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黑马:万达文化产业将有大动作,电商业务或将浮出水面!
2013-02-26 19:00 万达 王健林 找灵感

i黑马导读】据可靠消息透露万达将在文化产业方面有大动作,同时还有消息称,万达电商即将浮出水面。之前外界对万达电商的发展模式有众多揣测,万达最终选择的电商发展方式很有可能是移动互联网与万达广场相结合的O2O模式。

传万达将在文化产业上会有大动作

前几日,笔者得到消息称,万达将会在文化产业上有大动作,之后笔者查询了不久前王健林在“万达集团2012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貌似从那上面可以找到万达文化产业大动作的蛛丝马迹。

目前万达在做的文化产业项目除万达影院与KTV(大歌星)是在全国布局外,还有武汉“汉秀”、“电影乐园”等城市项目,这些项目将会在明年开演。另外,万达旅游项目在2012年取得重大进展,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开业,西双版纳项目和大连金石项目开工。同时,在去年万达还成功并购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

不过上诉那些都是去年的事了,要说到万达今年在文化产业上最大的动作很可能就是王健林在万达工作总结会议上明确提到的“万达城”项目了。王健林在会上称:文化集团要实现目标,靠传统发展模式肯定不行,多拍几部电影、多演几台舞台剧才能产生多少收入?一定要靠科技和创新,走大投入大收入的产业路子。比如发展万达城,一个项目每年创造几十亿的文化产业收入,这样才能实现目标。2013年万达要启动大连文化区以及北京、南昌等3至5个万达城项目。

万达城的筹建与大连金石项目开工意味着万达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布局再进一步。万达投资的大连金石项目光规划就耗费了4年时间,然后投资建设到投入使用,这又要花费4、5年的时间以及数十亿资金,不过等几年后万达的文化产业大项目投入使用并发挥实际经济作用的时候,其他企业才醒悟过来看到文化产业的市场价值,并在那时想要追赶万达文化产业,可能就已经为时晚矣了。

这种大型的文化产业项目设计规划复杂、投资金额巨大、建设时间长,若不提前几年做市场规划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万达这几个文化产业项目前后均需要耗费5—10年的光景。对文化产业没有充足了解与市场信心的企业,没有几家愿意把精力与资金放在这上面,这么看来,万达已经走在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前端了。

万达大举投资文化产业的同时,文化产业也确实为万达创造了高额回报,并让万达看到了未来的市场空间,现在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万达集团的核心业务。

万达文化产业成核心业务

2012年万达文化产业收入已占万达集团总收入的14.6%,已成为万达的支柱产业。去年万达新成立了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并于12月1在京举行揭牌成立仪式,注册资金50亿元,资产310亿元,收入208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

新成立的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旗下共有11家公司,涉及9个行业,包括中国万达院线、美国AMC影院公司、万达影视传媒公司、万达德贡舞台演艺公司、万达电影科技娱乐公司、大型主题公园公司、万达美术馆、大歌星连锁量贩KTV以及财经类周刊《华夏时报》、商业类月刊《全球商业经典》和《大众电影》杂志。

来看下万达在影院与KTV的市场情况。2012年万达院线新开业影城30家,新增屏幕275块,累计开业影城115家,屏幕1000块,收入30.8亿元,完成计划的110%,同比增长37.6%,继续保持亚洲第一的地位。2013年万达院线计划新开业29家影城,新增屏幕270块,收入39亿元;2012年(万达)大歌星新开业18家店,累计开业63家店,收入7.25亿元,完成计划的100.5%,同比增长40%,规模成为全国行业第一。2013年计划大歌星新开业19家店,收入10.2亿元。

万达文化产业正在悄然崛起,万达影院与大歌星已成为万达标志性的文化产业项目,其发展与国内经济情况密切相关。如今正值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基本得到满足,国内消费市场正在激发出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可以说万达文化产业建设赶上了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期。

万达计划文化产业集团今年收入达220亿元,其中AMC收入165亿元。而接下来几年,伴随着万达目前在建的和即将开始建设的各项文化旅游项目的陆续投入使用,万达设定了文化集团在2016年收入400亿元,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20名;2020年收入800亿元,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十强的发展目标。

王健林清楚的意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对万达的重要性,并在多年前就曾提过“文化产业没有天花板”的发展理念。同样在不久前的万达2012年工作总结会议上,王健林总结了万达目前发展文化产业的三大原因,一是中国出现新的消费趋势;二是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三是为万达今后二十年储备核心竞争力。

