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拆解打车应用:先驱or先烈?
2013-04-09 16:15 App 打车应用 滴滴打车

打车应用能真正解决打车难问题吗?打车应用的商业模式猜想会是什么?而出租车司机又怎么看这些应用?打车应用是否已出现泡沫?黑马哥试图从APP从业者和出租车司机等角度来解读这个迷局。

【i黑马导读】相对于白居易的“居大不易”,在如今的北京,打车难对于多数上班族来说,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隐忧。“在寒风中打车40分,各种打不上,那个冷啊。真想问候谁啊!”这是创业家杂志社长牛文文去年的一条微博,霎时击中了一大票人的心疾,转发近四千次。

如何解决打车难?放出租车垄断管制?不现实!撤除交通局交管局所有公务用车,让官员们也在寒冬体验体验打不上车的滋味?不可行!正如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所说,当你对现实不满时,不要只是发泄,也不要只是指望既得利益者良心发现,你还可以想想我们用什么技术和商业模式来改变它。而被誉为解决“打车难”的利器——打车应用,便借智能手机普及的东风应运而生。

“嘀嘀打车”、“易打车”、“摇摇打车”……据黑马哥统计,在安卓应用市场应用汇里,目前有近20个叫得上名和叫不上名的打车应用,有的下载量已突破万次,有的还不到50次。然而打车应用能真正解决打车难问题吗?打车应用的商业模式猜想会是什么?而出租车司机又怎么看这些应用?打车应用是否已出现泡沫?黑马哥试图从APP从业者和出租车司机等角度来解读这个迷局。

【上篇】嘀嘀打车程维:怎么听起来怎么不靠谱的打车应用,为何要坚持做?

来源:i黑马 作者:@王采臣

创业做智能手机上的打车软件,让一群本来不怎么用智能手机的中年大叔们安装并保持天天使用,这个项目怎么听起来怎么不靠谱,连程维本人都觉得不靠谱,但程维还是做了。

80后创业者程维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创业,他的创业项目是嘀嘀打车,一款运行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能让乘客和附近的司机迅速找到对方。

程维没想到的是,他从一个红海又跳到了另一个红海。

现在的红海是打车软件,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以来,市面上有30款左右的打车软件出现,而2013年的前3个月,竟有10款打车软件出现。

此前的红海是电商。创业之前,程维在阿里巴巴待了8年,前6年在B2B部门,从销售开始做起,到主管,到区域经理,负责过一个省区的销售业务管理,每天都跟很多县乡小企业打交道,程维谓之“接地气”。后2年在阿里巴巴的支付宝部门,负责支付宝产品与商户的对接和打磨,从产品角度思考,程维谓之“学产品”,其时正是电商最热之时,他和美团网CEO王兴,也是在此间熟悉起来的。

于是,2012年年底当程维第一次向王兴展示“嘀嘀打车”,以求得在美团网员工中推广使用时,王兴只瞥了一眼,毫不客气地说:“你这产品太垃圾了,我连注册的兴趣都没有。”王兴的判断来自于他打车的个人体验,美团网总部所在地是北苑,五环之外,打车并不难打。

但当王兴和程维结束饭局从酒店出来,王兴还是感到了有些不同:程维通过“嘀嘀打车”提前约好的出租车已经在专门等候,而另一边是没有预约需要排队等候出租车的人群。

这场饭局,王兴从用户角度给程维提了一些改进意见,比如避免繁琐的注册选项,仅凭手机号就可以注册。

无论怎样,程维的创业还是跳到红海里了,这是一个和大多数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截然不同的红海。

首先,它够土,出租车行业。吃穿住行几大传统行业,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十几年,能改造都改造得差不多了,唯有“行”——有出租车以来就没怎么变过,二十年前是怎么打车,现在也还是怎么打车。它的“土”还在于这个行业的从业人群。打车软件的实质是销售功能,帮司机接活,但一群四五十岁、本来都不怎么用智能手机的司机,在开车的时候用你的软件,还要安全、方便、好用,这个项目怎么听都不靠谱,程维也觉得不靠谱。

其次,它够新,这是个移动互联网项目,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也是这几年的事情。于是,将最新和最土结合,成为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事儿。

