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黑马之前谈过一个概念“SPP探索型社交”,其实,“SPP探索型社交”属于社会化推荐的一种,而社会化推荐又属于社会化网络的一部分。我们先为“社会化网络”一词“正正身”,也好“名正言顺”。
1.社交网络≠社会化网络
社交网络注重社交,是人与人互动的网络;而社会化网络则是个人参与网络的一系列的动作。社交网络更注重“动”例如Facebook、Twitter,社会化网络则是“静”例如坐在电脑屏幕面前的你我。社交网络是“国家”,社会化网络是人。
2.社会化搜索
互联网网站、网页浩如烟海,Google和Baidu做的事情就是大海捞针,毕竟是大海,所以用“天网”打捞出来的“针”未必是你要找的针,因为网出来的“针”太多太多,你必须挑拣、判断、选择。这就是传统搜索引擎要做的工作:织网。
当然,你可以换种寻“针”方式。先圈定区域,比如你的针就在你家里,你丢失后,肯定要问家里人有没有拿,如果拿了,你就问存放的地点,你到了存放的地点就可以看到“针”了。如果没有看到,那就是你的家人弄丢了,你就会问最后一次在哪里使用,然后就在哪儿找。如果家人把“针”借出去了,你就要去“借方”哪儿寻找了。所以说,社会化搜索就是像一个“长着你灵魂”的“寻针”的吸铁石。
3.云云网的问题
云云网算是明星创业的产物,强大的技术班底,打造出了一块巨大的“吸铁石”。目前正在“创作灵魂”状态。怎么样才能把每个人的灵魂附着到吸铁石上呢?云云网选择了一个比较低级的做法:造网。传统搜索引擎是织网,而云云网则是在造网,干脆用自己的材料去织网:“问答”、“话题”,设法留下每一个用户,留下他们的“行迹”,可是行迹≠人,这些人去Facebook、Twitter,你也跟着去吗?所以,你让每位用户注册,但是你忘了向他们要“家”的地址啊。(“家”的地址:facebook、twitter地址)。然后,你故作聪明的,把他们的“行迹”放进数据库,让他们去在自己的“行迹”中搜索。这怎么可能有高质量的结果呢?“问题驱动”、“话题驱动”只是黏住了用户,这是结果,而不是目的。你忘了自己做社会化搜索的目的。目的是搜索,而不是创造更多的“问题”。
或许,云云网清楚自己的症结,但是又纠结于无法借用外力,SNS不开放数据,你怎么搜?百度知道不让你抓取,你怎么搜?这是社会化网络的先天病。
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掌握着那么多用户资料的“王国”,不可能给外人开放阅读权,笔者作为网民的一员非常欣慰云云网不怕畏惧,自造王国。我相信云云网的愿景肯定是让每位用户检索到属于自己的最佳答案,大家也看得出来你们运营的辛苦。总之,祝福你“造魂”成功。
本文由@i黑马作者老雅痞原创。如果您对i黑马其他精彩内容也感兴趣请通过RSS订阅,或者关注@i黑马微博接受我们精心准备的全球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