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拓无限:精准更有价值
2011-12-14 11:57 飞拓无限

互联网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大多数移动广告依然像补丁一样丑陋。让移动广告更互动、更精准,是飞拓无限努力的方向。

文/本刊见习记者 史翔宇

众所周知,收费游戏软件在中国几乎没有生存之地。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逼近4亿,但像《愤怒的小鸟》这样火爆的游戏,主要付费用户仍然来自海外。为了获取收益,软件开发者通常会把广告投放位置拍卖给无线广告商。于是,当你下载了一个免费的正版《愤怒的小鸟》,在某个位置上看广告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无线广告业务也在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飞拓无限是国内较早涉足这一领域的企业之一。公司创始人、CEO陈昶,18岁随父母前往日本,在东京学艺大学完成社会学专业的本科学业。1999年毕业后,陈昶进入日本光通信株式会社,从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投资工作,2000年调任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其间完成了对搜狐、慧聪等网站的投资。此后,陈昶还曾分别就职于香港Techpacific投资公司和BDA(专业从事中国电信行业的战略咨询公司),为创业积累了资源。

2003年,陈昶创立飞拓无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起步于短信和彩信推送类业务。得益于对日本成熟模式的参考借鉴,加上日本技术团队和资本的支持,飞拓无限成长为有实力操作大规模整合营销的广告公司,2005年年末取得了移动梦网的独家广告运营权。

在运营的过程中,飞拓无限发现广告客户需要多元化的媒体资源,除增加曝光度之外,更需要一整套营销推广解决方案。陈昶说:“大家拼的是谁更理解广告主,更理解媒体,这样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于是,在传统投放渠道之外,飞拓无限从2009年开始打造飞云平台,该平台整合了飞拓无限运营8年积累的3.3亿手机用户数据。陈昶表示,在进行数据分析和建立模型后,飞云平台可实现广告精准投放。同时,飞云平台还具有监控投放效果的分析后台,广告客户可根据数据表现优化策略方案,使广告更加有效。

2011年今年以来,陆续有一些创业公司进入无线广告行业,其中不乏技术背景很强的团队。飞拓无线无限副总经理熊金雷表示,技术并不能形成壁垒,一个初创的公司和成熟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最多6个月。“最大的门槛是客户积累,我们有400多家全球知名品牌客户,如肯德基、英菲尼迪、可口可乐等。”熊金雷说。

简而言之,飞拓无限是先有了客户,再介入无线广告领域,而不是先搭建平台再去找客户。目前,来自飞云平台的收入已经占到飞拓无限总营收的25%~30%。移动广告行业的传统做法则是先买断网站或应用程序的广告投放位置,再卖给客户,仅仅提供了投放服务,这些平台类公司几乎没什么盈利。

“无线广告未来必须要有互动,用更加丰富的内容带来情绪感染。无法做到这一点,就只能接十几万,而不是几百万、上千万的单子。”陈昶说。目前的无线广告市场很大一部分仍然是广告短信、彩信的江山,未来的用户需要的是个性化、定制的广告产品。

飞拓无限早期便开始盈利,2010年营收达到1亿元,排名次之的竞争对手营收约为其一半。陈昶预计,无线广告市场已经进入爆发期,未来3-5年将保持70%以上的增长。然而2010年移动品牌广告市场仅有6亿元的规模,进入者也呈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如何突破市场容量瓶颈,做大市场的盘子,是所有参与者必须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