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为何迟迟不推出本地服务?
2012-11-06 09:28

自2003 年始创至今,“Facebook”红的实至名归。原本只是想做哈佛大学的Facebook(有附照片及基本资料的通讯录),如今已坐拥 10亿用户,这Facebook版的通讯录当然不能只是查查资料这么简单,重点是能让朋友间互相问候且保持联络。为保持用户对Facebook的“黏性”,许多新功能正一一加入Facebook的服务项目,现在连手机简讯都能用Facebook管理,不只不再担心简讯不见,还默默地省了些简讯费。

但Facebook 并非没有盲点,例如本地服务。

o 推本地服务,每一次滑动,都能看到站立点的新新闻

自Google+ 推出本地服务后,Google maps 借着Google+ 的用户得到更多商家资讯及评论,Google+ 的用户也能更快地找到附近的商家,但神奇的是,Facebook 自始至今一直没有引入类似的本地服务,对居民众多的Facebook 国而言,评论来源或本地服务使用者应该不会是个问题,但本着什么样的策略,促使Facebook 一直没有相关的服务功能呢?

本地服务的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使用者的评论(例如 Yelp、Foursquare)、照片(例如 Instagram)或附近人群资讯(例如Facebook的 Location 及 Highlight),明明Facebook用户已经能在各地打卡,也能让用户的留言显示地点,怎么还没开始针对地点资讯做整合呢?整合的好处不只能让用户找到邻近的商家,还能看到当地的人流状况、相关照片及评论,连地方新闻或事件都能借该地用户迅速地流传。

提供本地服务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就目前Facebook 已有的功能,最可能实现的管道,恐怕仍不脱与好友分享的加注功能。试想,如果在动态消息旁(或穿插其中)多了附近人群的讯息,让邻近的人们可以与彼此交流,或者分享地区新闻或正在发生的事件,这不只能让刚经过的人们了解该地区的状况,还能借着转发功能,使更多的朋友知道该地区的状况,光这点就有许多可以接续延伸的新服务,不只是单纯地为某地区做个评论而已。

o FB 国比Google+ 更强大,巨大的本地服务讯息流绝对吓死人

Google+已有类似概念的本地服务:Nearby stream,但讯息来源的筛选及地理位置分布,并非用户可以选看的,倘若能再加上邻近地区的范围,以及人群统计资讯为讯息筛选 ??选项,将更容易挑选出自己会感兴趣的讯息,即便如此,单冲着Facebook的用户人数,就可以得到比Google+更多的讯息流,但也许Google+与Facebook用户所感兴趣的点可能有所不同就是了。

其实如果Facebook 未来真加入类似的本地服务,也不是件值得意外的事情。当Facebook 的用户花越多时间在上面时,Facebook 对用户的所在位置及偏好就越发了解,自然能提供更多有意义的讯息流,用户用于筛选讯息流的选项也就会越多元;像是讯息来源范围、分享内容的属性、“赞”的数量等,都能方便用户主动或被动地了解邻近地区的人物、事件及地点。

o 本地服务推动若成功,商家广告营销一定更容易

社交网络式的本地服务确实有一定程度上的实行困难,其一,以 Nextdoor 为例,即便立意再好,附加价值再高,用户数量不多的话,一切都只是空谈;其二,以Twitter为例,即便Twitter的推文也支援地点标签,若没有适当的讯息筛选机制,就算有附带地点的推文亦不具任何特殊意义,只会淹没于一堆都有附带地点的推文中而已。

一般而言,要想建立社交网络式的本地服务,必须先在各地区都有一定数量的用户,然而用户是会移动的,若用户数量不具一定规模,随时会在某些区域出现讯息来源不足的状况。但这对Facebook 来说并不构成问题,其用户人数将近全世界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前提是每个用户都是实际存在且一人一帐号),其所收集的讯息量肯定足以随时随地提供各种本地服务。

若改为地方企业的角度,本地服务一直是其著重的项目之一。若Facebook 真能提供上述类型的本地服务,业主附近的用户可以主动提供相关讨论,用户也能被动地接受邻近商家的广告,在这种区域性互动的论坛环境下,自然就为地方企业找到邻近地区的客群,不只用户能借着距离、人口资讯统计、消息发布时间找到感兴趣的商家,业主也能借此进一步锁定更明确的客群。

若能借大型社交媒体已有的资源发展本地服务,社交网络就不再只是用于聊天或分享的小圈圈。它能让使用者能快速获得想要的资讯,也让企业更容易找到锁定客群,社交网络就多了工具性的实质意义。

当然,相同的构想也不只Facebook 有能力办到,其他大型的社交媒体如Google+ 或Twitter 亦有机会达成,本地服务肯定会形成一种趋势,但各社交媒体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呢?相当令人期待。

via i黑马 by Tech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