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江湖:狂妄的贪吃小站
2012-03-15 12:29 零食江湖 饮食

记得儿时的零食吗?那时候,吃到一颗大白兔奶糖是件奢侈的事。时过境迁,火爆多年的大白兔奶糖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除了大白兔,那些曾经在大卖场叱咤风云的小零食都在退却,喔喔,马大姐,福记……

可是,今天的创业者们把小零食从大卖场撤出来,做成独立小包装,放在街边15平方米的小铺里卖,休闲食品行业一下又出现了新的生机。

[quote2]93%:数据显示,上海大白兔2010年营业收入2662.59万元,净利润仅74.52万元,比2009年降低93%;2011年前10个月,收入1639.24万元,净利润为13.44万元。[/quote2]

几年间,休闲小食品行业中上规模的就有十多家。按照地域来划分,有起家于上海的来伊份、百味林、味优特、怡佳仁、贪吃小站;起家于武汉的良品铺子、非常食客;南京的座上客、喜郎儿、零时工坊;以及湖南的盐津铺子和北京的果园老农。

这些企业大多彼此熟知,其中包含各种渊源故事版本,渐渐形成了有其行业特色的零食江湖。其中已有数十家规模超过亿元的公司。来伊份店铺数超过2000家,营业额也以20亿以上遥遥领先。剩下的则相差不大。

证监会公告显示,目前近500家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中,就有来伊份的身影。有消息称,“果园老农”、“绝味”和“良品铺子”在未来两三年内也将上市。

在零食江湖中,总有些特立独行的案例,贪吃小站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它与来伊份有解不开的渊源,但它并不屑于走来伊份的路线。

在一个有强悍竞争对手的市场里,贪吃小站以不过1亿元营收的小企业身份,对超过20亿营业额的行业老大说:我们不怕你,我们有可能超过你。如果不是狂妄,那会是什么?

零食奇缘

贪吃小站创始人朱建勇是浙江嘉兴本地人,1970年生。随着父辈们做生意的传统,他很早就熟识了这条路。

1998年,朱建勇从做糖果分销开始,帮助糖果企业把产品分销到各地大超市和卖场,慢慢地也颇有起色。2004年左右,已经有1亿多的营业额。但随着大家对[quote1 quote="20%:国内隐形的糖尿病患者占总人数的20%,真正患病的也有10%。"]身体健康的注重[/quote1],糖果慢慢变成夕阳产业,而且分销的利润越来越薄,每年能有5%的毛利就不错了。

“我们那时候越来越感觉像搬运工,帮厂家打工,赚不到钱。”朱建勇觉得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得换条路子。

2006年,朱建勇投资成立了嘉兴市神州包装有限公司。朱建勇的贸易公司跟国内很多糖果企业合作,像北京马大姐,上海喔喔,大白兔,福建的金桂,雅客等。他的想法很单纯:我一年帮你们做几百万的贸易,你们把糖果包装给我做。后来发现这条路子根本行不通,角度错了。

但是因为印刷厂的事儿,朱建勇的生意开启了另一扇门:休闲零食连锁店。“和来伊份实际上我们很早之前就认识,我们的印刷厂以前专门做来伊份的包装。是他们的供应商之一。那时候印刷厂接到了来伊份的订单,发现它的单子很大。”

来伊份做的休闲食品生意,模式正是街头的小型专卖店。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地区是他的主战场。很多上海的姑娘们对这个带着娃娃头的小门脸印象深刻,随时路过就能买上一些自己爱吃的吊瓜子,小蚕豆……

让人想不到的是:小零食撑起了一个大生意,业内传言来伊份2011年的营业额达到20多亿元。创始人施永雷和郁瑞芬夫妇2007年引入A轮投资,之后又引入一轮德同的资本进入,目前店铺已经铺设到全国,有2000多家。

“那是2007年,我们当时也不知道来伊份到底多大,其实那时已经有700~800家店铺了。我当时就跟业务经理讲过一句话:我们不跟超市、卖场玩了,我们自己也来开店吧。把休闲食品拿出来,做街头的专卖店。于是我们就在2007年创立了贪吃小站这个牌子。”朱建勇说。

“我们7月18日开第一家店, 6月1日我带了三四个人去了成都,有一个叫好吃屋的,老板叫胡新高,原来他也是做糖果贸易的,我们是好朋友,我去他那里看了一下,但他的模式跟我当时设想的模式不一样,他做得比较杂,像24小时的便利店,什么东西都卖。”做了一个月的调查,朱建勇就把第一个店铺开在他的大本营浙江嘉善,效果非常好,然后他迅速在一年之内开出了60多家直营店铺。

在投资人眼中,休闲食品商业模式的爆发,是几个因素的组合对了:比如产品做成小包装,吃起来更方便,离开大卖场,放到街边小专卖店,离消费者更近了,买起来更方便。生活水平提高了,零食消费越来越多。总之,产品、地点和价格的组合对了。

直营还是加盟?