嘀嘀打车的奥秘何在?程维最近和i黑马分享了他的创业经验,包括讲他很少提到过的“地推”队伍。以下是程维的口述:

打车软件这个事儿,想想都不靠谱。拿北京来说,高峰期没有空车,你想打都打不到,等到低峰期,又全都是空车,没有人去打。

创业的时候,我问了很多朋友、同事,大多数人都讲这个事情不靠谱,几乎很少听到有人肯定。但我们还是做了。

选创业要追逐热点看趋势

我们创业,其实很多时候是追逐下一个热点。今天的我们要找下一个阶段什么是趋势、什么行业有机会。从目前来看,很庆幸今天我们撞上了一个,就是嘀嘀打车。

互联网是一波波的浪潮,向着海边一路打过来。你会发现,在PC时代,我们身边的各种东西,已经被互联网结合得差不多了,社交、游戏、招聘、婚恋等等都被结合了,只有一个东西没有完全被结合,就是本地服务。比如说出行,我选择在路边打车或者是坐地铁,跟互联网有什么关系?

在以往,解决信息流是互联网的特性。比如在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生活需求里,衣和食,在PC互联网时代,是比较适合的。它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没有实时性,买衣服和食品等东西,不一定是马上就要买的,可以琢磨等待,这波浪潮产生了淘宝网这样的公司;第二是这些在电脑上容易展示,但是在手机上就没那么适合展示,所以它很难移植过来。但是“行”的需求就不一样,能跟移动互联网结合得很好,因为出行不需要用手机展示什么东西,它需要是定位知道你的位置,需要的是及时性,而这些,电脑是干不了的。电脑不能跟着你,但是手机可以随时跟着你,它需要是语音沟通,告诉我在哪,要去哪儿。

还有一个事情触动我,我在阿里巴巴的时候,经常去别的公司讲课,本意是帮助别的行业用互联网提高效率,但是我有一次去给出租车公司讲课,我看到这个出租车司机,从我们的父辈开始,几十年前怎么干,现在还是怎么干,这个行业内部没有一点变化,但是外部条件在变化,油越来越贵,路越来越堵,收入是下降的,运营效率就越来越低,师傅们每天工作很辛苦,却没有人来帮他们提高效率。

因此,我看到这样一个趋势,这个趋势就是中国需要“出行”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就像需要有人提供网购,有人提供本地生活的服务信息一样。出行这个领域,PC互联网时代,光“订机票”这件事情,就产生了两家上市公司(携程、艺龙),而出租车是从早运行到晚的,它是一个比机票还要大得多的市场。因此,出租车市场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切入点。

打车应用的门槛

和电商、团购相比,我不认为打车软件这个市场火热。电商热时,成规模的电商,是以“百”来计算,团购热时,是以“千”来计算,而打车软件直到现在,也不过是30来款软件,一般人能数得出来的知名的不超过5款。说明打车软件这个市场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在哪儿?

其一,用户的门槛。它其实是出租车司机接活的一个工具,这些四五十岁的出租车司机,原来就没怎么用过智能手机,你要他在开车的时候用你的软件,还要安全、高效、方便好用,实在太难了。

其二,推广的门槛。这是一个互联网的产品,用户却不是互联网已有的用户,你要去发展这些用户(出租车司机),这是个苦力活。

其三,这是个平台业务,需要很强的运营能力。通过这个平台提升一个行业,这样的事是大公司干的。很多人都说平台业务不要碰,创业团队做平台必死。互联网做平台还有三类,第一类是B2B平台,这是最好做的,也是阿里巴巴最先做的业务,靠团队去卖就行了。第二类是B2C平台,你就不能靠团队去找到个人了,你要把产品做得足够好,能征服成百上千万的用户,需要很强的产品能力。第三类是C2C平台,这个要在上面的基础上加上很强的运营能力,把两头的用户都拉起来。

对于嘀嘀打车来说,我们就是一个打车应用的C2C平台,要在很短时间里面,拉到足够多的司机和乘客。你花2个月拉1000个司机和花1个月拉1000个司机,相差的不是2倍,而是10倍。因为2个月拉1000个司机,前面500个可能就不相信你了。你要在很短时间内,拉到足够多的司机,乘客才能叫到车;你还要在很短时间内,拉到足够多的乘客叫车,司机才能觉得你这个软件真的管用。司机的耐性也就一两天,你给他装上软件,他用两天,如果没有人叫车,就不再用了。

