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自检曾发现抗生素超标 隐瞒结果未提召回
2012-12-20 13:27

肯德基早在2010年和2011年的自检中,就得知鸡肉原料的抗生素含量超标。其自检是委托一家上海的第三方检测所进行的,而这批原料正来自此次被爆出使用大量抗生素、激素生产“速生鸡”的山东六和集团。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陈承

本报独家获悉,肯德基早在2010年和2011年的自检中,就得知鸡肉原料的抗生素含量超标。其自检是委托一家上海的第三方检测所进行的,而这批原料正来自此次被爆出使用大量抗生素、激素生产“速生鸡”的山东六和集团。

检出抗生素超标后,肯德基并未立刻终止与山东六和集团的原料供应合同。而是在2012年8月才将其清除出供应商名单。然而,在肯德基12月18日公布的声明中,却将此节模糊地称为“汰弱留强”,向公众隐瞒了自检结果。

截止19日下午,百胜中国事业部品质管理总监陈玮仍对媒体表示,“六和的表现可以接受”,百胜停止与其合作,“并非因为原料质量原因,而是受供货商服务、价格、供货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12月18日称,知悉“速生鸡”流入百胜餐饮集团上海物流中心的信息后,上海食药监第一时间组织监督员对其产品进行抽检,全面检查其来源和自检情况。

上海市食安办负责人回应本报称,19日下午已经派人前往检测所取证,20日上午将向本报公开取证结果,“这个事件警示我们,要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倡导诚信经营,”该负责人说。

  该做未做的召回

“今年8月起肯德基已停止向前供应商六和集团采购鸡肉原料。”肯德基在上述声明中称。但声明并没有提及肯德基此前进行鸡肉原料抽查时,即已得知来自六和的原料存在抗生素超标的重要事实。

“按照法律法规,肯德基在查明部分批次的原料抗生素超标时,就须立即向社会公布这一情况,”食品安全法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本报记者查阅,无论肯德基还是其母公司百胜,从今年8月至今,都未在其官网或其它渠道公布上述抗生素超标的抽检结果。而来自央视的报道称,此前六和集团平均每个月会给肯德基提供约40吨到50吨的鸡肉产品。

郑风田对本报记者称,按照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肯德基应该在发现原料抗生素超标问题后,主动进行食品召回,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

“不过肯德基案例的特殊性在于,炸鸡块类食品往往在出售后就立即被消费者所食用,当肯德基在抽检时发现问题时,大多数问题食品都已经被食用,召回就无从谈起,”郑风田称,“但这并不能成为肯德基在发现问题后,未能主动披露相关情况的借口。”

公布于2007年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下简称“规定”)显示,“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等四种情形被定义为不安全食品,而食品生产者在确认食品属于应当召回的不安全食品后,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不安全食品。此外,《规定》还要求食品生产者实施通知消费者停止消费不安全食品等召回行为。

“原料部分批次的抗生素超标,而肯德基又使用了这批原料进行生产,那么所生产的食品就应该被认为是不安全食品,”郑风田说,“而肯德基据此就应该按照召回规定,进行相关信息的发布。”

不过,上述《规定》却并未对原料一旦出现不合格,供货商是否应该进行召回作出规定。

  最高3万元的行政处罚

“现阶段,若企业主动召回产品,不但要承担召回产品的原料成本,还要承担其它风险,” 国内一家知名食品企业有关负责人曾在5个月前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如此解释国内食品企业不愿实行召回的原因,“企业主动召回产品的成本要大大高于不召回成本,权衡利弊后,自然很少有企业愿意主动召回。”

相比之下,8天前,德国一家食品公司则因接到消费者申诉称一名男子在食用该公司的速冻比萨饼时咬到一硬金属颗粒并磕碎其牙齿,就决定在全德国市场紧急召回总共约900万盒速冻比萨饼。

“召回900万盒速冻比萨饼给公司带来的经济损失一时难以估量,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是压倒一切的优先考虑。”该公司发言人对召回决定评价称。

“相关部门对应该但没有实施食品召回的企业处罚太轻,也是目前国内食品召回制度的一大缺失,”郑风田说,“但在美国、德国等国家,食品企业如果没有履行召回,则将被处以巨额罚款及其它惩罚措施。”

