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三天下跌之后,Facebook 的股价昨晚已经来到28.19 元一股的低点,比起当初38 元一股的上市价,足足掉了26%。不,这不是希腊的问题,因为大盘在这段时间基本上是持平。这也不是科技股的问题,因为Google 与LinkedIn 都只有小跌5-6%。(而且很有可能是被Facebook 拖下水的)
所以这是FB自己的问题,但是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当初信心满满,两度提高IPO价格,结果风光上市之后,股价不但没有疯狂上扬,却沦落到这样的窘境?
背后的原因当然有很多,包括技术性的— Facebook 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IPO (以市值计算),IPO 当天的成交量更是Nasdaq 最大,占整体交易达一半,所以Nasdaq 的电子媒合系统从开盘就出现不堪负荷的情况— 很多投资人甚至在开盘后都不知道自己有分配到Facebook 的IPO 股票。这些种种情况累积起来,造成了信心的动摇,而且每天越摇越大。
不过那样的东西应该是暂时性的,如果说股价摆荡个10%,我觉得合理。但FB要像现在这样狂泻26%,几乎是信心崩盘的情况,那应该是比技术面更深层的问题,也就是基本面有状况。这点,我觉得从网络女王 Mary Meeker昨天在D10发表的年度Internet Trends其中一张投影片,可以看出些端倪。
从上面Mary Meeker 分析的数据可以看到,在经历了一段飞速的成长后,Facebook 的活跃行动用户已经正式在去年第四季超越整体的一半,这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对于FB 的长线布局是很棒的消息。但对于短期的营运,却是很坏的消息,因为Facebook 移动版本并没有任何广告版位。所以从“每户营收贡献值” (Averaged Revenue Per User, ARPU) 看去,随着Mobile 的成长,Facebook 的营收效率也从去年第四季开始明显的停滞,这对于财务表现是一个警讯。
也就是说,市场正在表态,既然Facebook 已经有一半使用者移到Mobile 上了,那你就必须证明你能在移动上也找到像Web 上一样好的获利模式,否则这家公司的远景堪虑。因此股价陷入盘整,大多数投资人决定观望Facebook 的策略演进。
但Facebook 这厢也没有闲着,所有Facebook Page 的管理者应该在这几天都有发现,他们已经开始全面推广“Promoted Posts”的服务,也就是让你可以付钱增加贴文的曝光程度。没错,这是厚脸皮从Twitter 那边偷过来的招式,但从小蓝鸟的经验来看,这样的广告型态显然非常有效,而且跟Mobile 是一个绝配。
所以,Facebook 的股价在一上市后就惨遭围剿,但长期而言,我认为这只是市场的后知后觉。Facebook 在移动上有很强的能量和影响力,我也很有信心类似Promoted 这种逻辑的服务,将能够给他们比现行Cost Per Click 广告更有效的获利模式。剩下的,就只有时间能够证明了,就让我们接着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