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2日,美国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成功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拟融资1.75亿美元,成为谷歌2004年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IPO。公开交易首日,其股价大涨109%,市值达到89.07亿美元。
这个消息令国内向商务社交网站方向探索的公司们很振奋,在facebook大热且关于谁是中国的facebook争论此起彼伏之时,另一种社交网络模式浮出水面,其蕴藏的巨大价值让人不得不追问,谁将掘开商务社交网站的金矿,将Linkedin的成功带到中国?
LinkedIn是商务SNS的鼻祖,成立于2002年12月,2003年正式启动。该网站让注册用户结识并维护他们在商业交往中的联系人,即以俗称的“人脉”关系为用户连接纽带,提供招聘解决方案及客户信息服务。
国内自称为中国版Linkedin的有大街网、优士网、经纬网、天际网等。一方面,Linkedin上市给了国内Linkedin们无限希望,另一方面,国内商务SNS的竞争还刚刚开始,甚至处于培育市场的初级阶段。Linkedin上市或将加速国内竞争步伐。
然而,大街网、优士网、经纬网、天际网真的就是中国的Linkedin吗?错了,中国的Linkdein——知乎!
为什么大街网、优士网、经纬网、天际网之类的类linkedin网站在国内火不起来?
文化差异
中国的文化和欧美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商务社交类网站的不成功。中国的文化是“家,自给自足”的文化,欧美是“交易”的文化。我们经常会发现,中国人很难去主动向其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所以对于商务社交本身就缺乏认知和信任。国内的linkedin类网站,里面的活跃用户,基本就是互联网那群人,有什么新的产品都会一窝蜂的进去,缺乏真正意义的有效用户。
机遇不对
SNS能否做起来,在Start up阶段的“密度”非常重要。linkedin在Start up时,恰逢Oracle试图收购Peoplesoft,遭遇Peoplesoft员工全力反击,很多Peoplesoft的程序员就在linkedin上面发布各种消息,“直播”收购、反收购过程,Linkedin一下就吸引了众多it专业人士的关注,完成了Start up阶段的“密度”。而国内商务sns学得了linkedin的产品,学不来linkedin上述的机遇,因此从来不能达到爆发所需要的“密度”,也就做不起来。
为什么知乎这个Quora的中国门徒会成为中国的Linkedin?
活跃的社交关系
用linkedin的方式来做中国的linkedin,死路一条;用Quora的方式来迂回地做linkedin却是一条金光大道。
有人曾打趣到:“如果有人在你提出的问题回答几次,答案都能符合你的要求,那么这 个回答者就有成为你的朋友、甚至知己的可能。”这就是知乎潜在的社交需求。
知乎现阶段的中心还是在满足最基本的问答功能上,在社交功能 上并没有投入太多的资源与时间。所以在知乎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功能更多体现在关注、 被关注、私信三个方面。就现状来看,知乎依然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贯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依然集中在问题。促成用户之间更加直接的交流只需要在交互和功能上做点改进,而进行社会化招聘只需要在用户资料上增加一些功能即可。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对答案进行评论,进而引发讨论,相信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真实能力的反映
在搜索引擎中, 人的地位并不重要;而在社会化问答中,人在信息中的定位变得非常重要。那么我们人在信息中的定位是怎样呢?关键因素就是知识背景。一个人的知识背景决定了他回答问题的质量,也是无形中展现自己个人品牌的表现。当你观看某个人的主页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者菜鸟。我们透过一个人的答案来认识一个人,其实相当于完成一场面试。而且这个过程比面试和简历更能反映一个认得真实水平,问答是长期知识沉淀的反映,而不是一时就可以学习得到的。如果你觉得这个人的答案不错,完全有可能由此建立一个关系,邀请对方面试你的职位。现实中使用知乎的用户反映,这样的行为已经在发生着。最终知乎将会根据用户的职业图谱与 兴趣图谱构建一个以问答为交流方式的 SNS 平台。
相信如果知乎转型做社会化招聘,一定可以大获成功的!
via i黑马 By 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