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用15年甩开台湾
2012-12-12 10:19

韩国为何敢叫板日本?日本失去20年,正是韩国追赶20年。专家数据称,两国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11倍缩小到5.3倍,人均国民收入从4倍缩小至2倍。三星一举超越索尼成亚洲最大电子生产商。台湾在对比韩国,中国大陆更应对比韩国。

来源:天下杂志? 作者:侯如珊

韩国 15年甩开台湾

台湾出口额,曾是韩国的四倍,但15年来,台韩竞争力逆转。如今,韩国出口额是台湾两倍,跃升世界第九大贸易国;台湾前五大贸易区,韩国市占率都赢台湾。这15年来,台韩各自做了什麽关键抉择?为了赢,韩国付出什麽代价?

韩国大叔Psy的歌曲MV「江南Style」红遍全球,创下YouTube点击超过四亿次的超高纪录,衝上英国流行歌曲排行榜第一名、美国排行榜第二名。

韩国的「骑马舞」,在全球重燃新一波的韩流。不仅台湾企业大老学跳马舞,美国总统大选的宣传片中,假扮的欧巴马也扭起了双腿。

这不仅展现韩国娱乐业的实力,更替今年超越欧、美,引起世人嫉妒的韩国,争取了许多「好感」。

韩国首尔的江南区,等同於台北市信义区,代表高级生活圈。

叁十出头的台湾媳妇Lisa,就住在江南区狎鸥亭的公寓大厦,先生在叁星集团总部工作,人人称羡。

她嫁来韩国五年,努力学会韩语,融入社会。「台湾每年约有一百人嫁到韩国,交流网站上的讨论不脱叁件事:菜价太贵、婆媳关係、先生长时间工作。」

可见,韩国人为了这令人豔羡的成功,付出了不少代价。

物价高昂是其一。今年一到八月,韩国物价年增率是二.四%,远高於台湾的一.八%;工时是其二。去年韩国人工时二叁一二小时,在IMD报告排名全球第二,比台湾人每年工作多出二叁八小时。

韩国式成功,得来、维持都不易,韩国人为什麽愿意付出?

如果比喻台湾是小康家庭,价值观多元,追求幸福感。那麽韩国就是曾经家道中落、失去一切的落难家庭,好不容易才挣得重生,相信非赢不得成活——「爱赢才会拚」。

在崇尚个人价值、自由主义的今天,韩国强烈的爱国主义,深埋在不同年龄层的韩国人心中。

一九九七年,Lisa的先生从名校首尔大学毕业,準备出国留学,却因亚洲金融风暴,积蓄一夕之间贬值一半。使得这位原本不愁吃穿的中产家庭之子,留美期间得拚命打工。

「现在,我先生也每天工作很晚才回家,偶有抱怨,但公公勉励他,要为『韩国』的未来打拚,」Lisa说。

她观察,韩国看起来很国际化,社会价值观却很传统,愿意牺牲一切。因为,只有向上,才能得到好生活。

关键抉择一:FTA快攻vs.仰赖ECFA

为了赢,韩国政府选择大开国门。

一九九七年金融风暴,韩国被IMF接管後,政府的国家经济战略,就是以FTA(自由贸易协定)为主。打开韩国大门,也打开韩国商品在全球市场的渗透率。

从二○○二年,韩国谈下第一个FTA伙伴智利,至今,韩国是唯一已经完成与东协、欧盟、美国叁大经济体签下FTA的亚洲国家。签有FTA的国家贸易额占韩国总体贸易额,已达叁五%。

去年,韩国贸易总额突破一兆美元,跃升全世界第九大贸易国。而台湾,仍是世界第十八大贸易国。

经济部长施颜祥不讳言,「从国际竞争角度来看,韩国FTA佈局比我们早,速度比我们快,规模比我们大,对我们形成压力。」

施颜祥解释,因外交因素,台湾花了十二年,才加入WTO;○二到一○年,完成中美洲邦交五国的四个FTA,但只占台湾贸易总额的千分之二。一○年,与中国大陆签订ECFA,五百多项的早收清单,全部加起来,「占台湾贸易总额不到五%。」

