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赢了,少年派的特效公司却倒闭了
导演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2013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满载而归,全球狂收票房5.7亿元,然而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是为此片立下汗马功劳的著名视觉特效公司Rhythm&Hues面临破产,两相对比令人咋舌。
【i黑马导读】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导演李安凭借《少年派》在奥斯卡颁奖礼上满载而归,全球狂收票房5.7亿元,然而为此片立下汗马功劳的特效公司Rhythm&Hues却面临破产。目前,该公司已经裁员200人。而此前,已有五家特效公司先后倒闭,曾风光一时的特效公司为何沦落到如此境地??
,也在2012年被中国的电影制作公司小马奔腾和一家印度公司联合收购。一部特效大片获奖背后却是特效公司申请破产、收购、重组,尴尬的特效公司到底何以如此纠结?</p><p><strong>分成问题</strong></p><p>行业竞争压力大,为了接活,制作成本高。除了硬件设备,还有智力“设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立的由科学家组成的研发部门,其中1/3是物理界、互联网专家。“电脑晶片或拍摄用的硬件只是表面,而艺术家投入数百小时的雕琢,卖命工作的现场助理与特效制片来回协调,还有工程师写出长串合适的程式码并建立起整部电影的制作流程,这些才是花掉李安大把钞票的地方。”PhillipBroste在公开信中表示。</p><p>贴钱制作的特效公司却并没有因为影片大热而获得好处,好莱坞的分成制度是电影从导演、制片到演员都有分成,特效公司却从来没有份。</p><p><strong>利润低</strong></p><p>自2008年至今,云集大量特效制作公司的洛杉矶有6家以上相继倒闭,上千名特效工程师失业,许多往日衣食无忧的签约特效师沦落为短期合同工。尽管目前好莱坞大片几乎都有特效镜头,但特效部门最终获得的利润只有整部影片5%左右,远远低于其他部分20%以上。这个曾经最有优越感的行业,逐渐开始输出廉价劳动力。</p><p>一位曾获得奥斯卡奖特效制作公司的高层介绍:“特效制作存在很多主观成分,在制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反复修改的情况,但最终所能得到的酬劳只是合约规定的价码,而每一次修改的成本特效公司要承受,不把这些代价转嫁给客户(电影公司),而且竞争致使各家特效公司的利润就更少了。即使特效公司原本拿到2000万美元的一个单子,最后他们的利润也许仅剩5%了。”</p><p><strong>经营负担加剧</strong></p><p>事实上,R&H在成立之初,只是一个100人的公司,即使是一年平均一部电影的产量,也可以很好地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但是如今,R&H的全体员工已经达到1000多人,一个刚入职的特效师可能每周工作50~60小时,后来就会增长到90~120小时,当然薪水也很高,这次特效师闹事就是因为没发工资,随着人员成本的大大提高,经营负担也在随之加剧。</p><p>另外,该公司的结构太过庞大,一旦一个项目过后没有项目接上,资金流就很可能断裂。</p><p> </p> <div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