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见习记者 辛建军
无线风标好比一座桥,一端是应用开发者,另一端是广告主。在这个模式下,它已经有了凡客、淘宝、新浪等80家客户。
手机广告不是新事物,但无线风标的玩法是“抓住”应用开发者,采用植入广告等方式,打造一个基于智能手机的高端媒体平台(麦地),成为开发者和广告主之间的一座桥梁,而广告收入则与开发者按4:6比例分成。
无线风标创始人王晓松有12年的电信行业工作经验,2008年美国AdMob的成功让他有了创业冲动,但在具体考察了中国手机市场之后,他觉得国内的带宽和手机性能都还没达到相应标准,行业还没到爆炸性增长的时刻,此后他给英国电信继续做了两年多的市场咨询顾问。2010年,国内的带宽和手机性能已大幅改善,更关键的是,手机扣费多次认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SP赚钱不再那么容易,开发者有了拓展手机广告业务的需求。于是,当年7月,王晓松和好友陈伟峰一起建立了北京无线风标科技有限公司。
陈伟峰在电信市场同样混迹十余年,以前的名片上曾印有方正数码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经理、北京移动业务发展中心经理、创世微蓝CEO、全天通CTO等头衔,现在名片上的Title是无线风标总裁,王晓松则是CEO。
去年10月,无线风标的广告平台“麦地”研发完成正式上线。由于王、陈二人的工作经历,无线风标在开发者关系维护与拓展上有着独特优势,很多开发者以前是SP,跟他们都是老相识。
目前,“麦地”的平台已经汇聚了30多家开发者的600多款应用,其中以游戏居多。最典型的模式是:无线风标在游戏的内置浏览器中以广告条和信息流等形式植入广告,然后将精确的广告传播效果反馈给广告主。无线风标已有80多家广告主,除了凡客、淘宝、新浪等“圈内”广告主,还有王晓松更看重的“圈外”传统广告主,而这才是手机广告全面爆发的关键点。传统的品牌广告主(如酒类)对展示媒体(即软件应用)的质量、展现形式及效果监测有更高的要求,这是无线风标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王晓松很清楚短板在哪里,于是找来曾在《计算机世界》和奥美广告任职的冯华担任COO,后者有14年的互联网行销经验。目前,“麦地”广告平台支持Symbian、iOS、Android等主流操作系统,盈利模式是跟开发者进行分成。未来要在哪个平台上集中发力,王晓松给出的答案是“跟着市场走”,在技术上他们已经准备好了。2011年,无线风标会扩张自己的广告销售团队,同时准备在下半年启动A轮投资。
微云、哇棒、架势无线、易动传媒……王晓松随便一数便能找出近20个市场同行,但他觉得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中国手机广告市场很大,现在被挖掘出来的只是很小一块,每家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客户,远还未到需要激烈竞争抢夺客户资源的阶段,而且这20多家企业还起着培育市场的作用。”进入者越多,王晓松越觉得自己创业的点子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