研究过去六十年,台韩贸易量的消长发现,台湾出口金额曾是韩国的四倍以上,而一九七五至九四年以前,双方也都势均力敌。

然而九七年後,台韩出口竞争力逆转,双方差距愈来愈大,○叁年起韩国更加速猛签FTA,如今已大幅甩开台湾,无论是出口金额或贸易总额,都几乎是台湾的两倍。

台湾的前五大贸易地区,是中国大陆、东协、美国、欧盟、日本。去年,在这五大地区的市占率,台湾全盘皆输韩国。

但若以为韩国模式,就靠FTA的国门大开,让产业自己在「市场」竞争,就大错特错。

韩裔的英国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张夏準,在《富国的糖衣》一书中指出,外界以为韩国是新自由经济的代表,市场愈自由愈好,政府干预愈少愈好。

事实上,韩国的成功是选择特定产业扶植保护,直到成长足与国际抗衡的程度。可见,韩国政府对产业环境的保护,有清楚的拿捏。

关键抉择二:政策落实vs.口号计划

韩国最大网路公司、最大遊戏入口网站、市值最高(超过叁千五百亿台币)的网路企业NHN,执行长金相宪接受《天下》专访时,承认政府对他的成功有贡献。

在网路初兴的九○年代末期,韩国政府就大力扶植网路产业。在全韩铺设基础设施,成为全球网路最快速、覆盖率最高的国家。

「韩国政府永远走在市场需求之前,」金相宪说,韩国政府发展网路产业,并不是直接金援重点企业,把它养大;而是创造好的环境,让企业自己拚。

而且,从台韩「关键时刻的关键抉择」年表看出,韩国政府的政策(FTA蓝图、推动韩流、重振汽车产业等)落实度都高,具国际竞争力;台湾政府的政策(自由贸易港区、六大新兴产业等),执行成效不彰,也不具国际竞争力。

「要谈FTA,一定要先巩固国内产业的实力。否则,企业一定死一地,」一位前财经官员焦虑地说。

上週国庆演讲中,马英九总统指出要推出「自由经济示範区」、加速与各国签免税协定、并大幅放宽外来资金投入台湾产业的限制,「未来开放是常态,管制是例外,」他说。

但比起韩国政府的「準备」功夫,台湾还差很大一截。

以FTA的谈判人员为例,韩国外交部的通商交涉本部,就有二百二十个谈判人才,而台湾经济部的核心贸易谈判人才,只有叁十四人,无论是人数与经验,都需要急起直追。

关键抉择叁:价值导向vs.成本导向

企业的抉择,也区别了台韩的成功模式。

一九九七年金融风暴後,韩国中小企业爆发倒闭潮,大财团大宇也不支倒地。面对全球化竞争,韩国与台湾采取两种不同的路线。

韩国集合全国之力,扶植大企业,走价值提升和品牌路线;台湾则选择不断压低成本,为人代工。

清华大学教授彭明辉分析,同时间台湾也面临十字路口,前面摆著产业外移或是产业升级两条路。大部份台商选择了第一条路,大量西进,结合大陆便宜的土地、劳力、水电、甚至环保成本,继续扩张。

彭明辉感慨,台商选择赚「easy money」(轻松钱),以购买「turnkey solution」(统包解决方案)的外国机台、进口原料,追求製程良率与更低的生产成本。

相反地,韩国企业却是选择投资技术研发与建立全球品牌。

十年来,韩国研究开发占GDP比例,一直高於台湾;○六年,韩国整体研发经费占GDP比例超过叁%,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

台韩不同发展路线的後果,也愈来愈分明。

去年,韩国在手机、面板(LCD电视)、DRAM居世界第一,半导体居世界第二,仅次美国。

以十吋以上的面板为例,○七年,台湾与韩国各占全球四成市场,旗鼓相当,友达甚至位居全球龙头地位。但到今年第二季,韩国市占率已经跃升全球五成以上,LG、叁星分居第一、第二名。

