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印象=百老汇+迪士尼+麦当劳
2011-07-01 09:34 封面故事 印象

中国一定会是全世界最大的娱乐业市场。这个市场会比电影市场更大。一定要找到商业模式才能无往不胜。

口述 / IDG全球合伙人熊晓鸽? 采访 / 本刊记者 雷晓宇

 

2004年,《印象·刘三姐》刚出来,试演的时候我就去看过,我和阎焱应邀去捧场。

 

看完我就去与张艺谋联系。一个月后,他到我在洛杉矶的家中见面。我跟艺谋说,你是实景演出,一年就365天,演出的场次有限,座位数有限,票价也有限。做一个演出能赚钱,但是不可能做成大的产业,所以最好找一系列旅游胜地做。他说他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没钱。我说好啊,我给你找钱。但他说他不会谈钱,让我去跟王潮歌谈。

 

从美国回来我就约见了王潮歌。她来我们办公室。那时候,她对产业、模式还没什么概念。后来我们合伙人在烟台开会,说这个项目行,但得去丽江与王潮歌继续深谈。本来是我去,结果我吃海鲜吃坏了肚子,发烧了,最后让李建光去了。他跟王潮歌坐同一个航班去的。他们一起谈了股权结构,谈公司怎么弄。因此说,我是这个项目的始作俑者。

 

“印象”的创意蛮有意思的,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演出模式。这个演出实际上跟旅游业有关,首先必须要找一个旅游目的地,形成对旅游业的拉动。第二,这个阵容是业余的,不需要名角,但是导演要有名。第三,这个演出一定跟本地的风俗习惯、文化结合得很紧,通过演出把本地文化艺术宣传给更多的人。不信的话,你会看到,看完《刘三姐》回来的路上,每个人都在哼唱着《刘三姐》的主题曲,很开心。

 

我们投资人是用百老汇音乐剧、迪士尼和麦当劳来定标它的。

 

它跟百老汇音乐剧有相似之处。一般百老汇的名著也是大投资、大制作,大部分都源自一个传说、一个故事。我记得有一个关于印度的音乐剧叫《加尔各答》,演了20多年。还有《猫》、《白衣女人》……音乐剧有名角和名导演,且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写个本子,还得写歌词,但这个很难。“印象”都没歌词,相对比较容易。“印象”是没有名角的音乐剧,但是有个张艺谋、有个“铁三角”,如果是一般的导演,也没太多人去看。

 

百老汇没有上市公司。弄一个百老汇的戏要1000万美元以上,开发时间比较长,要好几年,还不能判断能演出多长时间。支撑百老汇的有一些私人基金会,也有政府部门的资金。它比较像是针对独立制作公司的一些项目投资,都不是为了上市,也有一定的风险。最近十年来,美国的一些音乐剧演出都先在芝加哥上演,芝加哥的演出规模比较小,在芝加哥站住脚了,才有人会投资。

 

太阳马戏团也没有上市。有些企业并不需要上市也可以做下去。但迪士尼为什么要上市?它要的钱更多,而且做大了以后就形成巨大的产业链。一开始就是个米老鼠,之后可以拓展产业。

 

中国的旅游业是个很大的市场,如果要把“印象”打造得更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品牌的整合和管理上。第一是品牌管理,要保护我们的品牌。好多人说“印象”滥了,我想申明一下,无“铁三角”的“印象”演出与我们没关系;第二,要在国外做宣传,让老外也来看。为什么一到百老汇人家就要去看音乐剧,一个道理,所以这方面还有改进的地方。同时,演出也不应该永远是这样的,每年也要调整,要训练新人,所以还是有很大空间。

 

现在社会的毛病是,大家都很喜欢一窝蜂,所以就把“印象”有点弄滥了。听说我们湖南老家也有人写文章批评此事,在用“印象”这个名字,权且就把它当做山寨版吧。要是一开始就把这个品牌注册了就好了。将来也还可以改造,比如上市以后把它收购过来,再弄得好一点。因为上市以后兼并会非常快,发新股也好、作价也好,收购比较容易。我们有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确实他们还是有他们的招法,品位更高一些。

 

过去,中国的秀不太发达,将来,应该有更多的演出方式、大众型的东西出来。从过去看,这些产业一定是先从皇帝那边起来的,包括欧洲的芭蕾舞、钢琴和中国的京剧,都是因为皇帝喜欢看,慢慢地往民间发展。未来更多的是平民的做法,包括赵本山大哥的二人转,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方式延伸到我们新的媒体上,移动互联网啊等等。

 

中国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每个人都希望更快乐,所以中国一定是最大的娱乐业市场。这个市场会比电影市场更大。作为投资人,你不能只投一部戏或者投一个人,艺术家不管怎么厉害,创作的时间是有限的,最重要的是找到商业模式。如果弄成上市公司,有一个自己内部创新的机制,才能够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