2008年5月,朱建勇遭受了休闲食品行业必须面临的季节性考验。

2008年夏天一到,朱建勇就感受到了寒意。不是那场人心惶惶的金融危机搅和了他的心,而是天气。他做的是小零食生意,街边开上一家15平方米左右的小铺子,里面摆上很多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有一种小零食:吊瓜子,五香蚕豆,牛肉干,香辣鸡瓜……这也就是贪吃小站的一家连锁店。这种东西受天气限制,天儿一热,大家都不出来买了。

朱建勇却没有经验,他还有很多囤货。那时候他已经有50多家贪吃小站的连锁店了。且全是自己开设的直营店铺。一个夏天过去,几百万的产品都过了保质期。

“我当时脑子里萌发了一个决定,我要做加盟,做加盟最大的瓶颈是我这个品牌要运作和生存下去,如果我不想办法生存下去的话,就等于完了,我们当时也投了几千万元进去。你想,开直营店需要装修、房租,费用不低。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早期我们用毛竹做了盛零食的格子,很快被压坏了。然后换成了不锈钢的,很漂亮。可是到了冬天,不锈钢冷冰冰的,顾客看了就没有食欲。于是又换成密安塑料的。这前后的损失就是几百万元,直营成本太高了。”朱建勇说。

零食江湖中,其中来[quote1 quote="施永雷、郁瑞芬夫妇早年一起创业,一路从草根做起来,没有很高的文化背景。公司引入风投后,主要由郁瑞芬管理,施永雷则退出日常事务。施永雷性格上不乏乡野之气,近年和朋友一起投资些不动产项目,比如位于深圳的高尔夫球场等。郁瑞芬则性格强势,对上游供应商较为苛刻,也会禁止代工厂做其他品牌的单子。"]伊份和良品铺子[/quote1]以直营店为主,其他加盟和直营均做。

关于加盟和直营的模式,向来在业界有所争议。直营当然是质量可控制,服务质量可统一。而加盟的模式常有人认为对上下游都没有控制,挣的是快钱,难以长久。又像是游击队,是散兵,成不了气候。加盟商的个人素质不同,服务水平也难以统一。

朱建勇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进入加盟模式后,他遇到了第一个困难:没有自有品牌。这意味着很难做加盟店,即使加盟商开了店,存活率也会很低。原因很简单:早期贪吃小站的货物都是从市场上采购,比如安徽的炒货、江苏的蜜饯、上海的糕点等,不同的小品牌集中到一个店铺卖。假如隔壁开一家同类店铺,就可能有品类重叠,两家竞争起来只能拼价格。

于是朱建勇立刻着手做自己的贪吃小站品牌,找工厂做OEM。等到70%左右的产品都是自有品牌时,启动了加盟方式。

他边做边想,没想到慢慢地就开始“有意思”起来。如果说前期无奈做加盟是为了活下去,到后期就变成一件“相对靠谱儿”的事了。

对于上游,他开始放弃OEM,开始自己做上游加工。这样做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控质量关。

朱建勇以前是吃过这样的亏的。“OEM厂商会把品质最差的东西做给我,为什么呢?反正包装是我的,品牌是我的,又不是他工厂的牌子。对他没有伤害。他又让我现金先打钱后发货,品质我根本就控制不住。”

2009年和2010年朱建勇连续建了两个食品生产基地,其中安徽厂区有5亿的产值,由于自己营业额才1亿多,安徽厂区为了保证正常负荷运营,就做另一个品牌进入商超。

如今从品类上讲,贪吃小站自己的厂子涉及炒货、蜜饯、糖果、豆制品、肉食,要么是自己加工厂,要么是自己分装厂。只剩下糕点和饼干还在做OEM。据朱建勇说“目标是到2013年,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供”。

对下游,他的理论是:“只要让加盟商赚钱,我就不会失去我的驾驭能力。”关于如何让加盟商赚钱,贪吃小站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首先是选址。无论哪个地方的加盟商过来,都需要公司的人过去把关店址。店址的选择有一些共识的东西,比如社区附近,地铁附近,农贸市场附近,还有一些更细节的要求。但这个好办,如果选址不好,无非是承担装修亏损,把店转给别人。

其次是人,这个最重要。加盟商的理念一定要跟公司契合,一般聊上几句,也能大致了解。之前有无类似经验,开店动机和期望值。细节问题比如加盟商到晚上不愿意把所有灯都打开,省电啊。但这家公司有统一规定,要求都开着。很有可能店铺亮堂了,就更引起注意,也带动销售。他只想到电费多了,却没有想到销售额提升了。

