另外的台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所以, 最大的障碍取决于你能不能把内容提供商的这个角色做到那么牛。如果没有做那么牛,你永远不会具备竞争实力,而我们公司这么多年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定位为内容提供商,没有想成为别人。

到今天我依然觉得做平台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一直反对把一个很有创意性的工作最后改成夹公文包的工作。虽然你还是去做这家公司,但改变了工作性质,我觉得这不是我们擅长的工作。做内容输出我们已经做了十来年,这是我们的强项,所以我们把这个叫判断力,未来我们都会非常专一地只定位为做内容提供商的角色。

现在,我们已经不用自己培训那么多人了,因为我们已经具有了复制能力。我们可以不断地复制,《超级访问》复制出《美丽俏佳人》,从开始两个节目到明年大概会做到十几档节目,很多都已经开始做样片了。成功的公司往往树立的是一套不可被偷走的经验,这个经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种经验是根据某个部门当中一种流程化的东西、一种协作的能力,并不是说签了某个导演、某个制作人而赖以生存的。

每年的10月,我们公司会做年度结算,今年的数字还没有出来,但可以肯定我们公司是赢利的,我估计整个公司全年下来应该比去年同期增长差不多50%。我对有这样的成绩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