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黑马大赛”报名企业达到了672家,有391家通过初审,占报名总数的85.6%,其中有314家到现场参赛。这些黑马企业分布在全国52个城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较往届有不小的提升。
通过对比这些黑马企业的基础数据和财务数据,我们得以更加清晰地描绘出黑马群体的特征,找到市场潜在的创业机遇。什么样的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通过对比参赛黑马企业成立时间、注册资本,这个秘密展露一角。成立时间标明了企业的年龄,而注册资本决定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本次参赛黑马企业,成立1-2年的达到了48.8%,但有23.6%的企业创立时间已超过5年以上,显示创业前5年是爆发的黄金期,也是黑马生存的关键期。
从图8—图11可以看出,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数量,在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时间越靠前,注册资本低于100万的企业比例就越低。其中,2011年成立的参赛企业,注册资本小于100万元的数量最多,但2010年、2009年、2008年成立的参赛企业,注册资本小于100万元的比例就迅速退居第二位。
这个现象说明注册资本小于100万元的企业极不稳定,一种可能是企业发展后补充资金,使注册资本超过100万元,但更大的可能是无法在竞争中站住脚,最终在市场中消失。无论如何,创业初期资金越有限,企业受到的制约就越多,成立的头一年就越有可能成为死亡的高危期。
这展示了创业残酷的一面。在初创组的60家参赛企业中,近一半注册资本低于100万元。2011成立的参赛企业中,近40%注册资本低于100万元。时间对这些企业而言,既带来希望,更带来考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08-2010年成立的参赛企业,注册资本在200万元以下的最多,其次是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说明创业企业也呈现贫富两极分化。而2011年成立的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较前三年急剧减少,说明大规模的创业活动在降温,创业者的风险意识在增强。这一方面与当前趋紧的宏观经济形势相关,另一方面也暗示2011-2012年度可能成为创业周期的又一个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