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担保到金融服务
2011-12-14 12:04 金融服务

没有抵押的小微企业,民间资本都不敢碰,中新力合却把它们变成了赚钱的“香饽饽”。

文/本刊记者 张兆慧

这是一匹不断进化的黑马。

在《创业家》2009年1月报道中新力合的时候,他们刚刚探索出信贷担保的“桥隧模式”,并通过投资式担保等创新手段发起了行业变革。如今,将近三年过去,中新力合又变身为一家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公司。

实现这种转变的根本在于,中新力合选择服务的对象,是银行甚至民间资本都鲜少问津的创业型小微企业。在引入“第四方”模式,并在帮助小企业融资上打开突破口后,中新力合的转折也由此展开。

9月28日,杭州天气正在转凉。第二天是浙江中新力合科技金融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后简称科技金融公司)开业庆典。为这天,董事长陈杭生已经忙活了9个月。

这是全国首家科技金融服务公司,由浙江省科协、中新力合、浙江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及各市县科技部门联合成立,中新力合占股60%。公司主要客户为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同时又面临融资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然而,当今年年初省相关部门找到他们,商谈解决上述问题时,一切似乎都是未知数。政府部门最初的想法就是成立一个简单的科技金融企业,但如何解决融资问题,规模做到多大,在什么范围内做?一系列问题促使双方不断沟通、磨合,最终的模式逐渐清晰。中新力合原先是一家担保公司,只是和厅属企业合作。如今,中新力合的目标是搭建一个服务平台,提供针对创业企业需求的综合服务,并将借助信息化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

从年初开始,中新力合引入IT团队,进行信息化建设,预计将在年内完成。7月初,中新力合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中新力合科技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成为一家集金融、信息、网络“三位一体”的公司,并通过网络手段来解决企业融资服务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套系统从客户背景、特征汲取,到判断客户风险、偿贷能力,能快速做出放贷规模的决定,还能贷后跟踪,推介其他产品,直到最后客户还款。这一整套流程,可以看成一个大的平台化的CRM。原来可能200人服务2000家企业,通过流程的固化,就能服务5000~10000家企业。” 中新力合投资人,恩颐投资董事总经理蒋晓东如此评价正在进行的IT建设。

在他看来,中新力合关注的小微企业的特征,决定了公司运作模式的不同。“(小微企业)不可能有非常健全的报表,能抵押的资产也非常少,每笔贷款资金也非常少,你不可能像银行那样去调查它。但这些企业数量非常大,探索出一个合适的模式去服务它们,最后还能不亏本,这就是中新力合过去几年在干的事情。”

中新力合的一个客户让他印象深刻。“一个杭州的牙科诊所,四个医生出来做的,做得还不错,但只有一家店,一年营收有两三百万。他们只想贷50万元,也承担不了多少利息,连民间资本都不碰这种企业。”

通过担保杠杆,中新力合从银行和政府调动资金,蒋晓冬认为这件事很有意义。“比如这次政府虽然出了1.2亿元,但这是撬动其他资本的杠杆,能把资本投入到原来根本不会去投的领域,从而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

从去年开始,在整合各种“第四方”甚至“第五方”资源的过程中,由于意识到环境的变化,中新力合就跟银行配合服务了众多科技类、新兴产业的企业。今年上半年,中新力合服务的企业91%都是完全没有抵押的纯信用企业,但坏账率非常低,月担保收入超过1000万元。

“这两年我们风险反倒是低了,我们也在分析客户的行业分布,越是银行工具比较少的行业,反倒是安全。”陈杭生分析。

作为行业先行者,中新力合没有其他经验可借鉴,而未来的具体操作模式也仍然需要实践和探索。陈杭生表示,科技金融公司仍会从熟知的领域起步,在为客户提供担保、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的同时,利用多年积累的综合资源,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设计各自的配套服务。

2010年9月,中新力合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服务于创业型小微企业,继承以往在担保业务中“第四方”的经验,集聚各种资源实现目标,在陈杭生和他的投资者们看来,显然是实现上市的“通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