韩国服务业也急起直追。韩国国家智库开发研究院院长玄旿锡指出,由於韩国必须对外开放服务业,除了以更高透明度与世界接轨,「未来移民政策将以吸引白领专业人士为主,包括法律、金融与医疗专业人才。」

相反地,台湾吸引台商回流的政策,是以开放外劳比例为诱因,继续走压低成本的老路。

今年,韩国启动韩资企业回流计划,以赋税与土地优惠为主,但外劳开放上限,仅有条件的引进一○%。而台湾外劳上限已高达四○%,且有台商与立委持续关说施压,要再拉高比例。

前劳委会主委王如玄,在《天下杂誌》专访中,说明新竞争年代,台湾需要的企业抉择,「当全球都要吸引企业回国投资,韩国跟美国用的是租税优惠,台湾却总是希望以开放外劳比例当诱因。我们要思考,要吸引怎样的台商回来?是追逐廉价劳力?还是可以为台湾社会创造附加价值与好工作?」

代价一:连炒年糕,都得吃财阀品牌

当然,韩国的发展模式,也产生极大後作用力,造成严重的贫富不均、大财团压迫中小企业,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蓄积了反撲的政经势力。

《国际先锋论坛报》的特派员崔相熙,在韩定食餐厅里,批评韩国大财团压迫中小企业毫不留情。「韩国现在最重要的思潮是『经济民主』(economic democracy),让全民共享财富,」他说。 叁星集团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也靠削减上游供应商利润。「我们称这个体系是『叁星动物园』,小公司的利润结构由叁星决定。就像居住在动物园里的动物,我餵你什麽食物,你就吃什麽。」

崔相熙指出,在李明博担任总统时期,大财团更加扩张势力与领域,大小通吃,「甚至是庶民小吃的辣炒年糕、豆腐与泡菜。」

例如,韩国现代汽车投入养牛业;LG集团做竹盐牙膏;GS集团大股东,要开炒年糕全国连锁店。

被贴上靠拢大财团标籤的总统李明博,邀请前总理郑云灿,主持「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成长委员会」,希望改善贫富差距。

出身贫寒的郑云灿,提出许多具体建议,包括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利润分享制度;列出八十二个行业,希望大企业不要介入经营;今年并公布五十六大企业的双赢指标,衡量大企业是否对中小企业友善。但叁星集团会长李健熙与韩国工业总会强力反弹。

代价二:贫富两极、社会对立

去年底,郑云灿进总统府青瓦台,希望争取更多的预算与影响力,当场李明博沉默。

「他对於公平正义的想法是表面的,我却是尽了最大努力贡献,所以我就提出辞呈,」郑云灿在新的智库办公室,接受《天下》采访说。

郑云灿并不寂寞。社会反撲的民意,反映在今年年底的韩国总统大选。

独立候选人安哲秀的政治旋风,就是例子。《朝鲜日报》评论指出,「这个时代渴望安哲秀的现象,背後所象徵的政治价值就是『福利和正义』。」

韩国模式,值得学吗?

韩国从国家、社会、企业所信仰的「优胜劣败」生存法则,像一刀两刃,成就了一个经济强人,却同时是个「幸福弱者」。IMD专家也提醒,韩国模式容易大起大落。

台湾经济发展,落後韩国。但韩国模式,台湾要学吗?