而在《食品召回管理规定》中,对于违反召回规定的企业,最高也只需缴付不超过3万的罚款。

  山东六和反思:基地+农户模式被指系统风险

在这场鸡肉安全危机中,山东六和集团无疑是最大责任方。

12月18日,央视曝光了山东六和在鸡饲料里添加多种抗生素、违禁使用各类药物催肥速生鸡,以及一系列不符国标养殖规定的丑闻。

据本报记者了解,山东六和的养殖模式是“基地+农户”,由公司提供鸡苗、饲料、药物等养殖所需,而后和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讲好收购价,等到农户把鸡养大,然后由公司去收购。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圣农发展)副总经理陈剑华认为,“三聚氰胺、瘦肉精和鸡肉违规喂食抗生素的问题其实总结下来就是一个问题,都跟农户有关,就是‘基地+农户’这种养殖模式风险太大,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

而在这种模式下,肯德基作为山东六和的采购方,只能监测结果无法追溯过程也在情理之中。

肯德基在其公告中强调,保证供应商质量品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宰杀后都需要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但是有媒体此前调查称,在河北、山东等地,花钱就能买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养殖模式虽合国情但蕴含风险

“这次丑闻最根源的问题,其实是这些企业的生产模式所导致的。”12月18日下午,陈剑华在电话中分析说。

圣农发展是肯德基的三大鸡肉供应商之一,其与香港上市企业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以及山东新昌集团有限公司曾在2009年7月获得肯德基所属的百胜餐饮集团50亿元人民币的采购协议,这3家企业也由此成为肯德基在中国大陆最大的三家鸡肉龙头企业供应商。

据介绍,美国前五大养鸡企业都是一体化的产业链模式,去年这五家所占的美国市场份额高达67%。而在中国90%都是“基地+农户”的模式,其存在无疑更暗合当下国情,较少的投资成本以及极大吸纳农村人口劳动力的特征使其模式受到各地肉鸡供应商的追捧。

此次曝光的山东六和便是这类模式的代表,据央视报道,山东六和不是自己直接养殖白羽鸡,而是让高密市小迟家庄和平度市袁家庄的一些养鸡场饲养,然后销往平度市崔家集镇的六和公司屠宰场宰杀。

“这类养殖模式的弊病很明显,就是风险不可控。你可能去检测一家两家,但是几十万的农户养鸡,而且各家的方式、添加的药物各不同,你总不能每家去挨个检测吧?”陈剑华说。

第二种模式就是,一体化的产业链模式。陈剑华称,就是自繁、自养、自宰、自销,自己购买种鸡,孵化成小鸡,自己饲养,最后自己屠宰供应。所有的环节全部自己掌控,包括鸡饲料都自己做,这个方式可以规避风险,掌控力强,但是先期投资成本异常巨大。

一个可以列举的案例是,圣农发展在2011年末计划投资建设年产1.2亿羽肉鸡工程及配套项目,因为是一体化的产业链模式,所以项目建设内容需要配套种鸡场、肉鸡场及饲料厂、孵化厂、肉鸡加工厂,当时该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7亿元之巨。

陈剑华说,美国前五大养鸡企业都是一体化的产业链模式,去年这五家所占的美国市场份额高达67%,在中国,圣农发展是最大的,但是市场份额不到3%,其余90%都是“基地+农户”的模式,风险也自然凸显。

  只监控结果不监控过程

上述肯德基人士向记者回应时说,肯德基目前在中国有20多家鸡肉供应商,一年会做一次供应商的资质评估,同时还有非常严格的系统进行过程监管。

对此说法,一家匿名供应商进行反驳:“肯德基不会参与养殖到屠宰的监控,前期是企业自己监控送检,而肯德基是等你送到它那后再进行抽检,各自是独立的检测体系。”

“肯德基不可能也没办法全程跟踪监控,就像小孩子读书一样,不管你平时用功也好不用功也好,肯德基最终只看你考试分数是否及格,过程他们是不管控的。”

肯德基三大鸡肉供应商的另一家、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的一位前管理层人感慨说:“这次山东六和被捅出来,但并不是说六和做的有多不好,行业本身其实就是这个样子,只要最终检测标准符合国家规定就好了,业内许多企业都是在喂抗生素。”