再者是公司的运营能力。包括新品研发能力、对营业员的培训能力。贪吃小站直营店数据是,不同的营业员业绩相差很大。同一间店铺,一个做单号,一个做双号,营业额会差1/3,单号做2万,双号做3万。

目前,贪吃小站的店铺存活率有90%,其中30%~40%是盈利相当高的,40%~50%略低低一点。

游击队打法

成本拉升是零食江湖共同面对的难题,来伊份已经开始学习传统服装快销业走过的路线,通过投资地产等周边产业增值。

朱建勇之所以觉得加盟模式“有意思”,一个更重要的点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房租越来越成为开在街头这种小店铺的巨大压力。“开到上千家店铺,还全部直营的公司,房租会要了命”。

据业内人士估计,行业老大来伊份平均每天每店成本是1700元,一年是60万元左右,一共2000家店,可能还有一些团购、其他渠道的销售,也占1/3左右。产品毛利大概在35%,[quote1 quote="加盟商的期望值是个新问题。比如开一家店虽然是赚钱了,但加盟商是想赚20万,结果赚了10万。他觉得花这么大精力只赚10万,不如做别的,这种情况也有关店的。贪吃小站下一步要研究,这种情况怎么办,比如公司买下来或者转给别人。"]60万的35%大概就是19万多[/quote1],考虑到房租、人工,以及一些看不见的隐形成本也非常高,在这种水平的店基本是打平的。来伊份现在门店的格局,20%是特别赚钱的,远远超出1700这个平均值,20%的店会亏一点,达不到这个水平,中间层级这个店是绝大多数。

平均下来,来伊份总体持平就不错了。但是因为相对强势,账期较长,于是沉淀了大量的现金。这样的话,可以选择增值的方式,比如投资房产,高尔夫项目等。

以上海为例,自2006年以来,房租上涨了2~3倍,而休闲食品的客单价却只上涨了50%左右,单店的利润进一步稀释。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贪吃小站曾在嘉兴一个繁华地段开店铺,房租一年18万元。一年核算下来正好持平。房东精得很,合同一年一签,后来他看到生意很好,就要求付28万元的房租,经过商量,公司同意了。第二年下来亏了三四万元。第三年房东又要求继续涨到38万元。这个价格实在承受不了,公司就放弃了店铺。

这个案例不足以代表全部情况,却说明了房租的上涨和不可控风险。

因此,贪吃小站总经理韩海宁说,“我们并不怕来伊份”。贪吃小站不管从加盟模式上还是战略区域上,根本不和来伊份产生正面竞争。这行业目前还在圈地阶段,大家多在大城市厮杀,而来伊份在华东比较强势,其中上海本地就有1000多家店铺。

所以贪吃小站的策略是避开大城市。

他所有的店铺都在四、五线城市。比如江苏湖州市是一个县级市,这个地方的每个镇都有贪吃小站,一共有30多家。据说没有一家是亏钱的,盈利都很好。而华东一带几乎都是直接开到乡镇的。

为了招商,贪吃小站常常在省会城市开几家店铺,把旗帜竖起来,然后对周边三、四线开放加盟。每个地方的首家店铺,都会派专门的人过去负责片区,从公司的角度说,前期多是亏钱的。但是必须过去。

“相比其他也在做加盟的公司来说,不同在于:我们对加盟商有的选择,而有些公司对加盟商没的选择。”贪吃小站总经理韩海宁说,“一开始我们也是被加盟商选择,到今天不同了。”

这种零食店铺也和便利店有类似的道理:比如一个区域开到100家店铺时,会出现销售额爆发的情况,这是个数据模型,原因是消费者对于足够多的店铺产生信任。同时,店铺的集中有利于物流和管理更加经济。

每当一个区域的招商开始,贪吃小站就会集中力量把这个地方做透。尽量寻找足够多的加盟商。

就规模来说,贪吃小站还是一个小不点:它不过400多家店铺,销售额不过1亿多。经过3年的摸索期,它已经想透了未来的路。

他们称自己是游击队——有体系的游击队。

“留给我们的机会也不长了,就在未来三年。三年后行业圈地阶段基本结束。中国有2800多个县,如果一个县城开5家贪吃小站,是一个什么基数?这个很客观。”

按照朱建勇的构想,未来的贪吃小站也许就是下一个沙县小吃。对于资本,至今贪吃小站还未迈出第一步,并非没有,而是他希望步子迈得更稳当一些。据悉有投资商已经跟他们沟通多次,但面对对赌协议,朱建勇拒绝了。他既企盼资本进入,完善贪吃小站的上游,又担心资本让本想一直狂妄下去的贪吃小站不那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