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付通:为什么一款看似有价值的科技项目难落地
2013-03-27 09:20 移动互联网 移动支付 指付通

指付通这个创业项目在亚洲是独家,在全球是仅在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应用的国家。然而推出七年有余,出了上海之外,闻者寥寥,远远比不上同样是做第三方线下支付的拉卡拉。

来源:i黑马

【i黑马导读】指付通这个创业项目在亚洲是独家,在全球是仅在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应用的国家。然而推出七年有余,出了上海之外,闻者寥寥,远远比不上同样是做第三方线下支付的拉卡拉。

 

 

指付通,由上海点佰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央行第三批支付牌照获得者(2011.12.22),2006年创业至今。

指付通提供的服务非常科幻——买卖东西时,一根手指头放在指纹识别仪器上,支付就完成了,不用这卡那卡的到处找。这个创业项目在亚洲是独家。

它的市场价值有多大?看这个数据:中国银联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银行卡跨行交易总额达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7%。依据这个数据可以推测一下,如果不考虑每年的复合增长,假定N年后,指纹支付能达到2012年刷卡量的10%,即2.18万亿元,那么指付通公司单从交易手续费的收益就可达174.4亿元(平均费率为0.8%)。难怪柳传志曾经评价“立佰趣”:“这将是一件伟大的事业”。

可惜,这个“N年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来。指付通推出七年有余,出了上海之外,闻者寥寥,远远比不上同样是做第三方线下支付的拉卡拉。

这个创业项目有噱头(科技梦幻)、有市场价值(10亿美元以上)、竞争少(线下第三方支付只有拉卡拉在做,银联是合作伙伴),为何迟迟不能普及推广?黑马哥对此姑且推测一二。

其一、模式太新、太科幻,既是推广噱头,也是推广掣肘。也是其实指纹识别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用于日常购物支付,对当前的用户习惯是一大挑战。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非现金支付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出错,必要的流程(刷卡、确认、输密码、签名)会让支付活动显得更严谨。而仅凭一根手指头就完成支付,太过于方便也会让用户对支付的安全产生怀疑。加之好莱坞大片对指纹识别的恐怖渲染:砍手指头、硅胶指纹套……更加让用户对这种支付方式保持了距离。

据黑马哥了解,这其实是大众的误解,每种支付手段都有其优缺点,比如银行卡会消磁、会忘记密码……而指纹支付之所以能和银行合作,说明其安全性通过了银行苛刻的测试。而用户的“断指”担忧,更是无必。指付通的活体指纹识别技术是比较领先的,仅对具有生命特征的指纹进行识别,硅胶指模、“断指”都无法通过指纹识别,指付通的公司应向用户侧重宣传这些领先技术。

其二、终端设备成本太高,造成推广缓慢。线下支付不同于线上支付,线下支付需要终端设备的支持。目前,指付通采取把终端免费赠送给银行和商户的模式,每个终端的价格大约是1000美元,这是一种需要丰厚资金支持的推广。只有消费者采用指付通付款后,指付通才能从刷卡手续费中获得分账。和拉卡拉的相比,指付通的终端设备成本太高。而拉卡拉的手机刷卡器、刷卡机、刷卡电话等一系列产品价格从99元到几百元不等,光靠卖设备都能实现一种收入。于是,虽然是差不多同时创业,但拉卡拉远远地走在指付通前面。

其三、指纹识别技术的体验并没有很好。一位上海地区的微博用户“空明小道”反映:“经常手指摁个几次成功一次…所以就不玩了…”,这个用户的体验并非个案,黑马哥在日常的指纹识别验证中也常常有同样感觉。指纹要一次过准确识别成功,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手指的姿势、汗渍等)。

这些问题,是产品经理可以解决的吗?

据黑马哥了解,指付通在2010年末曾获得中金、联想、鼎晖三家联合注资5亿元人民币。指付通目前的业务主要集中于上海,如何在上海之外的大城市复制,甚至扩展到国外,是其这两年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