所以我们需要很强的运营能力,能够把这两头拉起来,这跟做淘宝平台是差不多的。但是这个又比做淘宝更难,淘宝全国只要有一次启动,只要能起来,就起来了。而我们这个业务,比较苦的是在每个城市都要有这么一个过程,比如,你在北京做得再好,到了上海,你还得重复北京的发展过程,司机和乘客两头都拉。

幸运的是,我们自2012年9月9日上线至今的200多天,已有近两万名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在手机上安装了嘀嘀打车。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走在路上,每从你身边开过的4辆出租车里,至少有1辆是安装了嘀嘀打车的。半年时间,覆盖北京出租车数量的四分之一,在传统行业里面,这个速度是比较难想象的。

地推的奥秘

我很庆幸我在阿里巴巴的工作经历,它让我完成了从线上到线下这样的一种历程。

前6年,我在阿里巴巴的B2B公司,它和百度没有太多的区别,卖的都是很简单的互联网推广产品,靠的是一支很强大的销售团队,把业务推出去。这6年,我更像是一个互联网民工,靠大量的拜访量,卖互联网产品。这个工作让我很“接地气”。

后2年,我到了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公司,我在这里负责过全国的电商和团购。这是一家纯产品、纯运营导向的公司,我从互联网民工,变成了互联网经理,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它让我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去看产品。

今天做的嘀嘀打车的业务,是一个典型的本地生活O2O项目,需要很强的线上产品开发和线下运营能力。你能够做出产品的团队,不一定有去线下给司机装上产品的能力。

做地面推广的这帮兄弟,是我们公司的骄傲。正是他们手把手地把嘀嘀打车这样的软件装到了千万万万司机的手机上。他们在最前沿的移动互联网,用最古老的比如发小广告这样的形式挨个儿去拉司机。在西客站,在司机吃饭休息的固定点,一个个去宣传,去讲解,用这种近乎原始的推广方式完成了最关键的核心资源的整合。

每天早上七八点钟,我们的同事就会在一起像直销一样开早会,开完早会,我们会加油,定自己的目标,大家会互相鼓励,然后奔向各个地点。戴着帽子,穿上橘色的制服,一定会有人围观,比如说西客站的那种地下出租车通道。在北京的冬天,这个地下出租车通道都吹着过堂风,得有多冷啊!我们的这些兄弟,戴着帽子穿着军大衣,手和脸都冻得受不了。

然后出租车在过通道的时候,它可不是停在那里让你去装软件的,你还不能影响人家正常秩序。很多车到那里之后,马上就要走的,怎么办呢?我们就去守厕所。去厕所,你还不能在司机进去的时候给他传单,得在他出来的时候。有时候,司机没有乘客,他也会停一下,停三到五分钟,你要在三到五分钟之内,上去和他聊天,看他有没有智能手机,说服他安装,确保安装上,再教会他,让他走。完成这么一个过程,你觉得容易吗?

不容易啊!然而就是这样,北京的一个冬天,我们拉了近两万的司机。这个行业还在初级竞争的格局当中,我不能讲太细的东西,我想讲的就是今天看到很多很方便的互联网应用,它的背后是有很多扎实、艰苦的脏活累活。

【中篇】一个的哥眼中的打车应用

节选自搜狐IT,作者:宋宣

在线打车行业已经被解读了很多,我们关注产品本身,也讨论了产业格局。但我们忽略了一个群体——的哥。作为产品的“最终使用者”,的哥对产品的认可,远重要于业内其它要素。近日笔者偶然采访了一个出租车司机,他的一番话道出了打车App线下推广的悲剧。

马师傅,男,北汽出租车公司司机,年龄35岁。从事出租车行业4年。他用浓重的京腔儿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线打车领域似乎吆喝的要比买的好。

“白瞎了!哪些APP都是白花钱!”

