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不能成功
2011-10-14 09:20 李开复 抄袭

这是一堂关于创新工场的“案例课”,李开复校长自我“解剖”创新模式。学员们最大的收获是:创新不能循规蹈矩,要追求自己的内心。

整理 / 本刊记者 王冀

创新工场,令每个黑马学员都感到新奇。

这里整个楼层都被打通,200多个创业者坐在一起编织梦想。他们彼此没有区隔,仅通过天花板上的吊牌来标明团队的名称。这里更像一所大学,周遭都是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毕业生,主力是85后,已经有90后在实习。李开复的办公室紧邻着这些团队,被命名为“校长室”,但他更多时候是与团队在一起。

这里的墙壁、桌面,甚至天花板,都是承载创意的舞台,创业团队用文字、绘画、手工艺品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过道中一面囊括所有团队的LOGO墙成为最受黑马们欢迎的合影景点。

上午11点,李开复快步走进会议室。他保持着一贯的温文尔雅,靠在讲台上回答黑马们的提问。创新工场“孵化+投资”的模式吊足了胃口,大多数提问都围绕创新工场展开,“你们招的大学生收入多少?”、“过了孵化期还不能独立怎么办?”、“你们期望的投资成功比例是多少?”、“有没有考虑过投资IT之外的行业?”一连串的问题抛给李开复,这使得课堂的氛围变得像一场答记者问。

李开复的回答严谨、坦诚。他对创新工场很自信,同时对未来保持清醒,“中国能有多少突破性的大公司崛起?我还是抱保留的态度,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不会有创新的公司。”

他告诫黑马们创新要为用户创造价值,不要纯粹抄袭别人的东西。“做从来没有人做过的创新,你承担的风险会更大,但回报也可能更多。”

大学生到创新工场后,实际拿到的收入与百度、Google相比怎样?听说今年招聘IT工程师的成本大约比去年高5000块钱左右。

李开复:这个要看个人,很难给出一个数字,但是创新工场的品牌号召力和学习环境,应该可以抵消一些降薪的不舒服,尤其是刚招聘的学生,创新工场就是你参与的一家公司,第一你会有股份,第二你会参与决策。我们认为,毕业生不应该出来创业就做CEO,99.9%的例子应该从小做起,所以更多的人首先会看能从创新工场这个环境吸收多少养分,而不是每个月赚多少钱,不是说我要来这里发财了,而是来学习。

创新工场的孵化期是9-12个月,如果超过了12个月还没有具备独立能力怎么办?

李开复:风险投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分阶段地一笔一笔投进来。从创业者的角度看,他需要稀释的股份和得到的资金是越来越划算的,因为公司越来越贵,分的股份越来越小。对投资者来说,就是看你有没有达到我的期望,没有达到就没有资金嘛,我们这儿完全符合风险投资的作法。

比如一个孵化期的团队,我们给你30万美金,这笔钱你可以花8个月,但要设定目标,这个目标如果达到,我们就认为下一轮融资是可以做到的。当你做到5-6个月的时候,如果离目标还非常远,我们就可以做个讨论,看应该怎么办?也许你会说服我们,碰到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希望能够用不同的条款得到下一轮的融资;也许你会觉得走的方向不对了,需要赶快换个方向;也许我们会说这个项目不好,我们决定不投了,会尽早告诉你。创新工场不投了你会怎么办?也许找别人做,也许就不做了,也许我们就不发工资了,也许我们会用一些交换条件跟别的投资者谈下去。

简单地说,我们不会因为一个团队期限到了、钱花完了就有义务继续投下去,这样做对我们的投资者是非常不公平的。

除了IT你们有没有想过投别的行业?比如医药,国家“十二五”规划有400亿元投到医药行业里。

李开复:我们非常同意雷军的说法“不懂不投”。我们如果投医药的话钱会很快赔光的,所以这是不行的。也有人跟我们提过,创新工场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能源领域、医药领域的“李开复”,然后用我们的品牌扩展自己的领域。这个理念我们想过,也不排除未来走到这个方向,做任何的工作跟创投都是一样的,先把第一步做好再考虑下面。实在要谈领域的话,其实还有很多与IT相关的领域,比如电信、企业软件等,我们还是懂一点,不会一下就跳到医药、能源这些领域。

你们期望的投资成功比例是多少?

李开复:早期投资无论投多少项目,真正重要的是有几个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假如我们投100个项目,只要有1个获得巨大成功就会获得巨大的回报,所以我们不会奢望最高的成功比例,所以设这个比例意义也不大。5%、10%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吗?没有,所以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让我们的项目尽可能成功。我们找投资人的时候会做一个模型,说假如我们投100个项目有多少会在什么阶段失败,这个模型细节不太方便分享。你如果问我能做几个百度出来?我们任何的回答都是拍脑袋乱说的,但是你可以问我有百分之多少的项目在这里启动,最后成功拿到A轮投资?这是一两年之内可以衡量的数据,一般的孵化器5%就可以了,10%就不错了,我们现在是75%,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但不见得永远维持这么高。

创新工场是不是要在中国迅速复制硅谷的创新模式?在中国的环境当中能否产生这样一种革新性的创新?

李开复:我们投了一些比较大的、从来没有人做过的创新。我觉得创新主要的目的是为用户创造价值,只要能够为用户创造价值的项目我们都看。做从来没有人做过的创新,你承担的风险会更大,但回报也可能更多。我不觉得任何一个纯粹抄袭别的国家的东西能够成功,顶多是作为你的灵感、作为你的起点,然后不断地去迭代、不断地去优化。这种灵感、迭代、优化的模式,我们可以尝试和探讨。

中国未来能有多少突破性的大公司崛起?我还是抱保留的态度,因为我在中美两个国家都待了很长时间。美国人就是鼓励失败、追求自己的内心,甚至硅谷的环境也更能容忍失败。中国的教育回溯几千年,更多的是比较守规矩、比较保守、背诵式、应试型的教育,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不会有创新的公司,我们已经开始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公司,一定会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