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关国产手机业的“造神”运动从新兴媒体(微博)兴起,一时间大有席卷国产手机江湖,一统手机江山的趋势。我们知道,“造神”所为,往往流于破产,这场国产手机世界的“小米”事件后,并非开创出一骑绝尘的大好局面,更多的是引出群狼无数,形成争霸者云集的“乱战之局”。可以说,国产智能手机的“战国时代”已然来临。
耕耘互联网多年的雷军转战手机业,定位于做国人的“苹果”,这从起点就是个伪命题。无论个人的艺术涵养,科技素质,还是技术团队研发、创新的水准,目前阶段,甚至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都注定了国内很难出现乔布斯那样的科技巨人,极其所创造的世界苹果奇迹。
苹果手机的优势,并非单纯是对领先科技的痴迷,更多的是对人需求的深刻洞察和挖掘,就像传播学上著名教授麦克卢汉所分析预言的那样,它的每一项创新,都是对人本身功能的延伸和拓展。手机触屏技术,苹果不是首家做,但它的面世,改变或一统了世界范围内手机操作界面的整体发展风格;手机平台服务,苹果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但它的举措,成就了最适宜的手机帝国经营模式。乔布斯的苹果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基于“艺术的人”这个出发点,完美实现了“科技‘新’人”的创新目标。
对于乔布斯的研究,以及苹果模式的学习,雷军是国人中走在前列的代表,但也并不是唯一。他更多的是基于国产手机的乱战局面,低利竞争的未饱和市场,以“性价比”夺取首役胜利的偏军。正如他曾说过的,国内的手机商不是饿死的,大都是被市场撑死的。市场不缺需求,是出货配给、物流滞畅的问题。
“小米手机”的运营,借鉴了苹果的饥饿营销,是一场国产手机的“西学”新答卷,它的得分是及格的,但仅仅超及格线而已。一个概念就能忽悠国人的电视广告时代已经逝去,因为网络,因为国际全球化,苹果的饥饿营销越来越为消费者诟病,它的学习者和跟随者亦无法正大光明的攫取市场利益。只是当前,这样的营销模式,帮助“小米手机”破解了诸如存货不足,产量盲目,物流迟滞的问题,使它能够站在市场的高端,把控整个营销链条,避免出现市场环节断裂的不利局面。
“小米手机”的系统,不是独一无二的,它如其他国产智能手机,是基于安卓的系统。在更开放的的智能系统平台,“小米”的差异化优势并不明显,更多依赖于安卓系统的发展外力。如果一家号称创新的手机企业,缺乏核心的科技创新芯片,它的发展引擎注定是动力不足的。被超越,被取代的可能性大于99.99%。
对于“小米手机”来说,一个严峻的现实已现端倪,盛大高调宣布2012年6月即将推出盛大智能手机,定价预计千元级(999元)。互联网巨头百度推出智能手机(“百度·易手机”集成百度智能框搜索、百度宝盒、百度Ting,以及百度易商店、百度地图、百度身边等服务等功能)。而天语联合阿里巴巴已率先(2012年4月9日)推出了天语W806阿里云智能手机,网购定价1499元。无论在智能系统还是营销物流,抑或平台资源,“小米手机”与百度、盛大、阿里巴巴都不是一个量级的竞争对手。面对李彦宏、陈天桥、马云的虎视眈眈,相信雷军对于未来的国产智能手机格局,早已下调了“小米手机”的百分比,这个降调幅度是很大,很沉痛的。
当然,到底雷军、李彦宏、陈天桥、马云,谁最后能称王国产智能手机市场,一切都是未知。竞争者过多,已是不争的事实。就像三星是苹果全球的竞争者一样,华为的全球手机战略显现出它对世界的征伐企图,华为预计“到2015年,将跻身全球二大手机品牌之列”。分析人士认为,相比其他手机厂商,华为在供应链、营销体系等方面都具有优势。“首先能够将其既有的信息通信技术的优势融人到手机产品,如将云计算平台和最新移动宽带技术纳人其中;其次,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产权,与操作系统、芯片平台、内容服务商等厂家成为更加开放的合作伙伴;再者,借助其全球化经营的优势,迅速实现本地生产和销售。”从华为的全球手机霸业的企图看,雷军的“小米帝国”,这个新生儿必然要与巨人同台竞技,可以说,这是场悬念不多的单方受虐战。
甚至极具人格魅力的罗永浩(新东方时期产出著名的“老罗语录”、创业时期开创的“老罗英语”、微博时代死磕西门子冰箱、打架斗士方舟子的“罗永浩可爱多”),更在微博(2012年4月8日-9日)宣称,要进入手机市场。他说,用户体验、审美、营销推广、恋物、完美主义倾向这五项我都不输乔布斯,只差了一个现实扭曲场,但我人格力量远胜,加上这个行业全是土鳖和笨蛋,不骄傲地说,胜算很大。如果罗真的介入手机市场,以他的行事风格,以及巨大的粉丝基数,没准真的能将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的浑水越搅越浑。
不过,对于“小米手机”的雷军来说,这并不是早上盛放在他窗明几净的大办公室桌上的一个好消息。
Via i黑马 By 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