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那些年,我们万通六君子
2012-10-24 14:49 万通六君子

【冯仑:那些年,我们“万通六君子”】1991年6月,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万通前身)在海南成立。成立之初,王功权是法人代表、总经理,冯仑和刘军是副董事长,王启富是办公室主任,易小迪则是总经理助理,@潘石屹 主管财务中心…

作者:冯仑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1991年6月,“万通六君子”在海南成立了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万通前身)。成立之初,王功权是法人代表、总经理,冯仑和刘军是副董事长,王启富是办公室主任,易小迪则是总经理助理,潘石屹主管财务中心。

分手后,万通六君子都实现了各自的精彩。冯仑、潘石屹和易小迪成为了地产界的大鳄,王功权成为了知名的风险投资家,王启富和刘军也在其他领域开创了一番事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商业史上,万通六君子“以江湖方式进入,以商人方式退出”的事件则成为了一段佳话。

你与我拥有的回忆比未来的路还要长。

——甲壳虫乐队名曲《我们两个》

冯仑:

       合伙人是民营企业整个发展过程中特别重要的问题。我们六个人从最初凑在一起到后来的理性分手,经历了很多故事。我们从出现分歧到最后解决完,处理的方法很有戏剧性,很健康,所以后来大家发展得都很好,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非常经典的过程。

江湖聚义

      1988年我受国务院体制改革委员会下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委派,去海南筹建海南改革 发展研究所,体改办主任迟福林当所长,我做常务副所长。我当时档案在北京,人调到海南。开办之初,海南省委给了我们5万块钱、一辆车、一台电脑,我们就靠这些办一个副局级研究所。

       有意思的是省政府还给了我们1万台彩电的批文,让我们把倒批文的钱作为开办经费。我们必须有个公司,用批文挣到钱给我们做研究。于是改革发展研究所的业务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搞研究,一部分搞经营,另一部分是杂志。

       我负责招人组织研究队伍并管理《新世纪》杂志,另一个人负责经营,招来的人里就有潘石屹。经营部门在倒批文的过程中还干点别的生意,比如潘石屹开了一个砖厂,还做会计培训,以至于我一直以为他是学会计的,其实不是。

       我当时提出,选人必须选跨两个专业以上的,单一专业背景的人知识面和能力比较狭隘,不大有发展。王启富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后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读的法律;小易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专业研究生。我是在中央党校第一次见到小易的,他带着女朋友一起过来,聊过以后他就去了我们海南改革发展研究所。

       王功权是吉林工业大学管理系的学生,也是学生会干部,毕业后分配到省委宣传部,是宣传部培养的年轻干部。但他内心有理想,有激情,他的小孩刚出生一个礼拜时,他利用在家照顾老婆生孩子的机会偷跑到海南,在从广州到海南的大巴在汽车上认识了刘军。

      刘军是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的,16岁上大学,分配在成都一个国营企业,听说海南有机会,没跟单位打招呼就跑到广州。在广州开往海南的汽车上,他和功权聊了一路。当时他们约定,到了海南谁先找到工作,谁就来救另一个人。

       功权先找到工作,干得还不错,在一个国营的秀港工业房地产公司,先是做办公室主任,不久又当上了总经理。他很够意思,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找到刘军,刘军便也来到这个公司。

       王启富当时是这个公司的办公室主任。王启富跳槽过来到我们研究所应聘,他讲他的老板叫王功权,是非常好、也非常有理想的热血青年,一定要介绍我们俩认识。认识之后,我们谈了很多,就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1988年,我先认识了王启富和易小迪,通过王启富又认识了王功权,但这时还不认识刘军,也不熟悉潘石屹,后来王启富和小易与潘石屹有一些交道。

       1989年4月份开京丰会议,因为我是北京青年经济学会宣传部长,所以担任组委会副主任,海南北京两头跑。1989年夏天,功权因故被迫离开秀港公司。改革发展研究所解散了,我回到北京,在牟其中那里打工。小易在当地用很少的钱开了一个印刷厂,雇了一些湖南农民,什么都印,包括结婚证,但一年赚不了一两万。王启富失业了一段时间,刘军不知跑哪去了,潘石屹待的公司还勉强维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