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架构之后:淘宝没有了……为何?
2013-01-11 09:49 马云

阿里巴巴的亏损业务和刚起步业务需要向上提升,才能满足未来的上市要求,这需要时间,好在马云似乎并不着急。

来源:搜狐IT

阿里巴巴在半年前将集团调整为7大事业群,分别是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半年之后的今天,阿里巴巴再次将这7大事业群调整为25个事业部,在新的组织架构中,已没有淘宝的名字。年销售额8000亿元的淘宝网,已在这次新的调整中被分化至不同部门。

本次调整很突然,尤其是阿里巴巴半年前才调整至7大事业群之后,不足半年又打乱架构推倒重来。之前的One Company也不再提,而时髦新颖的名词C2B2B2S也在马云邮件中不见踪影,却提起了小而美。给人一种不够谨慎、朝令夕改的感觉。

但我想,所有的战略调整都是趋利避害的,阿里巴巴这次调整也不例外。

  先说说趋利

阿里巴巴起家靠的是B2B,走向辉煌靠的是C2C淘宝,除了亏损的阿里云以外,其他所有业务都是依托前面两条事业主线脱胎而来。淘宝造就了天猫、聚划算、一淘、阿里旺旺、阿里妈妈等广告业务等;而B2B则造就了小企业业务,良无限、国际业务等。新设立的25个事业部,有20个直接来自这两条业务主线。

不管历次调整的部门如何设置,阿里巴巴的业务主线仍为三条。1、以B2B为核心的企业服务事业群。2、以淘宝系为核心的大众电子商务事业群。3、以阿里云为核心的基础服务事业群。所有附着在这三块业务上的事业部,与宿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会走出独立行情,这就是马云所谓的生态系统。

如果阿里巴巴以三大业务为核心去上市,拿不到马云想要的估值,这是关键。在B2B业务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阿里云基础服务这一块也在持续亏损(只有万网是盈利的),只有淘宝系这一块增长迅速,无法取悦投资者。马云之前的想法是,用优势业务带动边缘业务整体上市(也就是七大事业群并生)。比如一淘虽然盈利能力脆弱,毕竟也是淘宝、天猫和聚划算的一淘,单独拿出去不值钱,打包在一起混着上,可能就不一样了。目前看来,这个策略似乎是遭遇了挫折。

可以想象,之前的7大事业群是为了拉高集团整个估值,如今的25个事业部也是为了拉高估值。从这两个举措时间点相隔如此之近来看,阿里巴巴整体上市已不可能,之前的7大事业群是为冲刺IPO所做的失败尝试。我的猜测是,在投行和资本方的建议下,阿里巴巴不得不选择另一条道路,再也不提One Company 的伟大构想,而是将业务分拆成更小的单元,利用强势资源带动劣势资源,做出更好看的报表,再择机分波次上市,获得理想估值。

  再说说避害

淘宝是阿里巴巴走向辉煌的基石,却也是阿里巴巴深感头疼的一块心病。淘宝网假货泛滥,欺诈横行,信用制度漏洞百出,是洗钱集团天然的避风港。淘宝还曾被美国USTR列入“恶名市场”名单,极大影响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声誉。虽然这一黑帽子已于2012年底被摘下,但在此前后淘宝网的负面信息格外多,内容涉及走私、贩黄、售假、出售违禁品等,各地工商针对淘宝商家的行动越来越多。而在可见的将来,淘宝网对商家进行收税是不可避免的,规范其经营是大势所趋。

淘宝网去年为了从“恶名市场”脱身,删除了8200万件商品,货值1800亿元,其审核与稽查力量占了很大一块成本,用在海外游说上的钱,也是惊人的。 即便如此,美国的服装等行业协会还是紧盯着淘宝不放,未来淘宝不进行深刻变革,再出问题也并不是稀奇的事情。

一般市场人士都认为淘宝网虽然不收费,但广告收入惊人。由于阿里巴巴不是上市公司,不对外公开财报数据,因此市场只能估算出,淘宝每年的广告费在150亿元左右。个人认为,淘宝平台的广告收入已达到峰值,未来将在监管和自我修正的背景下出现增长放缓甚至倒退。C2C的本来面目仍是收费,eBay是成功经验,免费的淘宝之所以能在中国击败Ebay,这些年取得大发展,与几个关键因素有关。首先是监管缺失,其次是中国的生产过剩及就业形势严峻,未来在这些有利条件逐渐退去之时,淘宝的生存状况就成了问题。

事实上,阿里巴巴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才不遗余力消费淘宝,利用其流量扶植出天猫,聚划算等优势业务,还扶植出了一淘。几年来淘宝平台在技术上未见有很大改进,信用制度的改善也迟迟不见动静,倒是经历了几次规则调整,每次都是为扶植新业务而非着眼于淘宝平台本身的发展。说淘宝是一块未来前景黯淡的业务,是不夸张的。

虽然淘宝不再是恶名市场,但跟随阿里巴巴整体上市困难还是很大,国外投资者不会接受这样一个售假平台,国外法律和国内政策也有很多壁垒,这有可能会拖集团上市的后腿。因此,在这次的新调整中,淘宝不见了,被分化至各个事业部之中,外人很难看出哪个事业部是对淘宝业务进行负责的。

这就是避害,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是淘宝平台在资本层面消失了,对投资者观感有一定正面意义,尽可能多地去除了上市的障碍。其次,将淘宝在业务上分割可以规避监管风险,假使有一天淘宝再出事,也不至于陷入无解之局,可由各事业部分块对淘宝进行改造。第三,淘宝的未来一定会有一部分是无法改造,最终命运是要被抛弃的,将其业务分模块进行管理,可找到一些创新办法,最终损失会小一些。

  结语

很多人不清楚这是否为阿里巴巴上市前最后一次调整,我认为这要看新架构的运行结果如何,资本方的意见是什么,最多半年即可见分晓。届时阿里巴巴还将作出调整,倒不一定会像这两次一样了,但现有的25个事业部,一定会有再一次的撤并与整合。因为有些业务,阿里巴巴是做不起来的,这个可以另开篇再谈。

阿里巴巴整体上市的难度超过想象,如果按马云的1000亿美元满意估值来算,即便融资10%,也要从纳斯达克抽走100亿美元,何况这还不一定能满足马云的胃口。目前是25个事业部,但阿里肯定不会以此为基础推出20-30家公司分拨上市,彼此之间业务关联度太高,资本市场不会认可。我认为,现有的25个事业部,未来还是会归并为3-5家公司上市,仍回归阿里巴巴的本来面目,以其业务主线为基础作为上市依据。

美国投资者并不傻,繁复的概念和公式已经骗不了他们了,尤其是在次级贷泡沫破灭之后。只是,阿里巴巴只好大力发展现如今的亏损业务了,如阿里云,努力将其发展至最起码自负盈亏,不从集团抽血。前两天,盈利的万网被并入阿里云,就能让市场人士咂摸出一些味道。

阿里巴巴的亏损业务和刚起步业务需要向上提升,才能满足未来的上市要求,这需要时间,好在马云似乎并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