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管理学的底子,公司的段位就是不一样,一家地方经销商要转变为品牌运营商,还要筹办一所专门针对经销商的学校。
文 / 本刊记者 王冀
1996年6月6日,翠屏第一个五粮液专卖店在南宁最繁华的路段七星路开业,这也是五粮液在全国开设的第三家专卖店。这个店只有几个员工,但当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几百万元,原因除了地段好之外,翠屏创始人廖勇认为,更重要的在于翠屏所选择的品牌。
和其他经销商相比,翠屏似乎没什么不同,但其在创业之初就按照西方的MBA模式来构建企业。翠屏成立时就做了明确的股权分配激励,在经营上雇用职业经理人管理。廖勇夫妇占有超过70%的股份,廖勇夫人则是最大的单一股东,他本人担任“职业董事长”,他牢牢记住了彼得·德鲁克的一句名言,“企业发展靠的是短期和长期利益的结合”。
他认为,酒类在中国还是朝阳行业,销售额每年递增25%,经销商的利润率不低于15%,还有很多机会,但经销商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廖勇大学的专业就是股份制企业运作,1996年创办翠屏之前,他在宜宾市政府驻外办事处下属的经济协作办公室工作,处理招商、劳务输出等事宜。他接触了很多改制企业,发现很多企业都是因为体制原因没有搞好。后来下海经商后,廖勇1999年就读了EMBA。
成立10多年来,翠屏已经成为广西名酒销售冠军企业,是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和国窖1573在广西最大的运营商。但廖勇并不满足于此,他2010年成立了宜宾联合酒业有限公司,做48度五粮液的全国总代理,要把这个产品在全国进行推广。他发现翠屏的模式可以复制,品牌代理模式从区域代理转为全国代理。翠屏要从经销商转变为品牌运营商。
翠屏曾遇到两个最大的困难,一是缺少人才,二是资金不足。如今,翠屏依靠自己的发展解决了资金问题,但人才问题依然是困扰整个酒水经销行业的瓶颈。廖勇决定从今年起,筹办一所专门针对经销商的学校:中国酒营销技术学校,为全行业培养人才。学校计划投入5亿元至10亿元,先期由翠屏单独出资。廖勇也希望社会资源能加入进来,为中国白酒走出国门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