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Readability 是一个类似 Instapaper 与 Read It Later 等「稍后再读」服务,帮助使用者在电脑端或或行动装置将网路上的文章「转」成干净、没有广告且适合阅读的排版。
导火线
前几天,美国知名的部落客 John Gruber(@gruber)在他的部落格「Daring Fireball」写了一篇文章(註1)砲轰「稍后再读」服务 Readability 犯下大忌,未提供连结让使用者连回文章塬始出处(註2),并且称 Readability 的人是「scumbags(卑鄙的人)」。儘管 Readability 很快地修正了这个问题(註3),然而这件事却牵扯出另一场持续延烧的争论—— Readability 收费模式的正当性。
Readability 的商业模式
Readability 与其他提供「稍后再读」服务的网站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接受使用者自由选择是否每个月付出五美金以上(只要高于五美金都行)成为「订户」,免费使用者只能保留最新叁十篇作为稍后再读的文章。Readability 会将收入的 70% 平均分配给使用者读过的文章来源,他们在网站上的 FAQ 举例说明(註4),今天使用者付给 Readability 十美金,然后在 14 个网站上分别读了 14 篇文章,那么这 14 个网站将会分别收到 0.5 美金的费用(10*0.7/14=0.5)。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 Apple App Store 的模式?一个叁方多赢的好办法。
可是 Readability 的作法有个问题,他们只会将钱付给那些有来「註册」此方案的文章出版者。(Apple 的作法是 app 开发者必须先註册并且缴交一定费用,他们的 app 才能于通过审核后在 App Store 上架 )万一出版者根本不知道有 Readability 的存在怎么办?Readability 怎么能在没有合约、未经出版者同意的情况下「代为收费」呢?
没发出去的钱该怎么办?
Readability 会替那些没註册的网站「保留」那些钱十二个月(註5、註6),如果他们在这段期间内来註册,Readability 会将钱付给他们。十二个月?这可不是什么失物招领规定,那些钱是 Readability 向使用者声称为文章提供者「代收」的费用。
打个比方,今天如果有人(姑且称之为 A)举办一场义卖,并且宣称70%义卖所得将平均捐给八八水灾的每一个受灾户,然而事后却有新闻报导指出 A 并没有真正捐出收入的70%,A 只捐出一小部分给那些有跟 A 登记(注意,不是跟政府登记喔,是跟 A 登记)接受这次捐助的人,为什么只捐一小部分?因为要平均分配啊,没有捐出去的部份属于其他(没跟 A 登记过的)灾民。
那剩下的钱呢?A 说他会帮没登记的人保留十二个月。咦?那十二个月之后呢?
假如你是花钱参与义卖活动的人,做何感想呢?这就是为什么 John Gruber 如此不满的塬因。
批评与辩护
这件事情后来引发各方的讨论,批评者认为 Readability 的作法是不道德甚至有违法疑虑,因为他们并没有在订阅服务的页面做出说明(註7)。另一方则是认为 Readability 的作法或许不是那么面面俱到,但该服务的确有他的价值,其出发点是好的。
至于这场口水战究竟是文人相轻还是双方(John Gruber 与 Anil Dash 等人)另有所图?事实上,早在去年十一月就有人提出它对 Readability 收费模式的疑虑(註8),而 John Gruber 则在 Twitter 上声称已经注意这件事大概有一年了(註9),不过当然也有人不同意他的看法,撰文为 Readability 辩护(註10),并指责 John Gruber 立场不公正(Instapaper 创办人 Marco Arment 与他是朋友,不过后者从头到尾都没有拿 Instapaper 做比较,只是单纯批判 Readability 的作法错误),倒是这位 Anil Dash (@anildash)后来被揭露出他持有 Readability 的股份(註11),才又更新自己的文章。
Readability 的收费模式确实有欠妥当,因为大多数网站其实都还不知道 Readability,更别说是这样的收费机制,也就不会去註册,所以十二个月后,大部分使用者付的钱可能都「下落不明」,但使用者在付费前却完全没有被告知。
究竟此类「稍后再读」服务该如何收费?
这次事件也让许多人再次讨论起这类稍后再读服务的商业模式,Instapaper 是为它的服务及 app 收费,而 Readability 的收费方式比较倾向为内容收费。也有人提出 Readability、Instapaper 提供的服务就像是提供录影带和录影机,让大家把想看的节目录下来(说不定还去掉广告)等「有空的时候再看」,可是录影带或录影机的製造商有付钱给电视台或片商吗?没有(註12)。John Gruber 则是在昨天与 Dan Benjamin 共同主持的 podcast「The Talk Show(註13)」再度谈到此事,他认为这些稍后再读的服务就像是提供读者们特别的浏览器,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现网站内容,如此而已。
註2:Updated: Readability Directs Shared Articles To Own Servers, Cuts Out Original Publishers
註3:Readability tweaks sharing feature in response to copyright theft accusations
註4:http://www.readability.com/publishers/faq#pub-earning
註5:http://www.readability.com/publishers/faq#pub-previous
註6:http://www.readability.com/publishers/faq#pub-unregistered
註7:https://www.readability.com/readers/register/contribute
註8:Readability and Collection of Money for Others
註9:https://twitter.com/#!/gruber/status/186305556036845568
註10:Readability, Instapaper, the Network and the Price we Pay
註11:Daring Fireball Linked List: Anil Dash on Readability and Instapaper
註12:What the Betamax Case Teaches Us About Readability
註13:5by5 | The Talk Show #86: Well-Intentioned Scumbags
i黑马观点:包括“稍后阅读”“聚合阅读”“个性阅读”在内的各种阅读类应用与内容的来源方的冲突开始显现,毕竟阅读器使得文字更易读的同时也使提供内容的网站损失了流量和广告的展现次数。Readability的收费方案至少是在尝试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由i黑马作者xzz整理自Inside,点此查看原文 如果您对i黑马其他精彩内容也感兴趣请通过RSS和邮件订阅,或者关注@i黑马以及@创业家杂志微博接受我们精心准备的全球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