长年观察台湾企业发展,东海大学社会系荣誉教授高承恕认为,台湾一直对刻意扶植大财团,持比较保留的态度。

「台湾是二元结构,除了公营事业外,一大块是不计其数的中小企业。非政府刻意培植,而是从农业社会转型代工製造的外销型中小企业,像一群蚂蚁雄兵,」高承恕说。

相较於韩国垂直整合的大财团,台湾中小企业走水平分工。曾到台湾工业园区参观过,首尔大学经济系教授李根,非常羡慕台湾特殊的产业聚落。

「上下游都在附近,高度分工的生态体系,中小企业活动力很强,不像韩国,都在集团内分工,」李根认为,这是台湾的特色和优势。

相较於台湾中小企业的多元活力,韩国中小企业研发动能极低,因为只能仰赖大财阀餵养。

根据台经院数据,比较美、日、德、韩、台,叁百到九九九人的中型企业的研发密度,韩国只有一.二%,低於台湾的一.八%,只有日本的约一半。

「所以不是问『能不能』学韩国,而是『要不要』学?台湾有自己的定位。应顺势而为,做小而强,不要一直想做大,」高承恕说。

事实上,今天全球经济正进入产能过剩、成长「大停滞」状态。高承恕认为,台湾中小企业的灵活度,反而能针对市场需求更有效、快速的应变,「快速回应市场需求,比追求规模更重要,」高承恕说。

譬如在中部的工具机产业、自行车产业聚落。这群中坚企业,正不断建立如德国、瑞士企业,走向更精密、更高价值创新的传统。

「这才符合台湾现在需要的发展模式。台湾中小企业要升级,而不是持续用低工资、做低价品,政府不要老是觉得他们是传统产业,」政大国家发展研究所讲座教授王振寰说。

今年九月,台湾外销金额最大的产业,是由上百家中小企业组成的机械业。「对台湾GDP、薪资贡献度都很高,」王振寰观察。

台湾如何走自己的路?最核心的关键议题是如何能破釜沉舟,转型再升级。

马英九总统希望,加快与各国谈判各类自由贸易协商架构时,也应全盘考虑,台湾是否有足够的谈判专才?各产业是否做好了大开国门的準备?

韩国媳妇的告白

在韩国生活五年,韩国这几年经济表现的确亮眼,但人们是否幸福快乐?韩国经济依赖出口,向来惯用货币贬值刺激出口,通膨严重。首尔超市物价,一粒鸡蛋11元台币,一块豆腐63元。(以韩圜38对台币1计)

首尔房屋租金这两年更是暴涨。要在首尔租一间26坪的公寓,平均年租金2亿韩圜(约526万台币),好学区如江南区则要3亿韩圜以上(789万台币)。如果要买江南区房子,平均一坪120万台币。(编按:年租金指的是韩国特有的「全租制」。房客须先缴纳高额押金/保證金给房东,房东可投资运用或存款孳息,等於以利息代替租金,房客无须缴纳月租,租屋期满後可全数拿回押金。)

经济压力大,精神压力也不小。韩国社会伦理、阶级严格,重视职场的团体关係,公司有经常性的聚餐饮酒。不参加的话是不合群,老闆一句「不醉不归」,员工就要喝到「掛掉」。这类饮酒活动不是週末小酌,而是平日下班的「另类加班」。有员工喝太晚,就直接到24小时叁温暖报到;洗完澡小睡一下,次日直接上班。

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信心

由於竞争性强,样样想求好求快,「乐活」、「慢活」这些字眼,在韩国「快快快,经济发展至上」的主流思考里,是不著边际的口号。

韩国对於产品服务的品质要求甚高。身为消费者实在很享受,但身为员工就要随时为客户待命。

在月子中心,晚上十一点半,我的电动床出问题,一名工程师来解决不了问题,陆续派了五名工程师来,检修到好为止。星期天下午,我家客厅灯管出问题,公寓管理中心立刻派两位水电技师来。别忘了,这些人不是高工时、高收入的投资银行家、急诊医师。在韩国,週末或者晚上出勤上班,绝对不是什麽不合理的事。

如果要说韩国明显的优点,那就是只要你跟韩国人谈起他们的国家,很少韩国人会不抬头挺胸,充满信心。

今天韩国的发展,有其历史文化与民族性格的缘故,不是台湾可以走的路。不如把眼光放回自己身上,想想哪些才是台湾优势,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