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曾说到了11年底,中国99%的团购网站会死,如果重回美国投资,他会选择facebook而不是Groupon!“幸运”的是李开复虽未一语成谶,却也死了两千多家。当团购的鼻祖Groupon在大洋彼岸埋头烧钱时,这边也在唱衰团购甚至电商,不过,嘀嗒团CEO宋中杰在16日接受《创业家》记者采访时却表示,嘀嗒团已于年初拿到B轮融资,毛利率10%左右,有信心在上半年实现盈利,最近每月增长近百万用户,5、6千家商户。
嘀嗒团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想法,比如将团购定位于商家的推广渠道而非销售渠道,具体分析如下:
不大规模跑马圈地
宋中杰认为团购不太是“赢者”通吃的模式,这个市场足够大,就算是老大也不可能占百分之七八十的份额,而且团购存在区域覆盖的特点,“最终全国会剩五六家,各占一定份额,各有各自特点”。而对商户来讲,团购帮他解决过剩产能的问题,而这本身就有一种接待、生产能力的限制,其产能并非无限,所以不是越大越有竞争优势。
嘀嗒团仅有700多人,集中兵力将销售团队落地投放在“目前中国消费能力最强的前30几家城市”,这样既可以减少人力成本,也可以稳扎稳打,不反复设站撤站,在“小城市”上折腾。
为商户策划、传播口碑
嘀嗒团为商户做的策划案不仅限于团购本身,更侧重于给商户传播口碑。在他们看来团购只是吸引来新用户,更重要的是要让商户的品牌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因此他们在做整体的营销方案。嘀嗒团重视微博的推广力量,其主站有160万粉丝,与其他地方站加起来近三百万粉丝,可以借此帮商户传播,甚至可以为其运营官微。当然,一些增值服务要额外收费。
嘀嗒团还组织社交网络、论坛上的草根消费达人,免费为其提供体验券,借助其愿意发言晒帖的“特性”,将对商户的真实体验传播到网上。他们已经拥有上千人的“达人资源”。
注重消费者
宋中杰认为要做到好的用户体验需要在商户源头上把好关,注重筛选。同时设立了“在线预约系统”,消费者对接网站,网站再对接商户,提高便捷性。针对摄影等行业存在商户强制二次消费的现象,制定了AB券制度(A券确认团购, B券确定消费结束)。
注重员工素质培养
宋中杰认为团购是“人的生意,人占的费用比率高,是劳动密集型的业务模型”,而且从业者普遍年轻,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对TMT行业偏低,因此嘀嗒团注重个体的培养,设立嘀嗒学院,目前主要面对销售人员进行PSS销售技能培训,团购广告、微博运营、口碑传播培训。
本文由i黑马作者邓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