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把企业送入猝死风险的“杀手”
2013-04-19 23:15 创业

来源 i黑马 文 李天田

“谁能改变人生的长度,谁知道永恒有多么恐怖,谁了解生存往往比命运还残酷,只是没有人愿意认输,我们都在不断赶路,忘记了出路。”——这不是我的追问,这是电影《无间道》主题曲的歌词。我的问题是:如果已经忘记了出路,那么,越是不断地赶路,是否就越是一个愚蠢的错误?

对于那些曾经在十年前登上一个名为“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排行榜前列的企业来说,他们如今都知道了永恒究竟有多么恐怖——在毒牛奶、毒胶囊事件中被曝光的两家知名公司,曾经分别以1999—2001三年期间高达1947.31%和1876.48%的成长速度夺得“首届中国成长企业100强”评选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被称为“超速成长冠军”,那也是他们在全国媒体面前的第一次光鲜亮相。十年后,他们虽已有超大体量,但仍然被同一批媒体掀翻在地,尽管挣扎着起身,但难免灰头土脸、姿势难看。十年之间,这张榜单的状元宝座上还出现过五谷道场、出现过太子奶、出现过小肥羊。

如今我们陷入了某种“泛奥运化”的生存方式:一切都必须更高、更快、更强,以及更新。我们面对的不是赛场,而是角斗场。我们不能容忍平稳保守,也不允许呼吸吐纳,降速就是弱者、调控就是危机,仿佛除了你死我活就别无他途。如果说体育场上的更高、更快、更强是为了不断突破人类体能极限的话,那么,企业界的泛奥运化生存就是不断挑战人们商业操守的底线。在趋利避害之间,人们眼中只有趋利,全无避害。而事实上,命运命运,趋利为“命”,避害才是“运”啊!

有人说,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不给自己注射违禁药就活不下去。意指企业无辜兼无奈,是环境逼良为娼。对此,我倒是有个近距离观察样本可供商榷:我的办公室碰巧和一家不知名的媒体在同一个大院儿里,所以彼此有点熟悉。据说这家媒体由于生存困难,不得不改走下三路:专司曝光企业的质量事故或者市场投诉事件谋财。基本的程序是:收集企业的“黑材料”——给企业发排好版的传真件——征询企业“核实意见”——告知发稿时间——接待企业来“反馈”。所以,每周我都会碰到某些知名企业的代表来找这家媒体理论,磋商的结果,只见媒体撤稿,从未见企业翻脸。一家媒体居然能靠这一手而过得甚是滋润。为什么?抛开是非对错不谈,这操作手法,实乃绑架,绝非敲诈也!

堂堂一家企业之所以能够被“绑架”,一定是有值钱的把柄在对方手上,不怕要价高,只怕被撕票。究竟是逼良为娼,还是自甘堕落,由此可见一斑。

在那些谋求非常规成长的企业中,必然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扎根在企业内部,手中握有十足的决策资源,他们有强烈的成名成功欲,他们狼性十足,赌性极强,甚至不惜“以他人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戴”。在众人看来,他们是摧枯拉朽的企业领袖,但是如果把时间轴放大到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来看,他们,往往就是把企业送入猝死风险的“杀手”。

这些“无间杀手”有着共同的行为特征:顾前不顾后,知进不知退,恃强不示弱。

所谓顾前不顾后,无间杀手最关注的永远是前台的市场操作,是典型的营销驱动模式,为了品牌炒作其尺度可以超过娱乐行业,但是,会忽略或者故意舍弃后端的系统建设和整体价值链打造。因为,前台走红易,后端稳定难。他们等不及。

所谓知进不知退,无间杀手往往对自己的行业直觉有强烈的盲目自信。他们在资源整合、市场操控方面有过人的天赋,但也产生了惊人的自负,因此永远都会制定那些超出人们想象的发展目标,不断给市场打鸡血。而同时会自动屏蔽那些与他们自己的能力特长不那么匹配的信息,也因此而导致对环境变动的微妙之处缺乏真正的敏感度。他们成为封面人物的速度和他们过时的速度一样快。

而所谓恃强不示弱,无间杀手绝不向人低头,特别是在遇到挑衅时相信钱能摆平一切。所以,当公司遭遇重大的危机时,无间杀手的反应模式绝不是从源头上研讨如何根绝问题或者承担责任,而是一马刀杀到公关公司面前:你们为什么没摁住?摁住、搞定,往往是他们的指令中的关键词。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比,摁住的成本可低廉多了。

吊诡之处在于:在这样一个无间杀手横行的时代,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毒胶囊的制造者,回家也买到了毒牛奶,毒牛奶的生产者,也正在品尝着毒蜜饯,同时他们可能都在使用偷流量的流氓软件。人人都是自己所痛恨的这个环境的一部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本文摘自《公司的坏话》一书