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步子太大会扯着蛋,给自媒体泼三瓢冷水
2013-04-07 17:45

关于自媒体这事,圈中人士一直看多者众,看空者寡。

在微信、微博等新兴平台的推波助澜下,传统媒体里很多思维超前、有想法的腕儿们,都已经或者正在准备下水。拉帮结伙建个网站,弄个微信公众账号,算是扯出了大旗。

财经科技圈、特别是互联网圈的记者最能感受到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的变化和冲击,也会比其他同行率先觉悟。在他们的鼓动文中,潘越飞的文章让哥心有感触,而仇勇先生的长微博则于哥心有戚戚焉。

写完上面那句话,哥也有了自媒体的“感脚”。“呸”,估计有人会朝我吐口水——你以为把“我”改成了“哥”,就能混成自媒体了?

在这里,我绝对不是对自媒体人有任何的不敬,相反,对他们在各种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方面的探索,对他们在去组织化、众包生产、多平台传播等新鲜玩法的挖掘,对他们在文章中接地气、有干货、语言独具个人风格的努力,我始终是心存敬畏并不断学习的。

但细琢磨就不难发现,很多参与者口中——要颠覆媒体的生态,开创一个新历史,绝对可以称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我们倒溯回去看看,就会发现,自媒体的玩法很早就有,包装、技术、模式变了,但核心没变,以前媒体人遇到的问题,现在的自媒体以后也会遇到。所以我在这里给这些“聚义”者泼几瓢冷水,并非想阻挡大家的脚步,而是给大伙提个醒——事先准备总比事后后悔好。

第一瓢水:自媒体仅靠个人力量,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

自媒体的文字以个体操作贯穿始终,可以做到既接地气,又具个人魅力,与以往传统媒体的八股文章比,确实会带来很大的关注度和人气。但是,要保证持续、源源不断的内容生产,仅靠少数人的力量是否可以长期持续?

组织是丑陋的,但力量是强大的。传统媒体的做法是雇佣专业的新闻编辑、记者,进行专业体系内的生产,而虎嗅、雷锋网等新媒体虽然不用雇佣专业的记者,但也需要一个机构式的平台,即使是一个UGC的松散平台,也离不开组织的力量。

但到了自媒体这里,凭一个或几个人的力量,想做到持续的生产有价值的内容,谈何容易?举个例子,即使是有着众多人气的云科技,以峰哥为带头大哥,号称由三个人打理,最近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微信也在接受投稿,会筛选一些优质的稿件润色后发布,或者是刊发一些来自于互联网圈的大佬的观点和故事。这说明,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前提下,如果只有少量的生产者,其内容产出的持续性、数量也会受到限制。

相反,韩寒的电子杂志 《一个》,可以看作是韩寒的自媒体试验田,影响面很广,其IOS版和安卓版上线24小时,便登顶中国大陆地区APP免费排行榜榜第一名。细数数,其制作团队,包括编辑、设计等人员,榜上有名的就不下10个。

目测一下,如今活跃起来的自媒体大多以评论、观点见长,产出深度、故事情节丰满的深度调查报道很少,这一方面是中国舆论界真正的好观点太少,另一方面也是成本所致。

坐而论道可以,但深度调查、走访、挖掘内幕故事,怎么是单个人长期能有时间、有精力玩的转的呢?相反,媒体记者们客串一下,用上班的时间和便利,顺手做点,还是很靠谱的。

所以说,攒鸡毛凑掸子,靠几条枪生产内容的自媒体模式不但难以复制,而且基本看不到未来。

第二瓢水:这事你只是玩一票,还是真要做成职业?

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做自媒体这事,是个“活儿”?还是个工作?是个项目?还是个企业?

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玩法。刚才说了,媒体人用业余时间玩玩票,用工作的资源和便利,是个不错的选择,像几位业界知名记者搞的“山寨发布会”和“媒体训练营”就是好点子。但如果有人头脑一热,把玩票的事情当成了职业去做,最后把自己累得够呛,可能还弄了个四不像。所以要想把它当作一个事业,我就奉劝各位,真的要做好心理准备。

其实媒体人在体制外玩票这事,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很多头脑灵活的记者就干过,在工作之余,承包地方电视台的科技栏目,承包都市媒体的专业版面,这些其实都是一码事,目的不外利用自己的业缘关系和媒体实践经验,长长见识,拓拓资源,赚赚money。

往近里说,博客时代互联网圈子里面的老师级人物——谢文、keso,也可以说是自媒体的先行者,即使在现在,他们在业界的影响力不输于现在的任何一个自媒体达人;当然像罗振宇那样原本资源就不只局限在互联网IT圈,而且一出山就找到很高的平台,或者像云科技这样有强大的人脉资源、号召力的,在行业里屈指可数,所以难以快速复制。

所以说,写东西归写东西,要非把它上升成媒体,除非你有谢老师、keso那样的经验,峰哥那样的资源,罗哥那样的见识,否则自己心里先别报太大的希望,要么,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第三瓢水:商业模式的路径选择难创新,商业化才是真正考验?

提及媒体,大多变现方式很单一,无非就是靠广告、线下活动(增值服务)等形式,依托于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成长起来的自媒体,恐怕也难出其右。

有人会说:互联网人最喜欢用产品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他们会认为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做新闻、做内容是一件很傻的事情;而用打造一款产品,让产品成为内容的管道、成为内容的搜索、分发、推送者,则会更快捷的获取流量、获取用户,则更有成就感。

这种想法确实牛,它要求你能用新技术和新模式去改变现有媒体的生态,如果真能做到,你就不是自媒体了,你就是更牛的企业家,你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就大了。

因而整体上看,走媒体的模式是不得已的选择。我的建议倒是,很多自媒体由于定位窄众,虽然也可以通过售卖广告来谋利,但并非最佳路径。相反,既然能聚拢一批特定人群,媒体的身份可以适当弱化,走俱乐部的方式,通过“会员制”等深度挖掘用户潜力的模式来盈利,做到收入模式在体外也是不错的。

更现实的是,既然大家要把它当个事做,就不能不考虑商业化的问题,否则养家糊口都困难,如何发展。在商业化的过程中,有人可能会通过软性广告方式获得收入,却存在会伤及媒体内容品质的硬伤,这也是目前纠结于国内众多媒体掌门人心里的通病。对尚显孱弱的自媒体来说,一旦品质下滑,很容易树倒猢狲散,多时间内积聚起来的品牌价值也易被损毁。目前来看,如果走入这样的误区,一旦融入商业化,在积累到一定的量之后,牺牲内容质量是必不可免的。

这或许也是自媒体商业化的一个两难的选择,毕竟媒体的规则和环境摆在那,保持相对的独立性,需要的是绝对的坚持和勇气。

其实,除了这三点之外,包括公信力的建立与培养,有价值内容的生产与维护,编辑思路的选择与坚持,等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这些问题,待到日后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再讨论。

最后,我想说的是,比起很多八股文,自媒体的文章我更喜欢,并且经常拿来学习,他们的敢于行动、乐于尝试、快于改变,以及他们的很多新鲜玩法,都给我很好的启发。而成此文的目的,是由于身边有不少媒体人都跃跃欲试,所以希望很真诚的给朋友们提个醒——自媒体仅是少数精英的玩物,欲下水者还请三思。

本文作者为 i黑马 专栏作者 赵旭 转载请注明出处:ww.ihei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