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输不是输,从Picplz的故事看输赢
2012-04-23 08:05

 

(神鬼战士剧照,本文提及的”Citizenship in a Republic” 演讲有时候也被称为”The Man in the Arena” )

Instagram在被Facebook以10亿美金并购之后,纽约时报的部落格专题用了“How Andreessen Howrowitz Bunted on an Instagram Investment”来报导Instagram初期投资人Andressen如何在Instagram上进行了错误的投资决策。

事实上Andressen 对Instagram 转型(现在比较潮的说法是Pivot )前的Burbn 投了25万美金,所以在Facebook 收购之后,他获得了7,000万美金的报酬,报酬率是280 倍,其实是非常棒的全垒打报酬。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被形容为“短打”型的投资呢?

原来Andressen 在之后也投资了Picplz,一个同时在Android 以及iOS 都有应用程式的图片分享社群,在Android 的Instagram app 出来前,常被Android 朋友用来暂代(?)或者用来提及与Instagram 类似对应的App;很尴尬的是,从Burbn 转型到Instagram 间,Andressen 也对了Picplz 进行投资,在两相选择之下,他就再也没有继续跟进投资Instagram。

不幸的是,Picplz在两个平台上用了六个月时间才达到10万用户,Instagram上线后只花了一周就达到相同水准。相对于Instagram最终被facebook并购的结果,Picplz这个产品显露出疲态,终于在去年的七月被卖给了Sporcle。当然,这件事在纽约时报的报导中,看起来就有点幸灾乐祸,你可以想像有两个小恶魔在Andressen的头上说着,“哈哈哈,你砸错方向了吧,傻瓜。”

PicPlz的共同创办人Dalton Caldwel l,则是在Hacker News的讨论串里针对纽约时报的这篇评论进行回应,借以鼓励创业家的同侪们,不要被媒体以及八卦流言所击倒:

任何人在读这篇文章的同时,需要记得,千万不要怕因为失败而不敢让自己置身其中。

我先看到市场,我建立了picplz,然后执行他;当时我深深相信行动相片分享的机会,且全心投入。明显的,picplz并没有取胜,但我因为我尽了全力所以一点也不觉得羞愧或遗憾。

当我读到像这样的文章,这些关于我、我的公司以及我所熟知的人时,我不禁感觉到是对我“胆敢”开发Picplz、上线以及并募资的刻薄话语,我不明白这些人是要什么,或者试着要我道歉些什么?

事实是,这些关于我们没有早些赢或转型离开相片分享的文章,但实际上我们90%的A轮投资资金都还在银行,看起来这都还是对的举动,但是在这些媒体上,我们的转型似乎是错的(?),照文章的说法是,对我们的投资已经化为乌有,我们的公司就好像被写挂了一样。这都是胡说八道,要是我把媒体的话当真,我还真可能解散公司并停止工作。

我对Hacker News的社群说:绝对不要怕失败,没人知道什么会发生,所有这些键盘评论专家/创业家( arm-chair quarterbacking )只会浪费你时间,停止看那些垃圾,而把时间花在将你的工作做到最棒,有时候你赢,有时候你输,但如果你给你自己足够的机会去赢,你终究会赢

在TechCrunch上的这篇评论文下面,Pipewise的CEO Michael Wolfe 直接引用老罗斯福(Teddy Roosevelt, 1910)的知名演讲“Citizenship in a Republic”里的这段:

“It is not the critic who counts: not the man who points out how the strong man stumbles or where the doer of deeds could have done better. The credit belongs to the man who is actually in the arena, whose face is marred by dust and sweat and blood, who strives valiantly, who errs and comes up short again and again, because there is no effort without error or shortcoming, but who knows the great enthusiasms, the great devotions, who spends himself for a worthy cause; who, at the best, knows, in the end, the triumph of high achievement, and who, at the worst, if he fails, at least he fails while daring greatly, so that his place shall never be with those cold and timid souls who knew neither victory nor defeat.”

中译为( 引用自这 )

荣耀不归于批评者,指责落难勇士,指责做好事的人为什么不做得更好,荣耀不会归于这些指责者。荣耀属于站在竞技场上的勇者。他们脸上的汗水混着尘,血迹斑斑; 他们勇敢奋战,有时会犯错,甚至一错再错;可是他们知道必须奋战不懈,必全力以赴,赢取最后的胜利。他们当然也明白可能落败,如果那是一种奋斗到底之后的宿命,虽败犹荣。这种精神跟冷漠、胆怯的灵魂,完全不属于同一国度。只懂指责的人,他们不会了解什么是胜利,什么叫挫败。

虽然我们都知道有时候看到小学生科展会不免想要酸一下(!?),或者是不免非常担忧,但不论如何,总是需要有人起头开始尝试或者改变什么,才会引起更多回响与反应(看不下去自己来?),我们做一部份、你们做一部份、他们做一部份,也许有人会失败,也许有人会成功,但终究有人会成功的,过程与成功都是相等重要,只是我们常记得后者而已。

你应该知道下面这是哪位;)


本文由i黑马作者戴晋人整理自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