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灵感】8年赚进16亿:一个台湾操盘手的“不败”投资术启示!
2012-11-20 14:41

“每个人一辈子有两杯水要喝,

一杯是苦的,一杯是甜的。

我很高兴,你在年轻时,就先喝到苦的那一杯。”

15年前我惨遭融资断头,2周内赔掉1200万,母亲30年积蓄付诸流水,妈妈完全没有责怪我,只对我说了这句话。

从在当时可谓之豪宅,位于信义路四段与敦化南路交叉路口的自有住宅,搬到出租小套房的前夜,妈妈打包行李的背影,让我永生难忘。

“要求极限,才能品尝卓越。”那天夜晚,我对自己许下了这样的承诺。

巴菲特给我“投资便能致富”的启示

追溯自己踏入证券业的起源,与华伦.巴菲特(WarrenEdwardBuffett)有很直接的关系。他打破了我对迈向富有之路的封闭想像。

原来,想要有优渥的经济生活,不必非得投胎在国泰、富邦等豪门世家。巴菲特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靠自己的努力、靠精准的投资,便可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富翁;这让我相信,只要下定决心,朝投资高手的目标前进,必然能完成我想要给家人过好生活的梦想。

于是,爱玩而成绩不算出色的我,踏着众家同学跌了一地的眼镜碎片,走进台大财务金融所,开始学习投资的各种理论。同时,也接手处理妈妈(菜篮族型投资人)在1989年股市大崩盘后惨遭套牢的残股,取得35万元的资金后,我正式前进股市。

一天赚一台汽车,获封校园投资神童

除了到学校上课或打打篮球,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投资上,不到半年,才念研究所一年级的我,就赚进人生第一个100万元。曾经在一天内,帐上获利便达50至60万元,等于是在一天里赚到一台汽车。

看准趋势、标的且操作获利,让我的自信心不断胀大,妈妈也把家里的储蓄和房子贷款拿到的钱,一併交给我进行投资。透过投资获利及融资操作,让我手上的资金部位从100万加到500万后,我也不负期望地,在短短两个月又把500万变成1,200万元。

我的投资绩效和在号子里的名气传开来后,吸引新闻媒体前来采访,并将我喻为“校园投资神童”、“校园股神”。

岂料,就在研究所毕业前,狂浪袭来,捲走所有的资金和美梦,付出高达千万的学费,更几乎赔上全家的财产。我不断地卡在“想卖,但卖不掉”和“可以卖,但价位落差太大”的困境中,平均一天就赔掉150万元,7、8个交易日就赔光手上的资本。

说我不傻眼,是骗人的!当时还是个学生的我,哪有可能承受这么大的跌幅。我很踌躇,不知道该怎么跟妈妈说,“1,200万元的资金几乎都没了”,我真正难过的不是钱输掉了,而是怕妈妈的心碎了。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妈妈白手起家,辛苦地赚钱,30年来的积蓄却被我两周内在股市赔光。

还记得咬着牙将事实摊开来说的那天,妈妈一脸愕然与不可置信的表情:“那么多的钱,怎么可能说没有,就没有了?至少还会有个3、4成吧!”我仔细地解释融资等相关操作机制后,才让妈妈相信,“钱,真的是没有了”,客厅里随即陷入一阵沉默,我也静静地等着妈妈或大骂或哭泣的各种情绪反应。

没想到妈妈完全没有责怪我,当下我忍不住痛哭,也因此更加自责。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有朝一日,要反败为胜。

如今,我虽然因为8年内为两家公司赚进16亿元的绝佳战绩,而获得证券业最高荣耀“金彝奖”的殊荣,却也曾经犯过“全天下投资人都犯过的错”,像是只看技术面买股、跟着市场的氛围走等等,但在重挫过后,从失败中获得体会,才能有今日的操盘好成绩。

股海中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神话。或许你也曾身陷人生的谷底,但请你千万不要放弃,要相信“努力学习,终能致富”。

10大迷思,让你永赔不赚

我非常爱看投资书,也常常把书中教的方法运用在股市,但随着市场经验的累积,我发现,书中的错误观念还真不少!到底是哪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天天在侵蚀你的财富?

迷思一:精通总经趋势、看准大盘走向,就一定会赚?

总经资讯虽然在掌握股市大盘的多空趋势上,有很正面的帮助,但景气对策讯号等指标不能直接告诉你,哪档个股会获利!

因此,即使你再怎么喜欢总经,也不要花太多时间或太依赖它来做投资决策,应把用于投资上的时间,做80%和20%的分配——拿80%的时间来研究个股的基本面资讯,20%的时间用以了解欧债问题等总经议题;切勿本末倒置,把80%的时间看总经和大盘,20%的时间用于研究股票基本面。

迷思二:营收、获利创新高的企业,未来成长性就高?

