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一场人生赌注
2012-05-07 10:08

很多人喜欢把“创业”与“彩票”相提并论,毕竟两者都是“中奖”机率极低,但“大奖”超高,足以让人一辈子不愁吃穿的活动。所以有人就会劝年轻人不要轻易尝试“创业”,就好像劝他们不要迷上“赌博”一样,似乎如果创业“失败”,财产、家庭、甚至是人生,也会跟着赔上一样。

但事实是创业与彩票的相似程度,也就只有到上述为止。从统计学来说,买彩票的“期望值”基本上永远是负的,并且不会因为你买了几次而有所差别。想要“赌彩票”,你所需要做的事,也就只有“买”一个动作而已。从拿到彩票到开奖那刻,你并没有办法对结果有任何影响,除非你是赌圣周星星,否则大概无法修改你手中买到的号码。

但创业则完全不是这样。你并不是只有把钱拿去买号码而已,还必须花很多力气的让你手中持有的底牌,也就是你的团队、产品、策略、行销,你的整个商业模式,越来越好。当彩票的期望值永远都一样烂,创业的期望值却会随着经验的累积,不断的升高。事实上,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即使创业者最后放弃,他们并不是真的“失败”,反而是学到了很多珍贵的东西。

我认识很多企业经营者,尤其自己是创业出身的,都说他们更愿意雇用这些有“失败”经验的人。所以在大多数的情况,创业“失败”顶多就是回去公司上班而已,甚至还有可能因此得到更多器重。2000年网路泡沫前勇赴纳斯达克上市的“和信超媒体”创办人,当初的“网路金童”张瑞展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后来因和信超媒体经营不善,被迫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但张瑞展最终还是在中国企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并且在最近接下了“新焦点”执行长的大棒。当卸任CEO洪伟弼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张瑞展作为接班人,他 ??的理由正是年轻、高格局以及拥有创业经验 。

事实上,创业经验是非常非常珍贵的人生课程。新创公司麻雀虽小,但却必须五脏俱全。所以身为创业者,你被迫要学会关于“做生意”的所有知识与技能,无论是业务、谈判、行销、营运、管理、财务、会计一路到产品、技术,你通通责无旁贷。而且这些东西可不是在MBA 学校里吹着冷气慢慢学的,你必须站在火线上,一边硬着头皮往前推进,一边还要学会打仗。这样的生活一年、两年下来,你得到的成长往往比在舒适的企业里待五年、十年还来得多。

也因此身为创投,我们除了投资有“成功”案例的创业者,其实也很喜欢支持有“失败”经验的人,因为他们学到了教训,下次更有机会成功。也就是说,每次创业“失败”,下次成功的机率就更高。到了这种程度,这些失败其实根本不是失败,它们只是“成功”路上必须经过的一些关卡。

所以绝大多数的创业“失败”,其实只是一种教育,就当把存款拿去缴了学费,大不了回去企业上班。但有一种真正可怕的创业失败,是极少数把身家都赔光,然后还背负大量债务的。那是整个社会都不乐见的,也因此才会有创投的存在,用来帮助创业者分担风险。用稀释股权去向创投募资,失败了,你并不需要还钱给创投。但用公司、个人名义去向金融机构贷款,如果创业失败了,大多时候你还是必须要把钱还回去。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因为无论再有经验,单次创业的失败机率往往高过成功,所以用举债去创业,那才真的是把这件事情变成一个赌注的行为。

也就是说,如果你认清“失败”其实只是通往“成功”必经的关卡,而那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习和进步,给你自己几年的时间去尝试,绝 ??对不要举债,最差最差就是回去企业上班。用这样的态度去面对,那创业根本就是一个更棒、更真实,而且学费更便宜的MBA学程。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它其实一点也不可怕,一点也不像买彩票,反而更像是投资在你自己的人生之上。

*注:虽然该篇新闻说“成功”创业经验,但以和信超媒体的案例来说,我认为它“成功”的地方只有挂牌上市,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建立一个长期、健康的商业模式,所以并非真的成功。

本文由i黑马作者戴晋人整理自mrjam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