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年
2012-01-15 07:35 创业 陈年

陈年:挺住意味着一切

你可以努力,却无法拒绝,人生哪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凡客诚品到今天也就刚刚四年多的时间,我们是和《创业家》一起上路的。昨天晚上我和牛文文社长沟通了一下今天演讲的主题,主要分享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电子商务的现实处境。最近大家对电子商务有很多的说法,说上半年过热,所以下半年就要垮掉了,我觉得大势刚刚开幕,好戏还没有开始。我们不要过早下结论,因为10年前我和雷军一起做卓越网的时候,我们就以为当时的卓越网到了电商模式的顶点,亚马逊就是唯一的模式。11年过后,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当时我们纠结于是卖书还是卖音像品,现在看是一个非常笨的问题。最近我也在关心,淘宝、京东、苏宁鹿死谁手,我觉得再看三年。我自己也在想,2011年最大的黑马到底是谁,其实在电子商务B2C平台之战中最大的黑马是苏宁。如果苏宁真的想通了,就会有更好的戏看。但如果苏宁就是出来玩一下,过两天就回去,这个事情就会变得更简单一些。所以对于电子商务,我的想法是再看三年。

第二,凡客为什么在中国能成?首先是运气好,其实主要也是运气好。俞敏洪老师说,在中国谈不上真正的创新。没错,我们做的就是把最古老的生意用在互联网上。运气好指什么?我觉得首先是消费时代的真正来临,而且这个消费时代是和互联网一起来的。所以凡客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互联网用户作为消费时代主力推动的结果。换句话说,互联网的中国,服装不再是耐用品,而真正成为了时尚消费品。所谓快时尚,其实凡客应该比ZARA更快。

第三,创业者关心什么?无论中外,创业者最应该关注的是用户和产品。只有用户和产品能给企业带来收入、人才和资本。不管今天是下雨还是下雪,还是大风,这一点都不应该有所动摇。

第四,就是信心。信心的确比什么都重要,半年前凡客诚品为黄晓明拍了一支MV,我特意查了一下我们为这支MV所写的台词,显得很有预见性:“你可以努力,却无法拒绝,人生哪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没错,我们都不是演技派,我是凡客,挺住意味着一切。”

刘强东:接受争议

到底是谁在改变着世界?谁有能力改变世界?一定是创业者,绝对不是中石油、中石化。

前一段时间伟大的乔布斯先生去世了,微博有无数的回忆帖,我发现平均每个人发了十几条关于乔布斯的微博,其中提到乔布斯改变世界的最多,有16%。

那到底是谁在改变着世界?谁有能力改变世界?难道是一个乔布斯吗?这个世界肯定不是被哪一个人改变。乔布斯也是一个创业者,我想真正改变这个世界的一定是创业者,是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绝对不是中石油、中石化。

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在我们创业过程中遇到最多的就是争议和非议。

1998年6月13号,我骑着自行车到中关村创业的时候,我父母都不知道,因为如果他们知道的话一定会反对,原因很显然,这是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付出的都要比常人多得多。

当整个中关村最早开始卖CD的时候,好多人自己刻光盘,我就说不能只卖CD,要卖刻录机。当市场一片红海的时候,我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在中关村成为光盘行业最大的销售商。

到了2001年,我们该往哪个方向走?只有两条路,要么往上走,做大的经销商,像神州数码一样;要么往下走,做零售。当时同事争议很大,因为我们已经做了全国60%的光磁市场。但我们坚持认为所谓代理商没有出路,因此一夜之间把所有代理让给合作伙伴或者竞争对手,然后开始开店做零售。

就这样到了2003年,我们已经有12个零售店,每天都赚钱,当时公司赚了好几千万。可是“非典”来了,我们再次面临抉择,要么做线上,要么做线下。公司又出现了争议,能赚钱为什么把店关了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能赚什么钱?

