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宏志直言:“要创新一定要勇气相信自己,有时候真的是全世界都错了。”丁磊则说:“我认为创新也是一种本份和本能,这是企业应该具有的DNA。”
詹宏志阐述“创新”的定义,他指出如果创新是指没有人做过的事,他恐怕是从来没有创新过,詹宏志自嘲自己其实是个“书呆子”,所有东西都是读来的,而他所做的事,总是某个时间、地点,曾经有人做过了,他是试着想要模拟与复制。他所做的创新是某种“新规格”或是“新组合”,他以3个个人例子来说明创新,第一是创立PChome杂志,他以全彩、图文定茂、内容250页以上、售价150元以下的全新规格创刊,第二是引进Skype,采用耳机麦克风一包五组的特殊销售模式,将使用行为扩散出去,第三是开展购物网站24小时到货,以服务规格的承诺,带给消费者新感受。
詹宏志表示,做这些创新原因是想要以某种方式去提供一种价值,创新是要求面对一些事,处理这件事,如果答案很怪、是日常生活没有见过的该怎么?“我感觉你必须相信,你才有机会证明那件事是对的。例如没有人敢把电脑的键盘不要,但iPad做到了。所以我猜想,要创新一定要有勇气相信,有时候真的是全世界都错了。”
丁磊对于创新的体悟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丁磊表示:“组织里面的创新,我觉得大陆人非常擅长,他有很多的想法,尤其我现在看到,公司里面有很多的想像力,创造能力是非常的丰富。”他指出,大陆跟美国、台湾省有个不一样的地方,大陆没有硬件的产业环,所以美国能做出很多设备、硬件层面的创新,或者台湾省人也行,“我觉得我们大陆因为没有这个硬件产业化,只能在应用程序上动了很多脑筋和技巧去解决问题。”
对于如何防止软件的创新,很快的被外界山寨?丁磊坦言尚未找到保护创新的方法,“我认为一个产品有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骨架一个是灵魂。很多人抄你的就是外表、视觉等等,但灵魂抄不过去!”他以facebook的例子来说明“产品的灵魂”,他指出,facebook刚开始的时候,社交圈从哈佛到常青藤学校的联盟,再到全美国所有大学,再到全世界所有大学,校友的关系、人际的关系逐渐建立起来,它运作产品的方式很难复制,“互联网这样的产品是比较多的,它更多的是产品会传递给消费者一种感觉,是说,我用了你的产品,我富有一种成就感,我是在拿一个标签的人,很多人想借这个产品的气势来给自己身上贴上一个标签。”
又如网易新闻,大陆的时事新闻内容都来自于几家相同的通讯社,但同样的内容到了不同的公司里面,包装的手法,表现的手法,最后形成了不同的气质,网易新闻也有态度,要看网友回应、要看新闻以外的东西,即便别的??公司将架构学得一模一样,但就学不到网易的精髓,“这是我所讲的灵魂很重要。”
两岸网络重量级人物对于创新各有解读,詹宏志谈的是务实的新规格与新组合,丁磊谈的是创造独特价值感,也就是品牌魅力的部分,其实也能看出台湾省与大陆现阶段网络环境的差异。台湾省网络市场相对成熟稳定,客户服务、购物保障、金流、物流,各家都在水准之上,当新服务要冒出头来,需要消费者非常务实的感受,而大陆网络市场还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许多新网站、新服务热烈诞生,消费者需要具有品牌力的网站,品牌力来自于产品特色、营造的氛围,这也就是无法取代的灵魂了。
本文由i黑马作者戴晋人整理自b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