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背后有哪些商机值得挖掘?
2012-02-17 11:08

昨日,《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点此查看《纲要》全文),它明确了文化产业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核心产业的地位,是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件大事。同时,随着国家对该行业的重视和引导,也引发了巨大的市场机会。@i黑马在这里将和您一起留意《纲要》颁布后可能涌现出来的新的商机。

《纲要》称,“十二五”期间,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投资文化产业的社会资本,要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国家不断把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现实是这些经营性文化单位运营效率低下,亏损严重,这一方面是长期积弊导致的效率问题,但核心还在于完全没有市场意识,仅仅转企改制,但如果不让出决策权,机制、效率和导向问题不解决这一切也只是把包袱甩给我们广大的非国有资本。这方面希望大家在进入的时候慎之又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实施基本都有政府扶持基金在里边,在风险承担上相对会小一些。但在参与的时候,希望非国有资本在心态上要摆正位置。特别是利用概念从事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必将遭到社会各界的谴责。

《纲要》称,要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国家健全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系一方面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也是无力监管。总的来看,从旁观到鼓励,这是一种进步,我们文化相关产业的投资者可以放下心来放手大干一场了。但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在改制和融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机会或商机尤其值得大家关注。

《纲要》提出,要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鼓励支持国有资本进入新兴媒体,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同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与电信企业可探索多种合资、合作经营模式。国有资本进入新兴媒体,政府新闻机构与现有巨头争影响力的倾向性非常明显。尽管现有巨头在各方面都完善这些新闻机构,但跟着政府干,吹大亏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即使很多人认为该项事业没戏的事,对于投资者来说也并不一定意味着风险。而广播电视机构这些又臭又硬的传统广电部门与电信企业探索多种合资合作经营模式的消息,则释放出了非常积极的信号。广电和电信两大主管部门之间的争夺主导权而带来的产业隐患有望在近期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

《纲要》称,要扩大版权贸易,支持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出口。扶持优秀国产影片进入国外主流院线,国产游戏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开发一批在境外长期驻场或巡回演出的演艺产品,逐步改变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这属于文化输出的范畴,如果这项措施能出一些细则,给广大面向海外市场的中小企业、中小团队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那就更好不过了。

 

以下是文化产业的一些核心数据,或许您可以从这些数据中看到这一市场的更多需求:

在2011年公布投资者的202起文化投资事件中,外资占54%,上市公司占25.9%

我国数字出版已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新增长点,并且增长势头最猛、效果最好。初步统计,2011年数字出版产值达到1200多亿,同比去年增长超过38%。

北京新元文智集团近日发布的《2012中国文化产业资本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成为历年来文化产业投融资最为繁荣的一年,其中,外资投资机构(投资者)为主要投资力量,上市公司成为文化产业投资的新力量,文化产业基金投资策略和投资模式也逐渐浮出水面。

纵观2006~2011年文化产业投融资事件,2011年成为历年来文化产业投融资最为繁荣火热的一年。2006~2011年文化产业投融资事件总数达到500起,其中,公布金额规模的事件为351起;2011年文化产业投融资事件为220起,公布金额规模的事件为149起,分别占2006~2011年文化产业投融资事件总数的44%和42.45%,为历年来之最。

报告还显示,外资投资机构(投资者)是去年文化产业的主要投资力量。在公布投资者的202起投资事件中,公布的投资机构及投资者共有148家(名),其中80家(名)为外资投资机构(投资者),占54.05%。在公布投资者的202起投资事件中,外资投资机构(投资者)参与其中的108起投资事件,占公布投资者的202起投资事件的54%。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成为去年文化产业投资的新力量。在2011年文化产业投融资事件中,有57起投资事件为上市公司参与投资,占投资事件总数的25.9%;上市公司参与投资的57起事件,其中39起公布投资金额,占149起公布投资金额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事件的26.17%。上市公司参与投资39起公布投资金额事件的投融资规模为145.18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度文化产业投融资总规模的36.48%。上市公司参与的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单个事件平均规模为3.7亿元人民币,与2011年文化产业单个投资事件平均投融资规模2.67亿元人民币相比,高出约39.39%。

去年以来,文化产业基金投资逐渐增多,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参与投资的事件为8起,占220起文化产业投资事件的3.64%;文化产业基金公布投资金额的事件规模为99400万元人民币,占2011年文化产业投融资总规模的2.50%。文化产业基金单个投资事件平均投资规模为3.31亿元人民币,与2011年文化产业单个投资事件平均投融资规模2.67亿元人民币相比,高出约6427.29万元人民币。

新元文智总经理兼首席咨询顾问刘德良表示,从投资事件数量以及投资规模上看,文化产业基金投资占的比例较低,这主要与国内文化产业基金诞生的时间较迟,目前大部分还处于募资阶段,在投资团队组建和投资策略上仍然处于探索期有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年文化产业基金参与的投融资事件中,文化产业基金投资的策略和投资的模式已经逐渐浮出水面。例如,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新华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巨鲸音乐网,均属于投资商业模式成熟或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建银国际影视出版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开信创投、信中利、汉理资本投资合作投资小马奔腾则属于合作投资的策略。

Via i黑马 By 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