过度依赖财报数字的投资人,往往比不看财报的投资人,更容易落入公司派设下的陷阱,亏损幅度更多,风险更大。

基本上,企业公布月营收大幅上扬或本季的EPS大涨,都是“过去”的事,投资人必须在看到或听到企业的营收、获利成长时,去合理地怀疑它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假如推动力是因为企业有新业务,表示公司的体质变好,可将其列入观察名单中,适时买进;假如是机会财,那就要离它远一点才安全。

迷思三:低利率时代,高殖利率个股比定存更好赚?

台湾投资人近年来偏好投资高殖利率的个股,觉得把钱放在银行定存,仅能赚取不到2%的利息,倒不如买高殖利率的股票,可以有5至6%的获利,比定存高出3倍。

这个说法,看起来好像颇为合理,却犯了一个投资上的大忌,就是没考量到不同投资工具间的差异性,让自己陷入更大的风险中。再者,企业由人组成,它会随着时空环境、公司经营情况而产生变化,过往有高殖利率,不表示未来也有。

迷思四:投资股票很简单,买当下最好的公司就对了?

有些投资专家被问及投资建议时,会很直接地回答“买当下最好的公司”,若再进一步被追问时,往往会以当下股价最高的企业(即股王)为例作结,既安全又省事。因为股王之所以为股王,就是它们正站在产业的主流趋势线上,且前景看好。问题在于,专家们“忘了”说,股王是会改朝换代的。

从当下的眼光来看,股王确实是不错的公司,可是把时间拉长后,就会发现股王不仅不是好的投资标的,还是风险极高的个股。如果投资人非要买股王不可,就得在它风华最盛的1到2年内(电子类股股王在位期较短)进行短线操作,千万别想与它长相厮守。

迷思五:搭智慧型手机顺风车,选Apple概念股就对了?

股市最怕炒作一时的风潮和流行,让股市或类股股价很快达到过热的情况,偏偏台股市场最爱各种“概念股”风潮。就拿近年来最夯的、三不五时就出现在财经报纸头版的“Apple概念股”为例,和Apple搭得上边的产品链供应商一字排开,形成一张张漂亮的表格。但被列在上头的企业,其接到的Apple订单占公司营收的比重多少?接Apple订单是赚钱,还是赔钱??等资讯,都没有细谈。

什么?接Apple订单的会赔钱?

当然!投资人不要傻傻地以为只要是接到Apple订单的企业,就能因为Apple产品大卖而赚钱。因为有不少公司为了抢到Apple的订单,把产品价格压得很低,导致产品毛利率大降,甚至有赔钱接单的情况,目的是为了挂上“Apple供应商”的头衔,以便获得其他企业的订单;而更坏心一点的企业,就是为了靠概念股题材炒股获利。

这些被纳入概念股名单的企业,“含金量”各有不同,有些可能连18K都不到,不过就是洒上些金粉的三、四级企业,或者是踏入相关领域不久,公司本身的经营模式还未健全,甚至连如何让经营模式或相关技术成功地转换成让公司获利的工具,都还不摸清楚。投资这样的概念股企业,就只能赔钱出场,投资风险仅次于机会财。

迷思六:挑到好股后,随时买,不要卖,就会大赚?

每次只要听到投资人说,他买了某间好公司的股票,要留着慢慢等它涨,或者是一直买进某档“好股”,要留做未来孩子出国留学经费时,我心里都会忍不住大喊,“拜讬!这是谁教你们的笨观念?”这种认为存股可产生“複利效果”的想法,是大错特错。

首先,在这世界上唯一有複利效果的,就只有银行精心设计,用来赚利息钱的各项贷款商品才有,股票投资是一丁点都搆不上边。“长期投资可享有複利效果”,充其量只是行销话术,并不适用在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台股市场。

再者,企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是会变的”。可能因为资产的多寡、经营事业的心境不同、健康或体力的差异,抑或经济景气的好坏、产业结构的变化等,都会使经营企业的“人”产生改变,进而让企业也跟着改变。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有疑问,可以直接打电话到公司提问。千万别想说,“我才买几张股票,又不是大股东,怎么好意思打电话去问东问西?”

投资人要记得,无论持有的股票张数多少,你都是公司的股东,都有权利要求公司说明经营现况。而上市柜公司不但有义务要回答股东的问题,还设有投资人关系部门,专门处理一般及法人投资人对公司经营的所有提问。所以,不用怕,有问题就要大胆打去问!

迷思七:外资影响大,只要跟着做,就能稳赚不赔?