据农业部的《肉鸡饲养管理准则》规定,肉鸡在送宰前7天,必须停用一切药物,但在实际操作起来,山东六和并没有遵照规定。

前管理人士说:“用药本身也是一项成本支出,农户未必不想停,但是和养殖环境有关,由于密度太高,鸡的健康损害比较大,但是如果你养殖空间大了,成本又划不来。”

山西粟海集团的一名养殖户曾经表示过,根据公司要求,一个鸡棚里装5000只鸡,密度大很容易生病,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喂药,提高鸡的抗病能力。

“国家规定7天停药用于代谢,这是理想标准,有的推迟几天最终也并不一定会被查出来。”前管理人士告诉记者。

陈剑华说:“2009年与百胜订立的6个月改换一次采购价格的频率已经被缩减到3个月,现在肯德基依然是采取‘生产成本+合理利润’来定价,这个合理利润也就是在6%-7%之间,而由于饲料上涨、人力上涨,利润相比前些年其实是有压缩的,所以供应商必须要靠精细化管理,保证鸡的存活率,才能来实现利润增长。”而这也无疑给了一些供应商更大的违规动机。

  “速成鸡”末端起底:抗生素占鸡成本的十分之一

李利(化名)每年差不多养五批速成鸡。

11米半宽一百多平方米的鸡舍,每次能养1万只左右的鸡,平均每只小鸡一斤多,四十多天出栏;如果是白羽鸡的话,重量更多,大概只能养7000只左右,时间会延长到五十多天。

“鸡越接近出栏,越喂抗生素。”李利是济南西郊段店镇西面一个养鸡场老板,他告诉记者,雏鸡刚买回来是打疫苗不喂药的,而喂药都是鸡长到30天到45天出栏期间,“一只鸡差不多要用近1块钱的药,其中大部分是抗生素。”

“用药这一块占整个养鸡成本的1/10。”李利说:“鸡苗要一块钱,养鸡是1.8斤-2斤饲料出1斤肉。算下来大概十多块钱成本,卖掉后净利润也就1块钱。”

“小鸡刚出壳就像刚生下来的小孩头半年自身就有抵抗力一样,加上打疫苗,鸡头三十天基本上不长病。”李利介绍说:“三十天以后就像人开始老了一样,就开始病了,就要把药兑到水里喂给鸡喝。”

李利说,养鸡需要提防的病很多,大家都熟悉鸡瘟,实际上像“新城疫”这样的病比鸡瘟还可怕,怀疑饲料里有激素的另一个原因,是现在的鸡也很容易得大肠杆菌,一发现苗头不对就要赶快用药。“多的时候,2两一瓶的药一天要用十几瓶。”李利说。

那怎么看出苗头不对?又怎么知道用什么药?用多少呢?

李利解释说,一是养的年头多了,也有经验了,再一个是现在每个环节“都很专业”。比如卖药的,他们会定期上门推销一些药,指导用药。鸡发病大都是一片片的,一有风吹草动,药商就会上门推销。而且一般都是赊账,等把一批鸡卖掉后再结账。

“他们的竞争也很激烈。主要是利润高,一瓶20多元的药至少能挣10块吧。”李利说和他们接触多了,能挣多少钱基本都知道的。原因就是他们之间一竞争,底牌就说出来了。

李利在家中上完初中就辍学了,对如何用药实际上也不太明白,一般就是这些卖药的怎么说怎么用,感觉他们为卖药可能夸大其词,但担心真出事也倾向于多用药。

虽然也有中药,比如药商也会推销一些用黄连配制的药水什么的,但用着顺手的还是西药抗生素一类的。

这些抗生素就在出栏前两周内几乎天天兑到水里喂给鸡喝掉。直到有人将鸡收走。

而之前没有人也没有哪个单位来检验一下这批鸡是否抗生素超标。收鸡的贩子也从来不问吃没吃抗生素,“他们只看一样,这些鸡是不是看上去健康。”李利说。

李利鸡舍里的鸡一个挨一个挤在一起,但他告诉记者,养鸡不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