到2006年年底、2007年年初,我们融资了,要投资物流,整个行业都觉得你有毛病吧?当时几乎所有媒体都不看好,合作伙伴包括内部同事都有巨大的争议,但是我们坚持。

当然,走到今天没有争议吗?虽然我们没有成功,但是跟在座创业者分享的第一点是,你如果试图走向成功,必须接受争议,必须坚持自己的信念,千万不能每次有争议的时候就不敢做了。

另外,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需要无数人帮你,所以今天分享第二点,学会与他人分享,特别是与自己团队。我们要分享共担汗水、共担公司最艰难的时刻。作为创业者,我们还需要分享信念和财富。

今天我虽然不能公布京东商城到底给员工分享多少股权,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京东发给员工、发给同事的股权,相当于我个人股权的70%。

所以今天如果哪个创业者真的希望你的团队跟你一起努力奋斗,不是每年年底演讲、搞忽悠,更多是分享你的股份。如果每个创业者都拿出70%、80%股份免费送给员工的话,你们公司战斗力绝对能够起来,因为庞大的团队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拼命工作、创新奋斗,团队最后凝聚起来战斗力真的可以打败一切。

周鸿祎:凝聚团队

真正最重要的是如何打造有凝聚力的队伍,有这样的队伍才能在长征中不论过雪山、爬草地都能坚韧不拔地走下去。

创业是一个长跑,有人说我们可以一年融资、两年发展、三年就上市,其实我不太相信这个。大家一定要对未来创业路上遇到艰辛和困难有思想准备,有可能花两三年都是探索方向,花两三年都是积累和沉淀,等别人觉得你爆发的时候,可能五六年已经过去了。你看到很多所谓成功的企业站在这里,不要看别人吃第七个馒头就饱了,也希望大佬传授第七个馒头的滋味。

既然创业是一个长跑,商业模式就没有那么重要,因为你的商业模式未来还会不断调整。我在中国互联网没有看到一家企业,上市时候的模式和融资计划书写的是一样的,经常会有180度甚至720度的大转变。融到资或者没有融到资也没有那么重要,很多人融到资就开始发表演讲,其实只能说明你比别人多点钱,没有融到资压缩成本、咬紧牙关也可以往前做。

创业最重要的是团队,所有东西都会变,市场会变、用户兴趣爱好会变,真正最重要的是如何打造有凝聚力的队伍,有这样的队伍才能在长征中不论过雪山、爬草地都能坚韧不拔地走下去。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一个人力量有限,但是如果你有强大的团队,你可以不畏惧任何对手。

怎么凝聚团队?我想讲几点。

第一,大家一起创业,最终要解决个人财务自由问题。创始人凝聚团队,或多或少要一点点理想主义色彩。大家在一起不能就是为了融一点资,未来上市都套现,这些东西可能是创业过程中的一个结果或者一个副产品。但是团队在一起,总要想法做出有趣的东西,总要做出别人没有想过的产品,或者我们的产品能够影响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我们总希望在互联网留下痕迹,这也是所谓的创业者和商人、[quote1 quote="3 6 0 在上市的时候,拿出20%的股份分给员工。并且在上市后还制订了一个“长青树计划”,永远有一个占公司总股份5%的期权池,让员工真正在物质利益上跟公司利益保持一致。"]有钱人很重要的差别。[/quote1]

第二,团队也不是一成不变,最早创业我建议两到三个人,一个人太孤独,人太多意见不一致,也很难坚定走下去。国外最好的例子基本就是两个人,不超过三个人,人太多沟通成本太高。两个人相对互补,有的人比较外向、有的人就比较内敛,有的人主外,有的人就主内,可以把内部很多运营做下去。

第三,团队要稳定,但是不要怕团队会调整,在企业往前走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人掉队,一定会有新人加入进来。最重要的是创始人要有自己的理念,能够不断把比你更有才华的人吸纳倒你的团队来,千万不要把创始的团队一成不变,两三个哥们最终做到上市,我觉得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