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的电商之惑
2012-02-21 16:56

彭博社的一篇文章又使大家对于Facebook的电商之路产生了疑问,而在此之前Facebook成为新的购物场所一直被认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去年四月份,Gamestop这个游戏相关产品销售商在Facebook内开店。当时该品牌拥有350万粉丝,他们希望能够将粉丝转化成为掏腰包的消费者,然而结果令他们失望。六个月后,Facebook零售店悄然被关闭。

Gamestop并非个案。在过去一年中,Gap、J.C. Penney、Nordstrom等品牌,相继关闭了Facebook的零售店。

Gamestop负责市场营销和战略的副总裁谢茨(Ashley Sheetz)表示,对于普通网民来说,在Gamestop在线零售店购买非常方便,因此在Facebook消费的意愿不强,由于Facebook零售店投资回报不尽如人意,所以只得选择快速关闭。谢茨表示:“对我们来说,Facebook是一个和消费者交流的场所,但不是一个卖东西的地方。

为什么Facebook在电商上的尝试暂时失败:

1. 社交图谱与兴趣图谱的矛盾

似乎现在同时谈到”社会化“和”电商“这两个词的时候总会让人联想起Pinterest。你并不想在Facebook上把你的购物经历分享给你的父母、配偶、上司,但是在Pinterest上面,用户所关注的对象由兴趣决定,在购物方面也能更多与品位相同的人交流。

这一点与彭本社的文章中提到的观点相似,“在Facebook上卖东西,就好象一群朋友在酒吧里喝酒,商家却凑上前去销售“。

这样的矛盾让用户认为,还是让私人的照片和日志留在Facebook,要购物咱们还是去其他的地方吧。

2. 设计

Facebook对与盈利的追求使得其要不断加上新的功能,而这反映在首页上就是越来越复杂而混乱的界面。尽管很多用户使用了5年的Facebook,但是要找一个功能的时候还是需要找寻半天,用户经常会发现好不容易熟悉的页面突然又变得陌生。

如果用户想在Facebook上面找一个产品,他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搜索框只能用来找人和品牌,也只能通过名字来查找,但是Pinterest上就友好多了:


当用户在Facebook上关注了某个品牌之后,就意为他要开始忍受自己的时间轴上开始不停的出现这个品牌的消息来骚扰自己。

Facebook的设计对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非常大的便捷,但这对于用户去探索自己喜爱购买的产品来说显得并不友好。

3. 隐私

Facebook已经知道了用户太多隐私了,用户会不会介意它再知道多一点?用户会介意Facebook与商家分享自己的消费行为么?当好友的吃喝玩乐的状态当中夹杂着促销信息的时候用户会反感么?

对于Facebook而言有一个矛盾,用户的增长使得网站托管了越来越多的用户隐私,但与此同时也要增大广告的投放量来满足公司的利益,广告需要精准投放,精准投放需要隐私搜集。

用户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希望把所有的在线活动放在同一个网站上面,他们需要多个社交网络满足自己不同的垂直需求,而每一个网站只拥有用户关于某一个方面的隐私,而不是全部。

Via i黑马 编译自 NWO  By  许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