“烧钱”已经成为现在打车APP线下推广的不二手段。其中不乏企业为了推广自己的软件送手机、乃至送平板。

上车时我发现马师傅左手边一直放着一个很“安静”的手机。

“那是某APP公司送给我们的,里面带一个号码和已经装好的打车软件。”马师傅说。“队里说免费送我们一个手机,号码是已经设定好的,以车为单位,一个车一台,队长要求每天开着里面的一款打车软件。”

笔者发现,手机为一款非常普通的TCL智能机。马师傅说:“这款手机,商家没收我们钱。此前一个公司来我们这里推广,给了我们一人一个平板电脑,让放到驾驶室。但那个东西太大了,很不方便。而且还要收我们300块钱押金和每个月25元的流量包月费。最后队里的人都退了,没一个人用,全白瞎了!”

显然对于打车App企业的“殷勤”马师傅完全不领情,其推广效果也可想而知。

“根本没人用!不来活儿”

在马师傅眼中,打车App和出租车公司里的某些领导,有着说不清的关系。出租车司机每周都要回队里开一次会,打车App公司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向出租车司机宣传自己的产品。某打车APP公司知情者称:“往往为了这样的机会,我们需要送一些红包给出租车公司“领导”。”而实际效果怎样呢?

“其实,我们当时还真试了试这些软件,但是,真的没啥效果。”马师傅打开了某款软件并给笔者演示。在行车的半个小时中,软件的确没有任何响应。

同时,马师傅向笔者透露,现在队里有20来个师傅,也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使用软件。而平均每天每个出租车司机会“接活”20-30个,由打车应用带来的乘客不足十分之一,实在有些“不值当”。

【下篇】i黑马点评:泡沫!泡沫!

即使至今都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也不妨碍这个打车应用这个小江湖的群雄逐鹿。

据了解,目前的打车应用市场,较具用户规模的有北京的嘀嘀打车、摇摇招车,杭州的快的打车,嘀嘀打车在北上广深都有布局,快的打车主要深耕长三角地区。

在国外,英国的Hailo,美国的Uber,以色列的GetTaxi走得都比中国的同行更早,在过去两三年间获得资本的青睐。这些国外同行可以通过佣金、广告获得收入,但中国的打车应用目前都是免费的,没有一家实现收入,未来的盈利模式也较为模糊。

融资情况方面,嘀嘀打车较为低调,不公开任何有关融资的消息,不过有消息称腾讯欲战略投资嘀嘀打车,微信未来可能整合打车业务,马化腾曾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场外采访时表示,今后几个月将开始在微信中针对出租车等服务行业推出小额支付业务。

摇摇招车的融资较为高调,2012年5月获得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红杉资本,数额达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计划于2013年3月底完成,但至今尚未有进一步消息公布。

快的打车此前已获得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

这是一个尚待稳定格局的小江湖。

i黑马认为,打车应用市场有泡沫!

理由如下:

1、一下子冒出来几十款应用,高度同质,虽然嘀嘀打车创始人程维说跟电商和团购的数以百千计的竞争者比,打车应用家数不算多,但电商和团购都是以千亿万亿计的市场规模,而打车应用有十亿元级的市场规模吗?这样一对比,其实打车应用还是僧多粥少。

2、出租车司机原来就有叫车中心为其服务,打车应用虽然借了智能手机的光,披上了新衣裳,但骨子里还是干“帮司机拉皮条”的活,本质考量的还是拉皮条的效率,打车应用的效率比叫车中心更有效率?目前没看到具体的数据。

3、打车应用跟原来呼叫中心叫车服务比,需要司机付出额外的流量成本,而且现在的网络并不理想,司机打车应用的体验未必更好。

4、现在在北上广深等地,由于政府管制,出租车大部分是“供给多需求少”,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司机有何动力来使用打车应用?当然像北京郊区客户少,有需求,但问题是郊区的用户也不多啊。

5、如果打车应用能让司机获得更好的“比较价格”,比如某顾客说我在某地,着急,愿意以数倍的价格来呼叫某出租车,这一方面在政策上市不允许的,另一方面,也会引发司机间的纠纷,并不容易平衡。

6、因为在中国出租车行业高度管制,如果出租车公司看到这种应用的广泛前景,很容易做出产品,并通过强制安装使用等手段快速切割和替换掉市场上现有的打车应用,其短板是终端用户发展的经验欠缺。

7、微信如果也来做类似的应用怎么办?微信天然有打车用户,很容易在用户端切,而其挟用户再去整合出租车司机也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