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为什么很难成为商户服务平台?
2012-11-16 09:34 腾讯 微信

移动应用程序,必须是一款相对简单的产品,完成一个到几个最核心的功能——它不可能是“一站式”的大杂烩,不可能臃肿不堪。

 

? ? 来源:pingwest 作者:骆轶航?

必须得说,微信是我在过去一年中看到的最令人惊叹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无论从产品设计、用户体验,交互方式,还有产品开发的速度。你可以说这是因为它是腾讯出品——但是,我们见到过那么多大公司开发的像垃圾一样没人用的产品(腾讯也不是没有),相比之下,2亿用户的微信不是奇迹,也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绝对少有的经典战役了。

但今天我想说的是,作为一款在手机上使用的移动应用,微信正走向一条有点奇怪的道路:最近我们都听到了太多微信开放接口给第三方商户的消息,也就是说,第三方商户可以通过微信推送各种服务,比如酒店预订、餐厅搜寻、保险对接、房屋租赁、商家优惠和就近租车等——这恐怕还只是第一阶段,接下来,预订、管理进程和支付等服务都应该可以通过微信的“接口”来实现了。

所以有人给它发明了一个概念,叫“类app store”,或者叫“闭环O2O”——我对这些概念往往都不得要领,但我理解这背后的逻辑:当微信有了2亿用户的时候,任何商户都会思考如何利用这个庞大的用户基数最大化自己的商业价值,甚至通过这个平台解决从营销到销售到支付到反馈的一系列问题。当然,摆着2亿用户在眼前,微信也没理由不思考它的商业化。

但我觉得,这可能正是微信现在“走偏了”的地方。换句话来说:一款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它到底能变得有多复杂、多重,可以承载多少功能?一款附着在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强势平台上的应用程序,到底能不能成为打通线上和线下生活的最大入口?

其实,如果你仔细看,微信的这些商业模式拓展并不是一条新路,它是腾讯呼喊了长达7年的“线上线下一站式生活平台”的移动2.0版和延续。

腾讯最早提出“一站式生活平台”是在2005年,直到去年马化腾在“开放平台”战略发布的讲话中,这个定位始终挂在嘴边没变过。只不过,在今年之前,一站式生活平台的主要战场是QQ(还差点多了一个去年刚启动,但据说现在已经基本死了的桌面平台Q+)——这就是你看到QQ的版本越升级越复杂,越来越“臃肿”的原因,里面被添加进了更丰富的内容:在线购物、支付、机票预订、优惠券、水费电费电话费充值等。

它当然意义重大。不过看上去2亿用户的微信比10亿用户的QQ更适合变成“一站式生活平台”:移动的场景和便利性,为商户和服务提供了更多的入口与机会。而接下来,只需要将个性化的服务与支付打通,让用户通过“关注”这些商户的帐号,就等于下载了一个第三方商户的app。

等等等等,真的是这样么?

让我们先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比较简单,第二个有点难。

  第一个问题:在QQ平台上,除了游戏、应用程序和互联网增值服务外,有多少商户(包括像南航这样与QQ合作的大型商户)是主要依靠QQ平台获得用户和赚钱的?(我们说的不是电子商务公司)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帮我们想得更清楚一点:在QQ平台的“一站式生活”愿景,到底实现得怎样。

  第二个问题:移动平台上的应用程序,与PC操作系统上的应用工具,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

我想直接给出我的答案:PC上的一款工具或产品,可以做得更复杂更丰富,可以占耗很大的内存和硬盘空间,可以用一款工具完成你在互联网上超过80%的行为。但在移动应用程序上,这一切就显得不靠谱。

移动应用程序,必须是一款相对简单的产品,完成一个到几个最核心的功能——它不可能是“一站式”的大杂烩,不可能臃肿不堪。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

 1)Evernote。它其实包含了很多功能,包括学习、食物、人脉、图片圈点和网页摘取等等。它的ID系统是统一的(你只需要用一个Evernote ID登陆),但从产品或应用角度,它被分割成了不同的产品app,彼此独立而又互有关联。Evernote CEO Phil Libin在与我对话的时候,就解释过这个原因:你不能做一款超级复杂,把功能都塞在一起的应用,太拥挤,也会让用户疑惑,而如果分开放的话,就能创造出优美而简单的应用。

2)携程。过去携程的移动应用很粗糙,将所有的功能都聚集在一个app里,它看上去就是把所有携程在线服务搬到移动平台上的臃肿的大杂烩。但9月,携程发布了“无线应用群”,将携程无线、酒店、机票和驴评等不同产品,分割成不同的应用程序,彼此之间又有关联。

以上,一美一中,两家完全不同的公司,它们为什么都这么做?答案很简单,也是我和很多开发者与互联网从业者都有感受的一点:在移动平台上,人们更习惯用一个app只干一件事。

好吧,再多举一个例子:“移动QQ”的性能与功能,和PC上的QQ即时通讯工具,差别有多大?抛去微信不谈,为什么腾讯在移动平台上的布局,除了移动QQ之外,要把QQ手机浏览器当作一个重要的战略入口(或者至少以前是这样的)?

原因就是:试图让一款“超级应用”成为强势移动平台上的唯一入口,本身就是不太现实的。且不管苹果、Google和微软会对你做些什么,而是本身如果一款产品过“重”的话,当你在智能手机上需要划动多个界面才能找到某些功能和应用的话,会带来哪些用户体验上的负效应?

除非谁能告诉我,在智能手机上,有哪款产品是靠“复杂”而并非“简洁”获得用户喜欢的。

再回到微信上来。微信是一款出色的在线沟通产品——当我使用它的群组沟通和在线沟通功能的时候,那种顺畅和有效真是棒极了,尤其是它帮我省下了那么多的越洋长途费。我也认为用微信“订阅”一些信息和资讯类的公共帐号是有必要的(PingWest会很快登陆微信平台)——它们都满足了我对于信息和社交的需求。

但我显然觉得,它现在越来越重了。即便在社交和信息的层面上,它也有点太臃肿和太重了——当它添加进了类Path的“朋友圈”,以及“摇一摇”和“漂流瓶”等所谓“微创新”的功能之后,我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些在智能手机上需要至少3次以上操作才能找到的东西,我们用到它的几率有多高?

而在所谓的“闭环O2O”和“类app store”平台上,我的疑虑就更多了:一款社交和信息流产品可能就是信息流和社交产品,它与app store和“一站式生活平台”的逻辑本来就大相径庭(Facebook的尝试也不成功)。更何况,在QQ的PC上都尚未真正实现的“在线生活”愿景,微信作为一款在移动平台上的应用程序,又如何能承担起这么“重”的功能?

我并不是说微信不该实现更广泛的商业化——但我总觉得,至少不是现在这样的形态。接入了各种第三方商户信息甚至支付工具的微信,总有一天会像一个浑身插满了管子的病人。也许,通过创建另一个与微信关系密切的独立工具或工具群,倒是可行的。

微信是腾讯在移动时代摆脱历史负累的经典杰作,希望在商业和运营上,它不会让微信回到传统PC时代的窠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