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灵感】人类学家深入调查,探查黑客文化真相!
2013-01-05 11:23

人类学家常探索尚未发掘的次文化,透过与当地人同住的方式,学习在地生活;柯曼(Gabriella Coleman)正是采取此道,前往美国旧金山与黑客同住。人类学家柯曼在麦吉尔大学任教,她移居旧金山三年,以研究Debian Linux开源操作系统幕后群体及其他黑客,例如找到以重新发明软体新方式而自豪的人。

近期她解析黑客组织Anonymous幕后成员,该组织以黑客做为抗争及恶作剧的手段。她搬至旧金山后,自愿参与“电子前哨基金会”(EFF)工作,柯曼相信若拥有该组织电子邮件信箱,受访对象会更愿意回覆。她参与Linux用户每月在湾区举办的聚会,地点就在市区的中式“四海”餐厅,一边吃中国菜,一边聊自由软件。她也与黑客一同上街游行,要求释放Adobe eBooks黑客斯亚洛夫(Dmitry Sklyarov),并学会整套软件。

如今她推出著作《骇客的道德与美学》(Coding Freedom: The Ethics and Aesthetics of Hacking)记录这段经历,以人类学研究角度分析,身为黑客的意义为何。

柯曼在《Wired》办公室受访,以下为编辑后的对谈内容:

你为何决定与黑客同住?

柯曼:以前我就想住在黑客密度很高的地区,不希望像过去研究Anonymous一样,只透过网络分析。既然世界上确有黑客,不如前往旧金山,当地似乎聚集不少黑客。

我很快发现,黑客活动之中,许多内容皆与开源码无关,例如资讯安全、海进传统、硬件爆破等都成为我的研究主题。虽然本书与开源码相关,但我希望剖析黑客各种面向,也很想了解黑客为何分门别类。

开始与纽约的资讯安全黑客打交道后,一切变得更为有趣。他们彼此之间的隔阂更深,认为编写程序不算是黑客,黑客必定得要打破事物,资讯安全型黑客的排外性也特别强烈。

对于你的研究方向,其他人类学者有何看法?

柯曼:他们认为这项主题很有趣,也乐见有人投入其中,不过在西方世界,常常觉得黑客文化浅薄又贫瘠,有些人会说,“这个主题在政治上很有意思,开发出另一种授权方式,但这不就是一群白人男性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吗?”

先前我也会出现这种想法,但后来与他们接触之后,认识黑客文化与美学,我对其中的深刻文化大为惊叹。

书中有一章论及黑客之间的笑话、幽默与机智,我对此十分着迷。这一章只碰触到表层,背后还有诸多深层且复杂的口述历史及民俗,例如软件命名常会指涉历史内容,或是电脑黑客创作出??大量非技术性的写作内容,包括宣言、杂志、科幻小说等。

有时,这一切令我大感震惊,因为在黑客世界里,公民、自由、文化议题十分热门,人人都能产生共鸣,大家都了解言论自由与隐私;另一方面,就黑客美学而言,因为他们无比专注,故很难传达给大众。

我混合骇客深层乐趣与公民自由文化以完成研究,但许多同行完全无法接受。

你是否会因为无法前往异国而觉得遗憾?

柯曼:当然,其他人类学家会嘲弄我,“你真是幸运,只要去旧金山喝咖啡,并与黑客一同鬼混,我们得挥汗如雨地在森林中探险,过程无比艰辛。”

这种心态很有趣,因为口试委员很喜欢这篇论文,也获得许多奖励奖项,但直至今日,我很少受邀至人类学科系演讲研究内容及过程。

黑客笑话其实很难,因为其中包含诸多层面。笑话的幽默内涵常可用来辨别同好,不少黑客难使外人理解,或是无法与志趣相异的人沟通太久,所以他们必须得发展出一套简易辨别方式,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其实也是种黑客手法,找出值得花时间聊天的对象。

柯曼:我在书中也强调,黑客其实很擅长说笑,因为黑客手段即为形式重组,笑话亦然,这是充满功利主义的论点,但基于各种理由,他们非常重视此事。代码无论再好,都有可供讨论之处,但笑话只要很有趣,就能得到满堂彩,这点毋庸置疑。

黑客内涵是否可能透过影片传达?

柯曼:我觉得非常困难,所以《黑客军团》(We Are Legion)显得格外突出,导演功力绝佳,且因为Anonymous这个团体的作品具备相当丰富的视觉语汇,原本就充满网络话题。

但假如拍摄对象是开源码黑客或海进黑客,大概要天才导演才有机会完成。我曾与许多导演讨论,希望他们有意拍摄此主题,并邀请他们前往活动现场,观察能否转换为影像作品,但至今还没看到令人满意的影片。


原文:w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