以目前外资占台股比重达1/3,且有比重愈来愈高的趋势下,了解外资的动向是有必要的。可是,外资有退休基金、对冲基金等不同种类,市场操作的方式也各异,没有那么容易解读。

以影响市场较大的对冲基金来说,都是一手做多、一手做空,除了专业操盘手可以透过相关数据去查询和勾稽,以了解外资的动向外,散户型投资人或坊间的“投资专家”,只能看得到外资期货多、空单或股票买卖超数据,等于只看到一半!若据此解读外资动向、跟进操作,就会陷入五里雾中,弄得自己头昏脑胀。

除此之外,外资报告是外资提供给所有客户的投资评估建议。然而,报告在出炉前,都会先告知VIP级的大客户,让大客户们可以提前操作;有时,也要因应为数众多的客户利益,刻意做多或做空个股。

因此,当外资报告流出或被媒体报导时,要不是客户们“该做都做完了”,报告内容已不具参考价值;再不就是客户们好整以暇地,坐等投资人“同乐”,报告内容“极具参考价值”。这么高的资讯不对称性,让一般投资人几乎只能处于挨打的地位。

所以,投资人别花太多时间去追踪外资动向,也别忙着接收结论,而是要了解外资操作的背后逻辑,养成对投资独立判断与分析的能力,才不会沦为替别人赚钱的垫脚石。

迷思八:买有富爸爸的公司股票,就是安全型投资?

投资人会买集团股,多半是看好集团效应,也就是俗称的富爸爸效应。但有富爸爸的上市柜公司,就一定会有好的投资报酬率吗?那也未必!得要看富爸爸本身是不是个优质的企业?

有些集团旗下子公司一大堆,“什么都做,什么都卖”,但从母集团到子公司,几乎没有一家有稳定获利,这类的集团股,无论是爸爸或儿子,都不值得投资。

倘若是个优质的富爸爸,就要看富爸爸对儿子的关爱程度有多少?一般来说,企业若有个不错的富爸爸加持,申请上市柜会顺利很多,投资市场也会赋予期待,让股价有一定的成长性。

但上市之后,得看富爸爸和儿子之间,是否有直接的订单或业务往来,如果没有,表示两方的“关系疏离”,富爸爸效应不大;如果有且比重不小,就表示企业的营收和获利,有富爸爸在背后做靠山,相对稳当,投资价值较高。

以“儿子众多”的鸿海为例,生产机壳的鸿准与PCB软板的臻鼎,和鸿海的业务往来密切,就属于有靠山型。不过,某些经营不佳的集团股,旗下一大堆子公司,但连母公司本身都经营不好,子公司多半也乏善可陈。若投资人只看集团效应和市场题材,或靠财报数字选股,就会看不清谁才是真正会赚钱的“好儿子”。

迷思九:敢于在危机时入市,才能赚到倍数获利?

大多数投资人在大型股灾或全球型危机爆发后(如2008年金融风暴、2011年欧债危机),都会大幅度地减少投资部位,避免投资亏损,仅有如巴菲特等级的投资大师,才会在危机时入市。

若你问我,危机入市可不可行?我会告诉你,“这是你和大股东能够平起平坐的唯一机会。”因为只有在股市崩盘时,盘势及股价双双重挫,一般投资人的持股成本,才会较接近大股东。但这个前提是,投资人必须能很清楚地分辨“什么是好的股票”,否则危机入市给你带来的就不是机会,而是更大的灾难。

迷思十:不管多空,长期投资?

在前面提及的危机入市,是属于大股灾后的特殊进场时点,而在一般相对多头的牛市与相对空头的熊市中,投资人还是应该采取“与趋势为友”的策略,在熊市时淡定,增加现金部分、减码风险性的股票投资;在牛市时积极,减少现金持有、加码股市投资。

因此,投资人想在股市里从容来去,就必须了解市场翻转的讯号,及早做出调节。如果投资人发现,基本面的总经数据,如领先指标、景气对策信号,开始由高点往下;同时,代表货币供给量能的M1b及M2,也从高档往下;加上台股指数往下跌破季线等3个讯息出现时,就表示股市将从牛市转进熊市,要儘快逢高减码手上的持股。反之,则代表股市将从熊市翻转进牛市,投资人可以适时地加码未来成长可期的好公司。

台湾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13年,所以,长期投资的观念必须改为长期追踪。

【操盘赢家的忠告】

我将这10大迷思细分为3大类,投资者应随时检视自己是否犯了这些错:

1.愈看愈错的基本面:精通总经趋势、看准大盘走向,就一定会赚?营收、获利创新高的企业,未来成长性就高?低利率时代,高殖利率个股比定存更好赚?投资股票很简单,买当下最好的公司就对了?

2.愈相信愈惨的概念:搭智慧型手机顺风车,选Apple概念股就对了?挑到好股后,随时买,不要卖,就会大赚?外资影响大,只要跟着做,就能稳赚不赔?买有富爸爸的公司股票,就是安全型投资?

3.愈做愈赔的技术面:敢于在危机时入市,才能赚到倍数获利?不管多空,长期投资?

Via i黑马 By 商业周刊-张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