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的操控体验赚新的钱:Clik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遥控器
2012-02-27 17:17



手机通信平台Kik Messenger背后的公司Kik Interactive推出了一款全新的产品Clik。简单地说,它可以把你的手机变成任何带有浏览器的屏幕的遥控器。

你把桌上电脑(或其它带浏览器的屏幕如智能电视等)的浏览器指向ClikThis.com,该网页就会生成唯一的对应二维码。接着你打开Clik后(iOS/Android),把相机对准该二维码,辨识成功以后你的手机就和屏幕同步了。最后,你就能在手机上面播放Youtube视频,在电脑屏幕上观看了。

把手机变成遥控器的想法称不上有多么新鲜,但是这款Clik应用使用起用却极为方便,速度也相当不赖(1秒左右),也无需任何额外的硬件支持。

目前Clik只能播放Youtube视频,但这并不是Kik Interactive真正目标所在。恰好相反,Clik目前更多是一个概念性的产品,希望展示出来以后能够吸引到潜在的在视频、音乐、相片或游戏领域的合作伙伴。比如,任何在线视频服务都能利用Clik把他们的手机应用变成桌面网站的遥控器。当多台手机都能被同步到同一个屏幕的时候,Clik的威力就更加强大了——你就可以和朋友一起在线上游戏上面厮杀了。又或者你要举行一个派对,用Clik就意味着你可以同时拥有多个DJ用手机控制音乐了(其实再想想,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很糟糕)。这些都是能想到的最简单的应用办法,仍有许许多多的可能有待探索。

i黑马观点:

新的操纵方式、用户体验可以改变原本的信息流的方式,原来用户想观看视频,直接用电脑或者手机打开youtube然后观看,出现clik这个产品之后,用户为了追求用手机遥控桌面端的体验就会经过clik客户端这一层,原本畅通的信息流阻断在此,客户端可以加上自己的推荐、广告位、排序,在这之后流量才重新分发到youtube之上。

本来看视频这件事只有用户和youtube两方的事情,可是当用户想尝试用新的体验来看视频的话,就出现clik这个第三方,多一个人,也就多了一杯羹。

原有的产品正满足着用户的需求,可是用新的方式去体验老的产品,新的需求就被产生出来了,不仅如此,操作方式、体验方式的改变反作用着技术层面,之前i黑马聊到了Clear这款软件,为什么我们认为clear的操作方式可以用在个性化阅读上?因为现有的个性化算法多数是跟在用户行为之后默默地去观察,偷偷的记录,这样得到的数据量可能很大,但是真的准确吗,你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体温下降、脸色泛白判断出他饿了,这些也可能是因为他衣服穿少了,如果这个人直接告诉你“我饿了”,我们就可以相信这个信息的准确性。回到产品上来,你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方式,因为他很酷很装逼,满足了一些用户的需求,但是另外一方面你也可以在用户尝试这些新的操控方式的过程中去搜集更多你想要的数据,配合跟踪用户行为的方式,使能够拿来分析的数据量和准确度都得到提升。

本文由@i黑马作者许作作摘编自36kr并点评,点此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