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的决胜点:品味!
2012-08-31 09:46

2007 年,当 Steve Jobs 与 Bill Gates 两位“Frienemy”(Friend + Enemy) 历史性的同台 D5 座谈会,记者问到 Bill 最佩服 Steve 的是什么,Bill 几乎毫不思索的就回答了:

I would give a lot to have Steve’s taste. (我愿意牺牲很多东西换取 Steve 的品味)

品味?两位科技史上最强的创业者 CEO,战到了最后,定高下的关键居然不是技术、不是策略、不是手腕、也不是沟通能力,Bill 最欣赏 Steve 的,居然是“品味”。

但你仔细想想,这是很有道理的。Apple 终究是一个消费性电子“精品”的品牌,这样的品牌背后一定会有一个“品牌精神”,一个必须要“入世”、不“流俗”,又能“与时俱进”的品牌精神。当 Steve Jobs 还在时,其实他就是这个精神。所以 Apple 产品从工业设计、使用体验、搭载的软体、生态圈的规矩、行销文案、价格,一路到 Apple Store 的摆设,最终都是由他来拍板定案的,而他决策的基础?你或许可以说是“独裁”,但也可以说是他个人的“品味”。

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技术、策略、手腕、沟通能力,如果你愿意花一万个小时去学习,一个创业 CEO 大概都可以达到非常不错的境界。但“品味”,我就真的不知道了。一个人花一万个小时,真的能够体会“品味”到达一个程度,让他可以“出众”而又不“出世”吗?这我真的不确定。况且,如果你需要花一万个小时学习品味,你该从哪里学起?这又是另一个课题。

但无庸置疑的,我认为“品味”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我们常说一个创业 CEO 每天要做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决策,大多无法经过充分的讨论与资讯收集,但好处是这些决策不需要每个都正确,只需要“多数”正确,错了赶快修正就行。如果你仔细想想,当一个创业 CEO 在这样的工作情境下,能够有比较高的决策正确率,短期来说,或许是运气,但长期而言,除了他的知识与经验之外,品味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关键。

在 2008 的美国总统大选中,Obama 阵营制作出了上面那张经典的海报,海报中的 Obama,最终成为在社群媒体里最广为流传的候选人印象。这张海报既现代又后现代,红色的脸让你感受到冲突,白色的脸却又让你感受到冷静,Obama 看著右上方代表远见,下方写的文字是“HOPE”,强调 Obama 阵营主打的是希望与改变,而不是他们的候选人。当然 Obama 最后奇蹟似的赢得选战有很多原因,但你仔细想想,当初他一定有很多海报可以选择,为何决定就是这张,然后你再观察 Obama 阵营整个选战下来的种种品牌决策,我想那背后在默默运作的,应该是他本人的“品味”。

当然“品味”很难学,我也不敢说是什么大师,但我想我们可以从观察与质问开始,为什么 Mac 是金属色的?为什么 iPhone 是黑与白的?然后你还必须去别的领域得到灵感,精品、时尚、汽车工艺、精致美食,都是我们可以师法的地方。Bill Gates 到了五十岁才想到他当初应该牺牲一点,去换取 Steve Jobs 拥有的品味,那或许 20、30 岁的我们,应该提早开始用功,一点一滴,累积自己的 Taste。



欢迎你“留下”来当我的好朋友:在Facebook上追踪MR JAMIE

(Photo via jdhancock , CC License)

Via i黑马 By mrjamie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mrjamie

(注:本文作者是著名独立博主是mrjamie原文 i黑马诚邀独立博主入驻i黑马专栏,联系请私信@老雅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