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对创新和大胆的想法总是有很多的批判和蔑视,太多的人喜欢把已经成功的东西当成真理,这些主流意识束缚了很多人的思维。
作者: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
创业是孤独的,在这段孤独的旅程中,创业者需要外界的肯定、鼓励,也需要外界的批评和指正。
面对外界的意见,创业者应该如何看待?我在之前的专栏中写过,在我看来,对创业者来讲唯一的权威是“用你产品或服务的人和给你付钱的人”,其他的人都可以归为“非权威”,包括VC,也包括所谓大师、专家或批评家。在这个意义上,被冠以“大师”名号并被赋予“权威”头衔的人,本身就值得创业者警惕,因为这种权威来源可疑。这讲的是辨识权威的问题。
其次,解决了“该听谁的”(意见来源)的问题之后,接下来面对的是对不同意见(意见类型)的态度问题。对创业者来讲,经常面临的问题就是创新而大胆的想法同主流意见相左。“我不看好XX模式”、“XX模式在中国根本没戏”、“成熟市场没有XX模式的成功先例”,这样的声音是创业者经常能听到的。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对创新和大胆的想法总是有很多的批判和蔑视,太多的人喜欢把已经成功的东西当成真理,这些主流意识束缚了很多人的思维。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我们不用去深究,但创业者不要被声势浩大的主流声音所左右,只要你独特的想法和创新是基于之前的深思熟虑并且能够在将来与时俱进。规律固然要遵循,但创新更加珍贵,特别对创业者而言。
看看互联网产业发展轨迹很明显就能看出创新的重要意义。在Google刚出现的时候,美国互联网行业里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看好搜索,十多年过去了,Google的成功有目共睹。当Google巅峰之时,没多少人能看清还只在大学校园风靡的Facebook的巨大价值,而今天,Facebook的成功毋庸置疑。当时那些不看好Google和Facebook的专家,早就闭嘴了,因为时间已经告诉他们,他们是错的。这就是我在微博中写到的,“世界上所有的批评家之中,最精准和权威的是时间”。
创业要大成,既要立,也要破;既要尊重规律,也要勇于创新。“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话管用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