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2月欧盟及美国正式同意Google收购Motorola Mobility案后,监管单位之一的中国也于5月19日通过此收购案之审核;Google收购Motorola Mobility案自2011年8月开始,迄今已近一年的时间,这件高达$125亿美金的收购案可望在未来几天内完成。
不过在收购案尚未完成前,Motorola Mobility却已经传出可能裁员的风声,但在Motorola Mobility提交的8-K文件中,并未提及公司重组或裁员一事;对此Motorola Mobility及Google也还没有回应。不过,在2011年10月时Google展开收购Motorola Mobility行动时,Motorola Mobility就有800多人离职,即使官方说法表示这和Google的收购行为并无关联,但还是难挡外界联想。
回到收购案本身,中国商务部除了和欧盟及美国同样要求Google保证公平地使用Moto的专利技术外,还要Google同意至少在未来5年内让任何厂商开放、免费地使用Android,以此取得中国对收购案的通过。一般推测,会有5年保持开放性的原因,是为了避免Google给予Motorola在Android系统方面特殊待遇。
虽然Google已经同意此点,但在分析师Florian Mueller的眼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除了对于「开放及免费」的定义不明外,关键就在于Google是否能做到保持Android的开放及免费。Florian Mueller提供了两个观察的要点:
一间承诺致力于开放平台的公司,应该不会在意时间的限制;而Google 同意了5 年的时间限制,意指过了年限后, Google 就可以把Android 转而发展成封闭系统?
Google 是否能够信守承诺,有一部份的决定因素在于拥有专利权的第三方公司。在Motorola Mobility 拥有的专利组合里,有部份是属于第三方公司;若未能有效地沟通取得专利权,Google 能够为了维持Android 的开放及免费,去面对未来诸多的专利纠纷和其他智慧财产权问题吗?
Google 收购Motorola Mobility 一案,将会深深影响Google 未来在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你对于Google 收购Motorola Mobility 及Google 为何会同意中国商务局5 年“开放及自由”条件有什么看法吗?都欢迎在留言处和我们分享!
本文由i黑马作者Michael Corleone整理自toms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