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第一课
2010-11-15 08:56 一线阅读专题

没有上课铃,20名黑马学员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第一堂黑马成长营课堂。多年创业积累的困惑在这一刻喷涌而出,一向沉稳、低调的王文京变得兴奋起来。这一刻,王文京不仅仅是用友软件的创始人,他的第一角色是一名黑马成长营的成长导师,一位有着20年创业经历的创业老大哥

整理/本刊记者 叶静

以下所有提问者均为黑马学员

1.提问:在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些人很能干,但有时会违背公司的制度,他的行为和公司的文化发生冲突,怎么办?

王文京:如果这种破坏具有建设性,触动你做出一些对公司有利的改变,那么这种破坏是可以容忍的。但超出这个度,或者说它本身并非具有建设性,我建议那就尽快放弃这个人。因为任用干部,德是第一位的,大家要认同这个文化。不仅是用友,包括GE、IBM这些全球知名公司,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也很鲜明:与公司的文化有原则性冲突,能力再强也不用。

2.提问:如果破坏者是公司合伙人引进的,背后代表的可能是合伙人的声音呢?

王文京:这里面可能存在两种可能:第一,合伙人层面,大家可能需要对共同价值观做必要的交流和沟通;第二,在更大的范围,还是要依靠企业文化,共同的价值观。

在成立20周年的时候,我们专门花力气对公司文化做了个梳理,就是觉得文化是很重要的,即便是基层员工,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大家依然要统一共同的价值观。如果说只有能力,但是价值观差异太大,还是有问题的。核心人员必须要在这些问题上沟通,取得一致的认同。用友正在尝试把文化价值纳入考核体系里,并已开始实施。

3.提问:公司采用哪种股权结构比较好,如何协调股权分享与公司控制力间的关系?

王文京:一个公司的愿景、文化、策略都制定后,最重要的就是人。一项业务选对一个人和选错一个人,同样的愿景、同样的资源配置,结果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除了要用对人,还要注意培养人,尤其是经理、专业人才等要以内部培养为主。内部培养的话,在实践过程中更易判断这个人,对这个人的把握也更全面。此外,与公司文化也更融合。

用友从一上市起就想做股权激励,但当时A股的法规还不允许。2006年证监会修改了法规,允许A股上市公司搞股权激励,我们是最早一批进行申请的,也获批了。2007年,用友开始推行内部骨干员工的股权激励措施,使骨干员工拥有了公司的股票,增强了凝聚力。此外,用这个方式也增加了公司的一些资金,但我们做这个股权激励主要不是为了融资,因为要融资的话这个价格肯定是不合算的。

总的来说,那次的股权激励结构我们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第二期的股权激励即将启动。

4.提问:在做员工的股权激励的过程当中,您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王文京:做股权激励最重要的就是以你企业团队为主设计整个方案。虽然外面专业的公司可以为你做技术支持,但仍应该让你们企业相关的主管来设计这个方案,因为只有他们才最清楚你的企业里面哪些人最重要、哪些人最需要得到重点的激励,包括激励的承诺、配比的分配。

5.提问:初创期大概分多少股权合适?

王文京:我们那次分20%,就是将1/5的人纳入为激励对象。我觉得这不是绝对的,具体要区分不同的企业,有的企业面要宽一点,有的企业面要窄一点。

6.提问:股权相对集中或者相对分散,哪种更适合中国国情?

王文京:我一直坚持企业一定要有大股东,没有大股东的公司是很难走长远的,但是这点与骨干人员激励倒是不矛盾。因为你企业的核心人员一定在企业里面占比较大的股份。前一阶段用友回购了一些公司的股票,就是因为做股权激励把公司股票稀释了。

相对集中的股权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结构性的要求,也就是说只有大股东的结构稳定,企业才能走长远。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见过太多负面的例子。比如三个创始人,每个人的股份都是33%,开始大家都铆着劲一块做,但赢利之后矛盾就出现了,因为大家对公司发展战略、方向、分配的观点可能不一致。出现这种不一致时,如果没有一个单一大股东就没法做出决定,很多企业就这么散掉了。有单一大股东,出现分歧的时候,由单一大股东最终确定。

7.提问:中国也有创始人仅是小股东,但公司依然成功的案例,如任正非、马云。您怎么看?

王文京: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任总的背景是不太一样的,马云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如果做选择的话,我还是选择要有大股东,包括美国的公司,如微软、Oracle都是这样的。创始人如果不是大股东的话,在企业发展的某个阶段一定会出问题。

8.提问:在您看来,怎样的企业结构比较好呢? 4:3:3,6:2:2,还是其他比例?

王文京:如果企业已经形成了4:3:3的结构,那么就需要三个人之间有比较一致的认同。如果还可以选择的话,4:3:3不是一个好的结果,5:5也不是,起码要有一个51%的人,一定要拉开一点,所以6:2:2我觉得是好的。

随着公司更进一步的成长,想要一直保持51%以上很难,此时相对控股就可以了。我最高的时候超过80%。但现在只有40%多,另有30%是公众股,剩余的股权都比较分散。一般来说,只要大股东不是做很错误的决策,公众股通常还是会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