正如上文所讲,目前国内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文化产业市场活力显现,2013年新年期间已连续出现两部破十亿的国产影片,这更能说明国内文化产业市场已迎来发展春天。另外,近年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银行给文化产业的贷款期限长、利率低,对于万达这样已经有文化产业根基的企业来讲,没有理由不借此机会加速发展。而目前万达集团的核心业务的商业地产市场正在逐步趋于饱和状态,王健林非常清楚的认知到这些,万达急需新的核心项目为未来20年的发展做充足准备。

万达电商模式初露端倪 万达广场电商化发展或成定局

万达除了在文化产业上有大动作外,近期在电商业务上也将会有新动向。

早在去年三月开始就传出万达要做电商的消息,消息传了近一年万达电商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过王健林在2012年的总结大会上明确了万达电商的发展路线,“万达已正式成立电子商务公司,经过半年研究,已基本找到方向。万达电子商务要线上线下结合,打造智能广场,在世界大型商业企业中,首创采用“O2O”电商模式。智能广场也可说是第四代万达广场,不一定建筑的变化才叫第四代。现在手机应用越来越广泛,移动互联越来越强,万达要朝这个方向走。万达电商做出来的东西,一定要和现有电商模式不同。”

通过王健林的表态,似乎已经看到万达电商的身影,万达电商项目将会围绕万达广场开展。目前万达已开业66座万达广场,2012年万达广场总客流10.6亿人次,按开业天数计算,每个广场日均客流6.4万人次。用互联网思维粗略来看,每个万达广场的日均UV为6.4万,66座万达广场的日均总UV达422万,这已与京东、苏宁有的一拼了。

万达欲通过万达广场打造O2O模式切入到电商市场非常具有想象力,由于没有成功模式可以借鉴,万达所谓的O2O模式在操作起来必定会遇到诸多不顺畅,而将66座不同的万达广场电商化是一件较为复杂的事情,难度可想而知。不过要是按照王健林强调的移动互联网方向走,万达可以根据万达广场的实际情况开发一套APP,同时把每个万达广场的商户情况数据化,在用户下载万达电商APP的同时根据用户的IP地址或者用户自主选择,提供匹配的万达广场数据,再不济的话,最蠢的方法开发66个不同的万达广场APP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现在已经可以看到万达电商模式的雏形,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万达电商采用的是O2O模式,而并非要做O2O平台,也不是B2C方向,万达电商要做的是结合电商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打造智能广场,也就是万达定义的第四代万达广场。万达是将自身的万达广场业务电商化,并不需要耗费精力去做O2O平台,也不是要追赶阿里、京东、苏宁的B2C业务,只是自身核心业务的科技化转型,这么看来万达电商的成功几率还是非常高的。但成功与否,还要的看万达电商的运营能力,以万达影院与大歌星KTV在全国市场上的布局,只要万达肯牺牲在这两项业务上的利润,通过打折优惠的方式完全可以吸引众多用户使用万达电商APP,进而就可以带动第四代万达广场的发展。

万达计划在2015年时,开业120座万达广场,如果万达广场的日均客流保持在6.4万人次,那到2015年120座的万达广场的日均客流总人次将达768万,接近目前京东的实际日均UV水平。CNNIC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国内网民总数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2.1%,手机网民规模已达4.2亿,占网民比例的74.5%,假设到2015年互联网普及率达50%,手机网民占比达85%,按此比例估算万达电商APP日均用户规模可达326.4万,若在去掉不喜欢使用万达APP的手机网民,那万达电商APP的日均用户量也至少可达250万,这一数据对于电商来讲相当可观。当然这一估算方式还相对保守,稍微夸张些估算,万达电商APP的日均用户数可突破400万。若万达电商APP真能保持如此活跃的用户规模,将有助于带动万达广场内的各项业务商家收入的提高,而万达广场的租金也自然会水涨船高,其电商业务带来的广告收入也将价值不菲。

当然,以上估算逻辑是假设在最理想的状况下,估算结果较为乐观。实际上,在万达电商发展期间很可能还会出现诸多的变动,譬如O2O行业的变动,万达自身的发展变动,阿里、苏宁等的O2O业务崛起等。综上来看万达发展电商并没有预想中的难(但也不简单),而且市场前景也较为乐观,不过以上分析均是笔者根据已有资料的个人揣测,总体来讲,如果万达电商真的按照我所猜想的方式发展,我个人还是非常看好的。

本文为 i黑马 独家专栏作者 王利阳 特约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