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Bill Gurley, 为世界顶级风险投资公司Benchmark Capital的资深投资人士。
允许@i黑马在文章开始前先插入最重点的一句话:发现一个问题或许并不难,但难的是大家往往不知道或者没动力去解决它。如果你尝试着解决了它,那这块需求市场或许就是你的,这块行业或许就是你的,这块产业或许就是你的,这个世界或许就是你的。这话说的过分了点?想想腾讯吧,想想迅雷吧,想想Google吧.....或许我们也可以反向想想:哪个垄断型公司的崛起不是因为它发现并解决了一个当时并不起眼但却刚性的需求呢?
去年十月份,Dropbox宣布融到了看似荒谬的两亿五千万美元。很多公司,包括我的公司Benchmark Capital参与了这笔融资。这件事发生时,很多人问我们,这样一家奇特的公司怎么就能破坏我们的投资标准?他们也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说这是一家值得格外关注的公司。
答案却很简单,绝不惊世骇俗。Drew Houston跟他的团队解决了一个难题——文件同步——并且使其操作“傻瓜化”。人们在使用早先的文件同步软件时,会不断地遇到问题,包括苹果的iDisk。比如在一个地方做修改,但是在另一个地方不能做到同步(应当指即时同步——译者),破坏了无缝同步的前提。并不是这些公司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而是他们不知如何解决。但Dropbox的团队突破性地解决了它。
尽管这是突破性的,但出色的同步技术并不能保证高量级的估价。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达到400亿的身价,这家公司需要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占据一定位置,即战略上不能仅满足于高技术提供。
2月23日,Dropbox将可以自动与你的Android手机同步照片。可能有人又会说:“这有什么难的?怎么就值几十亿美元?”
为什么?一旦开始使用Dropbox,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通过成为云组织的一部分,Dropbox使你的设备和操作系统商品化。而且在将来,他们还会使彼此独立的操作终端成为存取数据的物理设备(硬件和软件)。
以上是主要的方面。不过,当今是一个在台式电脑和便携设备上都充满竞争的时代。但这一不确定的市场背景催生了对于跨平台解决方案的需求,并使Dropbox获得主动权。电脑丢了?没关系;智能手机丢了?也没关系——你真正在乎的资料都已被存入了Dropbox的云服务器中。
@i黑马作者还是不得不说两句。或许这位Benchmark Capital的大佬给予了Dropbox过高的评价。因为云同步时代并不是仅有Dropbox一家。文件上传到云端和文件从云端下载到本地这确实是一场革命,但我们倾向于更进一步的涵盖了前置的事务处理的功能更有意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觉得Evernote模式比Dropbox模式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各位睿智的读者,您的意见呢?
本文由@i黑马作者邓超摘编自Bill Gurley's blog,点评者龙真,点此查看原文。如果您对i黑马其他精彩内容也感兴趣请通过RSS订阅,或者关注@i黑马微博接受我们精心准备的全球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